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史观郎闱得谢归,桓桓筋力未全衰。园林笑傲笙歌拥,山水追寻几杖随。
尺牍百封虚有意,文章十帙更传谁?余花自出藏春坞,一点青灯照穗帷。
岩岩太湖石,与结终身契。勿学市道交,风波起平地。
雨过才移种,风来已满林。庭空还汛扫,留著贮清阴。
含饴亦自足欢娱,又见双双挽白须。便使郑图添百子,可能代得老翁无。
法住香江,十五载、因缘殊胜。继学脉、石头路滑,唐门风正。
花果飘零休怅望,灵根遍植凭精进。计年年、嘉会蔚人文,群英奋。
娑婆界,须堪忍。路曲折,愿无尽。喜慧业传灯,菩提心证。
红雨纷飞摩诘笑,白莲净远濂溪韵。盼明朝、粤海宝珠还,欢歌庆。
桂影青天满,桑乾白水斜。公车不待诏,客舍秪思家。
报主雌雄剑,谋生子母瓜。去年今夜酒,吴市听琵琶。
重安汀前雪映天,知君此时到其閒。两夫舁之担一肩,荒荒瑟瑟山复山。
子行十日我西还,播城雪夜雨似绵。以吾念子衣枕寒,知子于吾亦悬悬。
人事乖迕堪浩叹,隔六十里乃天渊。旧约送子意颇繁,既去矣复从何言。
少年科第世俗便,一日声名即圣贤。子兮织锦古斑斑,媚世复解渲牡丹。
又始弱冠谁不妍,金门玉堂无子艰。念我才具未老坚,论献远愧晁贾班。
折腰屈膝又所难,自计岂能事上官。虽云汝坟迫周磐,密缝之心亦可怜。
取彼偿此心已酸,况又未操必得权。吾以此乃今闭关,纵有贵命宁弃捐。
父母俱存兄弟全,痴儿问字妻纺棉。讵免身劳心以安,但无远别吾终焉。
子今偕计趋春官,历鍊骏骨阅山川。河声岳色浩漫漫,吞纳胸中同郁盘。
独慨宿学近颇悭,罕聚辇毂散若烟。阮程二老海内观,子往谒之问渊源,必有告子乎勉旃。
高堂虽老健加餐,长昆弱弟善承颜。及兹馀晖快著鞭,木天固有君旧毡。
然止藉此为亲欢,得意慎勿受所牵。明年驰传归白田,阿爷携子笑欲颠。
阿娘抚子衣锦鲜,孺人见子屏风边。我从山中系行缠,秋堂与子对床眠。
听子闻见胜今年,作诗一笑随风传。
宝婺声华世所闻,齐眉遐域日初暄。鸾书直压黄山重,象服遥分紫气温。
柱后惠文回日月,枕中鸿宝閟乾坤。年年共仰维南斗,挹取黟江入寿尊。
泸溪有二生,知我徐夫子。饥寒不暇顾,苦欲学诗史。
夫子寄我书,八月章江涘。答君何迟迟,月冷鱼山水。
文章出有神,光怪岂不伟。孰云草莽间,终老岩穴士。
河流尚未冰,思君对鲜鲤。吾徒孰升沈,消息无寸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