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榻借禅那岂夙缘,坐来浑似旧家毡。祗应心事惭苏晋,不解长斋绣佛前。
忆从长杨猎,于时始识公。堂堂九尺干,落落万夫雄。
补衮弥缝密,能书点画工。劳谦延士类,岂弟到儿童。
黄阁归人望,青云有父风。驱驰常扈从,奏对每留中。
暂辍尚书履,荣分陕右弓。秦山依昼锦,燕雪感秋蓬。
粉署趍承旧,瀛洲忝窃同。因公动乡思,飞梦过江东。
材重椅桐价璧瑜,山川清气孕魁奇。谈经夺席输年少,独步当今更有谁。
君如局促辕下驹,平生志气壮万夫。虞卿穷愁书始著,孟轲好辨言非迂。
今人虽生古人后,古人岂与今人殊。要吞五车在胸次,取之无尽用有馀。
圣贤道脉传不泯,名悬万代日月俱。致君唐虞比稷契,岂但可托六尺孤。
文风远扬起颓俗,才行杰出称醇儒。我今见君一倾盖,情同鱼水交欢娱。
丈夫重义轻富贵,厚颜滥禄非吾徒。却笑扬郎老执戟,一官不徙谁吹嘘。
多君韫椟同美玉,不待善价安肯沽。何妨教儿压新酒,长歌且鲙松江鲈。
八月星槎下碧霄,归来休讶浙江潮。严林祠外苍林静,独带清风伴寂寥。
平畴回寒蹊,密林翳危磴。雷斧施全力,云根辟一径。
丑石虎豹踞,逸笋蛇虺迸。同游得王乔,探涉鹤驭并。
初寻或隈隩,深入转幽靓。谺开地脉深,豁露天宇净。
穷搜忽宽广,砥壤拭如镜。青削菡萏垂,浓滴乳柱莹。
剔藓读题识,云破日辉映。冷风洒尘襟,霁雪澄定性。
洞外疲登顿,岩巅知旷夐。他时杖策来,景物拾残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