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晚光入霁适行路,凉气能留暑气删。上陌慢歌泥滑滑,横箫好唱月弯弯。
南国新看合袂,北门旧忆垂绅。自是交游谊重,更看倾倒情真。
便判诗酒娱我,莫遣风花笑人。回首玉堂天上,江湖未远严宸。
九十韶华,曾费得、几番吟诵。斜阳外、无情杜宇,频频催送。
嫩绿千丛遮去路,飞红万点随宇鞚。是东风、多事接春来,添愁重。
闲却了,壶觞供。消受了,棋枰用。便金针停也,彩毫懒弄。
燕子难传留别意,桃花不醒游仙梦。叹蕉窗、灯烬夜阑时,曙钟动。
溪添新涨碧流清,春泛兰桡趁晚晴。日薄片帆移淡影,雨馀修竹滴残声。
林边寺近红墙露,天际云连白塔横。梵阁疏钟传逸韵,柳莺犹对夕阳鸣。
昔我游京华,达者日晤言。著书三公第,开宴七贵园。
中心既无营,澹若蓬筚门。归来始环堵,无计以自温。
批葱疏平圃,种薤满高原。不辞筋力尽,所苦人事繁。
虽有方丈食,不如一壶飧。非力不自食,大哉此道尊。
陶朱五湖客,相业霸于越。十年思复仇,一举强国灭。
扁舟烟水间,千载仰遗烈。子今居是邦,景慕有前辙。
试吏固云始,时至亦宏达。
一蒿绿水,四面青山,山水皆韶秀。东风晴昼。苏堤外、十里平湖春透。
小桃细柳。看西子、芳容依旧。棹烟波、合有高人,艳福频消受。
苏白风流谁复。有参军此日,经纶抱负。平原特绣。
管湖山、预兆他年太守。词传红藕。夸胜迹、应多吟友。
和阳春、尽倚新声,按拍惭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