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奉和司徒侍中仲春释奠

先圣祠逾重,尊儒世适丁。
上公仪最熟,太学祭频经。
晓月衣冠净,春风俎豆馨。
魏人休请颂,在泮已言形。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猜你喜欢
正槐龙欲老,影动朱门,薰风帘卷。竹外人清,听秋声将转。梦草池塘,种兰庭砌,爽气生葵扇。香染黄扉,律调翠简,赏音清宴。因念南阳,碧幢烟静,纶玉宣频,辔丝催遣。带锡犀虹,宠下甘泉殿。笑指蓬莱,画舸东去,向五云葱茜。骑竹欢迎,贺家湖上,绿香红茜。
流年转眼一飞梭,如此头颅奈老何。
狼籍落花春不老,竹鸡滂处雨声多。
多谢苍头语我来,恍如相见笑相陪。
新诗高妙梅清绝,展读花前病眼开。

双莲争秀漾清波,雾卷烟收认两娥。枫落澄江秋欲尽,半池霜倒奈愁何。

好学平生说仲舒,绛帷常坐五更馀。春来睡足三竿日,应是无人唤读书。

兵辱我。戟丛中谁解祸。辩如锋。木和同是夏公。今清脱。兔日乌同作活。底然香。谢恩人鱼鼓张。

清寒雪夜天,攲枕暗灯前。总为多思虑,常令少睡眠。

著书传后世,讲学绍先贤。老死将无日,空閒十二年。

蕨拳欲动茗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
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

何须看教与参禅,运水搬柴傲昔贤。万行尽从勤处满,西方曾有自生莲。

朝登太行坂,雪满太行山。
改辙渡黄河,天寒冰塞川。
处世多网罗,忧患坐相牵。
哲士鄙龚冰,佞臣趣董贤。
如何卑执戟,投阁空自捐。¤
我生值数奇,长年但奔走。
风霜苦侵凌,焉得不白首?前日东阿城,龌龊浑鸡狗。
今朝枣强县,蹐跼随人后。
凄凉有谁知?辛苦只自受。
解冻燎枯槁,屏寒贳黄酒。
驱奴问程途,炊粮借刁斗。
休言美其味,且自精其口。
腻垢不能去,面貌殊觉厚。
登顿过村落,不复论妍丑。
或遇短发妪,或见长眉叟。
指点向人言,此地荒凉久。
东住河西使,西古太原守。
高楼对甲第,过眼成林薮。
更有好坟墓,亦复为田亩。
富贵生灭沤,祸福翻覆手。
彼时与此时,视吾何所有?我听老叟言,感慨欲吐呕。
却羡陶渊明,归纳种杨柳。
古木西园胜,亭延上客过。
色无花卉妒,坚为雪霜多。
干育千年秀,根含一气和。
明堂求厚栋,可得老岩阿。

经年未复寄来书,索我形骸莫太疏。鲍叔相知应似旧,嵇康习懒苦难除。

白头阅世梅花老,青眼看人柳色舒。春月正圆春水滑,何须雪夜扣吾庐。

数峰卧未起,一峰蹶然兴。团团敛珠规,潋潋经玉绳。

遂令一卷石,乃得弹子称。坚刃削积铁,壁立不可升。

刻画出众皱,细路生榛艿。压江始讶黑,窥舰俄愁崩。

轻猱不敢踏,何况摩霄鹰。晨楫凌浩渺,万象资凭陵。

抬头惮险艰,履薄增凌兢。卧思飞仙才,兴至何难登。

袖中蝌蚪字,拿攫工镌誊。谛观仍荡荡,大笑同苍蝇。

天空霜冷塞云黄,雁阵惊寒字两行。几度参差无觅处,海天愁思正茫茫。

江海同为客,山林不并居。经时占喜鹊,今日剖双鱼。

拥鼻还成咏,撑肠未废书。孤吟聊自遣,谁复借吹嘘。

为访淮阴迹,犹存漂母祠。千秋无霸业,一饭有遗思。

草带王孙恨,蝉馀国士悲。飘零吾自笑,寄食好依谁。

茫茫沙漠广,渐远赫连城。堡迥烽相见,河移浪旋生。
无蝉嘶折柳,有寇似防兵。不耐饥寒迫,终谁至此行。

黄门才子久知归,古寺寻僧愿不违。世事已将云影灭,道心先向瀑泉飞。

舟铺卧簟滩声满,叶尽寒山野烧微。从此石房休自掩,夜禅深雪到人稀。

一钵谁知去住空,前朝遗事寄禅宫。孤吟盘礴数行墨,古韵萧条四壁风。

游客落帆频上下,荒庭疏树几青红。有人会得诗中趣,日月由来亦转蓬。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