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回江宁为父亲和长兄王安仁扫墓,不觉悲思万缕,泪若江潮,白发先出,朱颜早凋,因而发出了轩冕不足乐、终欲老渔樵的感慨。大概是从父兄虽然学问卓越、志节高尚,却穷老仕途、英年早逝的惨淡经历受到触动,引发了他潜藏于心中的归老田园、渔樵为生的意愿。然而他也只能借诗抒怀,不能付诸于实际。
此诗一方面是表达了作者在扫墓时对父亲的沉痛哀悼之情,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推行新法时的艰难处境作了一番慨叹。
作者用“雪”与“朱”两个颇具色彩的字极其生动而且形象地描述了自己头发与容颜因操劳过度而出现的未老先衰的状况。当时王安石只有三十二岁,本该是黑发朱颜,但现在是“白发争出”“朱颜早凋”,显然是想表达自己内心的一种感慨:自己虽然身居官位,却丝毫没享受到当官本该有的乐趣,一心想推行新法,又遇到重重阻力,自己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以至于才过而立之年就华发早生、苍颜毕现,世事实在是太艰难了。“雪”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整首诗把思乡之愁、哀悼之痛、早衰之叹、为官之苦有机地串联,并用“雪”与“朱”这两个字把王安石内心的感慨与苦楚更加深沉地表达了出来。
王安石早年入仕,主要是为了养家孝亲,并非乐意官场,汲汲富贵。由于家中无田园以托一日之命,一家上下几十口人赖其官禄,他根本就没有条件依照自己的意志生活。在他早年的诗歌中,就表达了“收功无路去无田”的无奈,既然“人间未有归耕处”,他只得“窃食穷城”、任职地方,但这并非他的本愿,在《壬辰寒食》一诗中就表达了他的感慨。
古渡西风,乱山落照,明日将雨。手内金樽,桥头画艇,渐到消魂处。
踏臂狂歌,掉头长啸,万事总随花絮。叹英雄、古今无主,夜来酒边曾诉。
路出横塘,船经夹浦,莫问师师举举。且减柔情,还凭老手,只种金城树。
学士山边,醉翁亭在,多少名贤来去。喜到日、一湖碧浪,全家团聚。
瑶台有孤鹤,脩洁仙中禽。本与凤鸾偶,翻为鸡鹜寻。
谷食颇自耻,松栖亦何心。徘徊失所鸡,惆怅谁能禁。
引领望徒侣,茫茫玄圃深。徒鸣九皋远,孰赏凌空音。
俯仰再三叹,凄然沾素襟。泣玉愿一顾,投珠难至前。
中山未见与,直道皆徒然。君子耻自献,达人甘弃捐。
衡门有遗叟,千载高其贤。
几度相思入梦频,镜中金翠李夫人。
暂时会面终相异,白水青山空复春。
去天万里此相遭,揽辔无功敢告劳。剩贮冰霜消瘴疠,尚疑风雨隔清高。
一年花事成佳荫,二月春江息怒涛。细嚼公诗如橄榄,挽回尘俗入风骚。
罗袖携来,素手才舒,微生嫩凉。爱糁星细骨,半规晕紫,涂膏便面,一缕沿黄。
蝉雀休图,女鸾漫画,宁羡齐纨洁似霜。堪持赠、是聚头谶好,摺叠情长。
曾将粉靥遮藏。奈弯处蛾眉漏一双。喜浴馀渗久,不沾痕湿,眠时摇倦,偶压肌香。
扑蝶嫌轻,兜萤恨薄,刚飏茶烟出琐窗。从头看,有泥金配色,小楷斜行。
四月荆南征税始,一岁官粮,减半琴堂比。山澨良民宜解意,输公便可欢呼醉。
宪檄频摧如雨坠,饷务营怀,亏煞慈仁吏。典尽簪钗心甚瘁,村头尚急酬神戏。
流家笠泽来南海,却望燕山忆旧时。古寺独扶丞相榇,荒碑烦寄外孙祠。
相看空羡全忠孝,可赠唯多雪涕洟。为报龙门青琐老,孟郊名藉退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