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南山一何高,山高亦何有。上有摩霄松,苍虬立盘纠。
下有千岁芝,食之令人寿。挽之为天枢,循环转维斗。
紫宸傍七星,坐阅几晚昼。帝以殿厥居,山龙垂衮绣。
后皇植巨木,载物见坤厚。用以抟洪钧,功乃周宇宙。
才大用固难,德盛功亦懋。社栎其何颜,繁柯日滋茂。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法雨渍云梢,点点甘露滴。舌本自清凉,西江不须吸。
薤歌悲咏,叹吾生半百,频挥清泪。破浪雄心今已矣,瘦影梅花犹记。
品洁芳兰,命艰磨蝎,事事催人意。玉楼何处,碧云高掩天际。
曾念学在专经,青灯风雨,彤管勤终岁。瑰磊难消今古恨,杯酒须沉醉。
孝友为怀,服务无倦,未尽平生志。九原追步,竹林佳会应继。
湛然送客河中西,乘兴何妨过虎溪。清茶佳果饯行路,远胜浊酒烹驼蹄。
结交须结真君子,君子之交淡如水。一从西域识君侯,倾盖交欢忘彼此。
当年君卧东山重,守雌默默元知雄。五车书史岂劳力,六韬三略无不通。
诗咏珠玑无价直,青囊更有琴三尺。奉命西来典重兵,不得茅斋乐真寂。
鱼丽大阵兵成行,行师布置非寻常。先生应诏入西域,一军骇异皆惊惶。
武皇习战昆明上,欲讨昆明致犀象。吾皇兵过海西边,气压炎刘千万丈。
先生一展才略穷,百蛮冠带文轨同。威德洋洋震天下,大功不宰方为功。
隐居自有东山月,风拂松花落香雪。退身参到未生前,方信秤锤原是铁。
岁暮矣,风凄凄,车中行客胡不归。一车南,一车北,南来北去何时息。
车行欲近关上头,鞭牛不前吁可愁。须臾推挽在平地,车中儿女欢且讴。
短褐萧萧风雪里,山径荒寒多虎兕。呼儿取火供晚炊,瓦铛黍米和沙煮。
黄昏露宿官道边,茅店鸡鸣载行李。殷勤起谢车中人,万岭千山多苦辛。
严风吹霜皮肉死,一身只有筋骨存。安得筋骨化为山下土,填却千山万山无险阻,尽使行人免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