第一、二两句写绥州城的自然状况。“雕阴”句描绘了边地荒凉。眼前是一片广漠的灰黄——黄土高原伸展到天边。这里树木不长,水土严重流失,到处是塬、峁、沟、壑,连水也不能畅流。原野多树,此地却“无”;水易流淌,这里却“难”。一“无”、一“难”,写尽了边地的荒凉、环境的艰苦。“雉堞”句写边防的严酷。在一望无垠的黄土高原上,蜿蜒的城墙高耸天际。“连云”,写空间;“古”写时间。这句时空跨度极大,故蕴蓄丰厚,寓意深刻。以上两句从静的角度来写,用笔粗犷简括。说明了诗人是从从时、空两方面拓展了深邃的意境。
第三、四两句写诗人形象、夜雨驼铃与倚楼怀乡。诗人的形象是独倚高楼、引颈远望。“带雨”从动的角度写景,笔触转而工致。“望乡孤客”既点明诗人的身份处境,又表现了他的动作行为。诗人的目的是“望乡”,时已届晚,没有望到故乡,却望见烟雨迷蒙的远方戍兵的身影,以及驼铃声中的骆驼在缓缓跋涉。给荒凉的旷野增添许多凄凉况味,充满鲜明的边地特色。同时也更加暗示出诗人所在之地与家乡距离的遥远,突出了“孤客”之“孤”。
第五、六两句是诗人所展开的联想。诗人望着眼前的路,引起内心的联想:这条连通内地边塞的路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着,汉元帝昭君出塞时走的就是这条路,她之后被曹操以匈奴赎归回汉时走的也是这条路。这两个历史人物一向被视为背井离乡、沦落不偶的典型,在这里诗人也有将他们引以自况的意思在内。自己到处漂泊,前途茫茫,这种处境同当年的王昭君、蔡琰也有某种相似。即使以后倘或出现文姬归汉式的转机,个人也会两鬓斑白,垂垂老矣了,诗人借历史人物委婉的传达出自己的心曲,可谓别开生面。
第七、八两句,写对边患的感慨,以景语出之。单于,曲名。属唐大角曲。单于又是匈奴的最高首领,故亦有相关义。边月如钩,月色凄冷,《单于》一曲,在夜空回荡,引起“孤客”对边患的联想,暮色中蓦地升起了报警的烽火,结句摇曳生姿,感慨蕴蓄在写景之中,神味飞逸于语言之外。“扶苏城上月如钩”一句诗还包含有许多意蕴,可看出诗人还意有未尽,但诗却戛然而止,给人以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感觉。
这首诗对边地景物的描写渲染笔酣墨饱,淋漓尽致。雉堞连云、鸣驼远戍、单于烽烟,都是诗人眼中望到的边塞景象。这些景象又被迷离的晚雨和朦胧的月光所笼罩,将分散的景物组接融和在一起,构成统一的格调氛围。这一切既是诗人眼中之景,又是诗人身处之境,情由境生,境真情切,透过诗人对绥州景物的描写,表现他郁塞悲苦的心情。
每依红日住长安,瀛海东头是大观。一代编年尊国史,六曹分局重天官。
同垂汗竹编群彦,对掌丝纶见二难。曾向先朝分旧馆,壁间名姓老羞看。
历下山川入画图,西门怅别指征途。已知圣代优诸老,还似当年饯二疏。
归路远应经铁柱,名山行复见香炉。江南江北相思处,鸿雁来时好寄书。
芍药仍开花步障。小阁春愁一晌。潜入葡萄帐。床头私致声无恙。
岁岁青陵台畔望。人在蘼芜曲巷。再到添惆怅。夕阳芳草闲相向。
跃马乘春到渼陂,渼陂风景足清奇。晴涵山影沈青黛,冷浸天光漾碧漪。
盛代已无唐室影,荒碑犹载杜陵诗。楼船箫鼓俱陈迹,禾黍斜阳异昔时。
礼经闻往说,观宝著遐篇。岂如春路动,祈谷重民天。
苍龙引玉轪,交旗影曲旃。皮轩承早日,豹尾拂游烟。
地广重畦净,林芳翠幕悬。青坛出长畎,帷宫绕直阡。
秉耒光帝则,报献重皇虔。度谐金石奏,德厚歌颂诠。
三春润蓂荚,七月待鸣蝉。鳐鱼显嘉瑞,铜雀应丰年。
不劳郑国雨,无荣邺令田。是知躬稼美,兼闻富教宣。
□名□事取齐云,挺特孤高似法身。永镇洞天□□□,直□画栋□神□。
□□易见千般态,□□□留一点尘。衲帔□须□□□,□□□□□□□。
□□□道□□得,□□□□□□□。□□□□□□□,□□□□□□□。
昔坐翠微间,摊书白昼间。至今成皓首,重此对孱颜。
谢墅烟云杳,滦波日夜潺。平生几游历,也当故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