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公帻(去褒城县二十里)

石状虽如帻,山形可类鸡。向风疑欲斗,带雨似闻啼。
蔓织青笼合,松长翠羽低。不鸣非有意,为怕客奔齐。
韦庄
韦庄(约836年- 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猜你喜欢
扁舟忽过芦花浦。闲情便随鸥去。水国吹箫,虹桥问月,西子如今何许。危栏谩抚。正独立苍茫,半空飞露。倒影虚明,洞庭波映广寒府。鱼龙吹浪自舞。渺然凌万顷,如听风雨。夜气浮山,晴晖荡日,一色无寻秋处。惊凫自语。尚记得当时,故人来否。胜景平分,此心游太古。

春夜沈沈灯影明,卷书兀坐忽三更。不知船外风多少,但听满江波浪声。

幽人卧空山,起视山已绿。春云自东来,所向无拘束。

林峦坠其中,安知空与曲。朝弥万谷皴,夜补千岩瘃。

大哉天地容,四海互瞻瞩。雷雨之所屯,日月之所浴。

悠悠出岫情,遂满群生欲。岂为神女行,肯受襄王辱。

嗟彼荒淫者,千年徒蹢躅。是以君子心,永言肤寸触。

愿同春作霖,每念秋如玉。予曰上天需,谁当山下告。

吹铜和气集佳祥,郁郁葱葱震色苍。
山岳东明开宝禁,星辰南极注瑶觞。
龙楼照日浮秋晓,象辂朝天馥御香。
分土莫陪班贺末,咏歌惟祝寿无疆。
江天云暝雨垂垂,日暮移舟口岸时。
拈笔欲题还袖手,细搜摩诘画中诗。

野禽背立岁寒枝,想见当年落笔时。吮墨缀辞俱丧国,九泉笑杀李家儿。

结庐偏近市,负郭亦成村。落叶鸦翻树,斜阳犬卧门。

草枯经雪暖,水浅带沙浑。未觉晴来久,寒云屋角屯。

帝舜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水云间。
当时珠泪垂多少,直到如今竹尚斑。

着人疑不热,集草讶无烟。
到来灯下暗,翻往雨中然。

飘零思雨露,撩乱玷苍苔。
苦被风常扫,因伤春斗开。
娇莺歌绿转,痴蝶想红来。
事尽如花事,荣时瘁亦催。
流落江南帝魄痴,年年啼到绿阴肥。
蜀山邈在青天外,只劝人归不自归。

又是阑干惆怅处。酒醉初醒,醒后还重醉。此意问花娇不语。

日斜肠断横塘路。

多感词人心太苦。侬自摧残,岂被西风误。昨夜月明今夜雨,浮生那得常如故。

炉中九转炼虽成,教主看时亦自惊。群岳并天先减翠,
大江临海恐无声。赋归已罢吴门钓,身老仍抛楚岸耕。
唯有太平方寸血,今朝尽向隗台倾。

嫚侮群豪誇大度,可怜容得辟阳侯。

衣袂冷,上高楼。繁云遮断碧山头。小窗独坐听秋雨,荷叶芭蕉各自愁。

风雨犹疑铁骑屯,至今沙戟有遗痕。焉耆镇启沙游远,都护城悬乌垒尊。

弓挂轮台飞皎月,韧磨蒲海射晴暾。戍楼高处分襟带,山水遗经费讨论。

纱窗日落渐黄昏,春梦无心只似云。
万里关山音信断,将身何处更逢君。

三竿红日晓辉辉,流水平芜燕子飞。芳径露香花锦碎,深山云暖蕨芽肥。

乌纱别制笼头帽,白苎新裁称体衣。社鼓冬冬桑柘外,野翁扶醉蹋歌归。

我有空山侣,响雪与流泉。相随经一载,何处寻成连。

君是河阳辞赋手,奇书满架无不有。况擅史笔称三长,文献徵搜志不朽。

汉家陵庙武乡祠,《蜀志》遗文时见之。典章金石详考订,非君博雅其谁为。

羽流何幸附骥尾,一脉薪传继遗轨。小草药物收笼中,下里之词惭众美。

书成直欲驾前贤,蜀中快睹珍珠船。祠堂永作琅嬛笈,顿教纸贵钞流传。

愧乏琼琚何以报,流泉好奏《高山操》。安雅堂中持赠君,君应对此欣然笑。

芙蓉开处试一弹,行看花县赓同调。

  岁癸已春暮,余游甬东,闻雪窦游胜最诸山,往观焉。

  廿四日,由石湖登舟,二十五里下北曳堰达江。江行九折,达江口。转之西,大桥横绝溪上,覆以栋宇。自桥下入溪行,九折达泉口。凡舟楫往还,视湖上下,顷刻数十里;非其时,用人力牵挽,则劳而缓焉。初,大溪薄山转,岩壑深窈,有曰“仙人洞”,巨石临水,若坐垂踵者;有曰“金鸡洞”,相传凿石破山,有金鸡飞鸣去,不知何年也。

  水益涩,曳舟不得进,路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图画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次度大溪,架木为梁,首尾相啮,广三尺余,修且二百跬,独野人往返捷甚。次溪口市,凡大宅多废者,间有诵声出廊庑,久听不知何书,殆所谓《兔园册》耶?渐上,陟林麓,路益峻,则睨松林在足下。花粉逆风起为黄尘,留衣襟不去,他香无是清也。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雪窦山”字。山势奥处,仰见天宇,其狭若在陷井;忽出林际,则廓然开朗,一瞬百里。次亭曰隐秀,翳万杉间,溪声绕亭址出山去。次亭曰寒华,多留题,不暇读;相对数步为漱玉亭,复泉,窦虽小,可汲,饮之甘。次大亭,值路所入,路析为两。先朝御书“应梦名山”其上,刻石其下,盖昭陵梦游绝境,诏图天下名山以进,兹山是也。左折松径,径达雪窦;自右折入,中道因桥为亭,曰锦镜,亭之下为圆池,径余十丈,横海棠环之,花时影注水涘,烂然疑乎锦,故名。度亭支径亦达寺,而缭曲。主僧少野,有诗声,具觞豆劳客,相与道钱塘故旧。止余宿;余度诘旦且雨,不果留。

  出寺右偏登千丈岩,流瀑自锦镜出,泻落绝壁下潭中,深不可计。林崖端,引手援树下顾,率目眩心悸。初若大练,触崖石,喷薄如急雪飞下,故其上为飞雪亭。憩亭上,时觉沾醉,清谈玄辩,触喉吻动欲发,无足与云者;坐念平生友,怅然久之。寺前秧田羡衍,山林所环,不异平地。然侧出见在下村落,相去已数百丈;仰见在山上峰峦,高复称此。

  次妙高台,危石突岩畔,俯视山址环凑,不见来路。周览诸山,或绀或苍;孟者,委弁者,蛟而跃、兽而踞者,覆不可殚状。远者晴岚上浮,若处子光绝溢出眉宇,未必有意,自然动人;凡陵登,胜观花焉。

  土人云,又有为小雪窦,为板锡寺,为四明洞天。余兴亦尽,不暇登陟矣。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