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卿舟次丹阳读予与诸君前年送别联句因作以

归舟南过练塘时,重阅前年送别诗。
人世阖棺方始定,客程流梗固难期。
君还里闬阖三雅,我尚山城守一枝。
涵碧春来应倍好,何缘吟对举清卮。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猜你喜欢
千山欲尽垂为鼻,百战皆空但有城。
虎闯穴中秦地恐,龙飞渭上汉江倾。
雍人未有穴邯怨,魏将犹存仲达精。
睥睨陵迟春草满,白羊无数向风鸣。
真人居阆风,时奏清商音。听者即王母,泠泠和瑟琴。
坐对三花枝,行随五云阴。天长泠仑小,日久蓬莱深。
上由玉华宫,下视首阳岑。神州亦清净,要自有浮沉。
恻恻苦哉行,呱呱游子吟。庐山逢若士,思欲化黄金。
雨雪没太山,谁能无归心。逍遥在云汉,可以来相寻。
彩服去江汜,白云生大梁。星辰动异色,羔雁成新行。
日望天朝近,时忧郢路长。情言间薖轴,惠念及沧浪。
松柏以之茂,江湖亦自忘。贾生方吊屈,岂敢比南昌。
院似禅心静,花如觉性圆。自然知了义,争肯学神仙。

玉笙残,铜斗涩,斑管抛荒久。浪传钞,词两卷,原非秦七黄九。

苏完才子,管领苏台,为政最风流。兴往情来,琼瑶赠我报之玖。

拌作词场冯妇。齿冷屯田柳。重检点,箧中书,刊成百卷还又。

花间婪尾,尖合浮屠,赖有此编留。买菜求添,沾沾可笑否。

绥绥涂山狐,九尾不自多。我往求平定,念子无室家。

明发兴岳庭,乃身参洪波。宗疏事则裒,祝融扬英华。

玉牒沐日月,素书出江河。

孤臣生死总堪悲,文一时兮谢一时。未得黄冠方外去,先题处士墓前碑。

云朋询,霞友答。性命事大,自当救拔。免轮回、决在今生,可细搜细刷。青莲开,白莲发。莲花帐内,姹婴仰观俯察。向蓬莱、路上前行,
又逢南浦草生春,独咏江东日暮云。
樽俎从容成感旧,鼎茵安否莫知君。
寸心终夕驰千里,一见他时胜百闻。
欲到小峰身不羽,此情脉脉倩诗云。

芙蕖并映水涟漪,此种疑分太液池。素女当头连二女,六郎正面御双妃。

芳香一品风前送,艳质双清月下移。好似景云三妙遇,依稀犹见锦琼奇。

炉藏火尚红,雪映窗已白。
梦游无色界,不知身是客。

唐虞礼乐岁元新,齐鲁中书有大臣。泰和三年调玉烛,衣冠万国拜王春。

翠巘高无极,藤萝不可攀。流清猿下饮,山暝鸟来还。

樵唱孤烟里,人居深竹间。故乡知渐近,拂拭舞衣斑。

斜日出门去,残花已过春。鸟声穿叶远,虎迹渡溪新。
入洞几时路,耕田何代人。自惭非避俗,不敢问迷津。
八载江湖甫召还,深言应又忤天颜。
九重不见饥民色,只看先生两鬓间。

人畏生番猛如虎,人欺熟番贱如土。强者畏之弱者欺,毋乃人心太不古。

熟番归化勤躬耕,荒埔将垦唐人争。唐人争去饿且死,翻悔不如从前生。

传闻城中贤父母,走向城中崩厥首。啁啾?格无人通,言不分明画以手。

诉未终,官若聋。窃窥堂,有怒容。堂上怒,呼杖具。

杖毕垂头听官谕,嗟尔番,尔何言,尔与唐人皆赤子,让耕让畔胡弗闻。

吁嗟乎,生番杀人汉奸诱,熟番独被唐人丑,为父母者虑其后。

一叶飘丹,乾坤独露。
万缘泯迹,法界全彰。
沩山水牯牛,大雄白额虎。
河阳新妇子,临际小厮儿。
虽然借路经过,拶著扶篱摸壁。
吴门二月柳如眉,谁家女儿歌《柳枝》?歌声袅袅娇无力
,恰如杨柳好腰肢。
窗破入云气,林疏漏月痕。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馀城,尽郡县之以属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余城以复齐。

  燕王悔,惧赵用乐毅乘燕之弊以伐燕。燕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振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臣对曰:‘夫齐,霸国之余教而骤胜之遗事也,闲于甲兵,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举天下而图之,莫径于结赵矣。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同愿也。赵若许约,楚、赵、宋尽力,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曰:‘善。’臣乃口受令,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起兵随而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王举而有之于济上。济上之军奉令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乎历室,齐器设于宁台。蓟丘之植,植于汶篁。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顺于其志,以臣为不顿命,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国诸侯。臣不佞,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弗辞。”

  “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遗令诏后嗣之馀义,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皆可以教于后世。”

  “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

  “夫免身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