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满子

只爱满我腹,争如满害身。到头须扑破,却散与他人。
齐己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腊月滁州始觉寒,年丰岁暮郡斋闲。
官供好酒何忧雪,天与新诗合看山。
日照野塘梅欲绽,烧回荒迳草犹斑。
吏人散後无公事,门戟森森夕鸟还。
是非不到野溪边,只就梧桐听雨眠。
睡熟不知溪水长,鹭鸶飞上钓鱼船。

散发垂肩懒更簪,一窗竹水对萧森。从来耻作资身策,老去终怀报国心。

雷起鼻端秋枕石,泉鸣指下夜横琴。不缘羸病愁迎客,经岁何人肯见临。

首夏凉风生,朝树结晚色。濛濛细雨交,惨惨原野黑。

衡门长藜莠,坏壁穿荆棘。念彼征戍儿,沾湿荷戈戟。

囊橐罄留赀,藿菽难充食。供输既乏绝,战斗何时息。

巢居者谁子,鼠窜延晷刻。田畴没蓬蒿,无处勤尔力。

旻天高寥寥,仰视不可极。

兔葵燕麦旧人家,曾唱南朝玉树花。寒暑又随风日转,东陵谁种邵平瓜。

燕山客归航海舟,小朝廷动书生愁。虏马窥江访陈迹,振策更向临安留。

断碑时见南宋字,太息英雄半赍志。白雁还送皋亭声,朱鸟谁挥钓台泪。

钱唐形胜夸上皇,湖楼且饮明月光。明朝打鼓挂帆去,归舟往吊崖山阳。

海天茫茫哭龙死,七百年来悲未已。相逢更话冬青陵,便欲呼君林义士。

我时居傍文山祠,寒鸦枯木无春姿。穷愁何意荷灵贶,畀获残碣歌诸诗。

逢人我方夸眼福,远辱哀歌和盈幅。山斋夜诵群灵听,幢幢一灯摇古绿。

劫灰残火惊重烧,渡海无术鞭秦桥。相公长脚工割地,此祸竟种中兴朝。

读史心伤入南宋,谁知躬作孤臣恸。当时突骑渡江人,零落讲经开鹿洞。

君行北地还南天,沧桑残迹纷目前。天涯等是哀时客,春风百里愁传笺。

箧中蠹蚀平戎策,兀抱古忧托金石。六庚题识稽宋年,三字长方审周尺。

和平桥头龟作趺,大忠遗迹神物扶。因君更问千秋镇,凤叔残铭今在无?

古人结交能结心,云天争高海同深。许身慷慨死知己,一诺不翅千黄金。

近来此辈交难托,昨日寻盟今背约。动于利害计秋毫,未及春风已霜落。

薄交薄交奚足嗔,莫望今人似古人。

击石火里穿辽天鼻孔,妙转机前打凤罗龙。
正法眼,瞎驴边。
灭却被沙盆,扶临济正宗。
门庭峭峻,孰敢当锋,
铁壁银山一线通。

料峭余寒薄晓暾,东风连日未开门。渐添篆雾芸香细,小沸垆涛药火温。

破梦邻鸡交午唱,絮怀归雁过云喧。如何二竖浑无赖,顿使休文兴莫论。

明月青山短簿家,笙歌几处醉流霞。瑶光浸石翻疑水,玉露漙空尽作花。

四大因缘做。苦海凭船渡。一棹清风到岸头,得上无生路。人叹风贫苦。我步闲闲趣。脱体全空没一文,胜似石崇富。
苏子落笔奔海江,豫章吐句敌山岳。
汤汤涛澜绝崖岸,崿崿木石森剑槊。
二子低昂久不下,薮泽遂包勍与鳄。
至今杂沓呼从宾,谁敢倔强二子角。
吾尤爱豫章,抚卷气先愕。
磨牙咋舌熊豹面,以手扪膺就束缚。
纤毫剔抉难具论,宛转周腊为郑朴。
烟霏澹泊翳林莽,赤白照耀开城郭。
沅江鳖肋不登盘,青州蟹胥潜汪壳。
洞庭东南入无野,二仪清气会有壑。
士如此老固可佳,不信后来无继作。
我尝一诵一回顾,如食橄榄行剑阁。
忽闻冻雨洗磨崖,抵掌大笑工索摸。
作诗寄谢君不然,请从师道旧所学。
来访西岩老,家居水竹村。
紫鳞游镜曲,黄犊卧云根。
自昔好宾客,相传到子孙。
不行亭下路,护笋别开门。
莫恃芙蓉开满面,更有身轻似飞燕。
不得团圆长近君,珪月鈋时泣秋扇。

身愧衰颜对玉难,幸因社会接馀欢。

清风朗月长相忆,酒罢歌馀兴未阑。

只为情深偏怆别,不堪心结正多端。

欲知无限伤春意,夜惜衰红把火看。

圣道大无极,学之从何入。无逾曾三省,兼与颜四勿。

勉勉七十来,全未见有得。爰将书之屏,再策尚存力。

经谈孔壁士如林,翘首龙门冀赏音。檐内命题秋院静,灯前批卷夜堂深。

赋惊五色宁迷眼,笔想三长独苦心。淡墨榜开舆论惬,高名从此重南金。

萧萧红树碧峰前,为爱桃花入洞天。偶逐霓旌才百步,却忧人世已经年。

久闻云际山,中有古招提。新秋喜远览,锐意穷攀跻。

出郭值微雨,凉风晓萋萋。陂陀越大岭,沙路净无泥。

野沃稻田秀,耒耜沿沟畦。登岑复入谷,渐过西山西。

举首望华屋,双岸郁相携。虚桥驾烟霭,峻闼排虹霓。

下马踏危级,褰裳涉修梯。超然层阁外,仰视穹苍低。

俯眺亦何有,森森乔木齐。喧嚣从吏语,嘲唽惊禽啼。

既饭复搜讨,林间得幽蹊。岩阿访灵迹,大士常高栖。

古殿蚀苔藓,丹青暗尘㙠。俯身践危蹬,侧足缘深溪。

老树阴潭黑,风修乱蝉嘶。悬泉洗阴壁,莹色如玻瓈。

佳观诚可恋,迟留惧颠挤。扪萝出天险,始免魂神睽。

缓步淩巀嵲,双旌随杖藜。回瞻花雨地,已被烟云迷。

顿辔下平陆,晴川留马蹄。新篁映碧宇,野寺临长堤。

乘倦驻归策,荒园步柔荑。婆娑两高树,磊落垂红离。

汲井漱甘液,拂尘观旧题。出门尚斜日,隐隐闻城鼙。

胜概亦陈迹,茫然失端倪。为诗记彷佛,吾友无诃诋。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