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上界钩陈护属车,绣衣卤簿列旌旟。驾头已近鸣鞭急,一路迎銮奏起居。
秋光不可量,客思不可让。所思在何许,悠悠绪不畼。
当兹露未晞,及此流芳壮。从人一水中,苍葭或无恙。
忆在长安邸,伊我同微尚。樽酒辄共倾,寸心时相向。
新诗月满束,和汝谁堪唱。哀时避锥末,学古鞭独上。
每约还山期,预作远游舫。务趁广陵涛,一尽江皋状。
洗心探石泉,写意镂幽嶂。今来既浃旬,朝朝跂予望。
烹鱼未得书,安能悉尔况。举目念征鸿,霄羽徒虚飏。
所希心异迹,未必今殊向。已叹龙冈遥,还闻鹤野旷。
何当坐拂郁,使我空惆怅。晚潮动千楫,晨风催五两。
长跪缄此辞,此词君亦谅。他日君思我,岭梅春复放。
崇明昔遘乱,明纲犹未委。岂无心膂臣,徵兵及蛇豕。
驾驭宁尽乖,天地合疮痏。蜂动翕百蛮,流血殷渝水。
灿灿芙蓉城,旦夕将摧圮。公持霜斧出,椎牛誓介士。
挞发固有威,忠孝亦有理。遂令执殳众,感激厉廉耻。
复城二十七,恢地二千里。至今溪峒中,谈公犹系齿。
再有邦彦乱,永宁尽贼垒。公膺节钺来,将卒六千耳。
歼灭十万寇,迅若扫浮蚁。距今三十年,蜀运未休否。
献逆扬其波,群盗纵横起。强壮膏郊原,老弱委泥滓。
鳞鳞万家邑,化作榛与藟。亩亩千顷禾,鞠为稂与秕。
浴也叱驭人,志在遵前轨。遗民一何寡,交以生为累。
蜀吏一何弱,争以黜为喜。吏民亦人情,致此良有以。
师行动以万,邑民百十止。岂暇事耕耘,不足供驱使。
况复滇黔间,伏莽丛奸宄。永宁未遽入,渝城师暂已。
赖有保宁捷,经略从兹始。公当明祚衰,建竖伟若彼。
予当清盛初,匡济仅如此。明明忠荩业,胡为逊君子。
丰碑吹作尘,蔓草迷祠址。聊采故老言,题诗付青史。
哀哀巴渝人,公在尔不死。
夜火出深巷,寒犬知人行。隐隐市阛闭,近郭闻疏更。
遥钟堕寥廓,一白凉烟生。到门人影湿,素月流无声。
虚堂坐飘忽,款语含凄清。静极不知永,孤镫如有情。
忘言结古欢,醇酎相与倾。方欣寤歌适,屋角晨鸡鸣。
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明年又着来,何似休归去。桃花也解愁,点点飘红玉。目断楚天遥,不见春归路。
春若有情春更苦,暗里韶光度。夕阳山外山,春水渡傍渡,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