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庆池侍宴应制

神池泛滥水盈科,仙跸纡徐步辇过。
纵棹洄沿萍溜合,开轩眺赏麦风和。
潭鱼在藻供游咏,谷鸟含樱入赋歌。
寄语乘槎溟海客,回头来此问天河。

  (公元六四七年至七一四年)字尚真,(旧唐书作本名尚真。此从新唐书)赵州房子人(今河北邢台市临城县人)。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卒于玄宗开元二年,年六十八岁。少孤。年十二,工属文,与兄尚一,(官至清源尉,早卒)尚贞(官至博州刺史)俱以文章见称。举进士,累调万年尉。长安三年,(公元七o三年)擢监察御史,劾奏无避。景龙初,(公元七o七年)迁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乂著有文集五卷,《两唐书志》又与兄尚一、尚贞同为一集,号为李氏花萼集,凡二十卷,并行于世。

  猜你喜欢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夜来六出飞花,又催寂寞袁门闭。幽斋无寐,寒欺衾布,明吞窗纸。起步闲庭,月华交映,长空如水。便乘风欲去,凌云直上,青冥际、骑箕尾。谁信团成和气。在贤侯、笑谈声里。咸惊句琢琼瑰,端是锦缠肠胃。宿麦连云,遗蝗入地,田家知未。更明年看取,东阡北陌,黄云万里。

泊舟富春渚,蹑屩富春山。荒台见遗构,下瞰沧江寒。

中有绩学子,辛苦服儒冠。岩扉入松柏,猿鸟时往还。

扫榻落叶下,捲幔浮云閒。横经对秋月,遥音薄林峦。

岂谓耽章句,斯道常先难。朅来千载馀,翱翔贤士关。

持节出乌府,典宪佐秋官。南山宿雾姿,文采何班班。

高冈鸣阳侣,九仞云逵翰。值此明盛时,玉佩声珊珊。

矫首读书处,烟萝邈跻攀。严陵客星隐,清名满人间。

出处虽异途,我心求所安。

胜天由素定,吾意稍施行。归老方耽学,投荒久厌兵。

一闻春风至,复有少年情。祇恐清樽侧,回肠醉不成。

岁云暮矣暮怀多,老病相从似小苛。蒿目千秋供探索,抽思一管付编摩。

禹阴夙继无终食,汤日新铭有寤歌。此际骊珠凭独采,人间驹隙漫相过。

尘外情怀得自由,便携琴鹤上归舟。露寒月白关心夜,山瘦江清满意秋。

却背京城无眷恋,去寻古迹有迟留。奚奴莫厌诗囊满,重纪山川烂漫游。

断桥流水小舟横,卧看林梢素月明。
双鹤不知何事舞,风前时送九臯声。

夫子庙前松,童童一青盖。盘拿若苍龙,借问自何代。

灵籁度笙竽,古色积烟黛。峨然问翠中,郁彼风云会。

绝胜讲坛杏,应并阙里桧。

繁华过眼吹石火,我未弃世世弃我。乌衣巷里封胡辈,相从东山唯汝可。

愁见游空百尺丝,春风挽断更伤离。
闲花落尽青苔地,尽日无人谁得知。

客子驱车久,登舟似到家。端居巾袜静,稳卧梦魂赊。

藤竹临清濑,鸬鹚聚白沙。幽怀写难尽,材薄独咨嗟。

楼观重重锦绣扶,东湖风景即蓬壶。
海云入树青山小,野水滔天白鸟孤。
学士借来船似屋,书生归去画成图。
老夫一见何潇洒,凉雨满堤生绿蒲。

宝塔今成第几层,浮云不隔石碐磳。谁知庾岭传衣后,元是当年有发僧。

耆旧今谁在,吾宗叔父行。文教天下读,史故井中藏。

蓑笠辞三聘,琴樽促半床。非熊空有梦,安稳钓溪璜。

夜来风入最高枝,罥断愁肠几尺丝。楚塞曾吟烟午处,
曲江长忆雪晴时。金衔细毂萦回岸,戍笛牛歌远近陂。
还把旧年惆怅意,武安城下一吟诗。
寂寞边城道,春深不见花。
山头堆白雪,风里卷黄沙。
计拙心惟赤,愁长鬓已华。
晋云连塞草,回首各天涯。

韶华可是隔年期,转眼春风似旧时。远客楼高愁独觉,深闺帐暖梦偏知。

分番芳信园中报,一片晴光陌上吹。回首几多离恨积,凭栏好与诉相思。

览揆当初月纪陬,茫茫坠地任浮沤。天星刚拟吟韩愈,庭竹何因赋魏收。

说世语防逢缩鼻,立身记早计抬头。从来穷达非人力,火色鸢肩未必侯。

出西天,入东土。云从龙,风从虎。一任诸方点头。

黄檗三度打临济,睦州合吃棒三千。
乾坤儱侗无今古,猛将不来边上眠。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