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武陵桃源今有无,展画浑如梦中见。青螺作山绡作云,白日苍茫暧芳甸。
雄梁跨壑矫脩虹,走瀑悬崖激飞电。紫凤霄鸣梧树枝,青鵻晓啄桃花片。
鸟啼长是艳阳时,草色宁随霜雪变。衣冠尚存周典则,租税不输秦郡县。
山中肉芝美堪食,涧底石泉清可咽。安得此地结茅屋,寄书漫托双飞燕。
中年赋远游,群仙谓匹敌。朅来吏海隅,笑死鹤背客。
昔人混屠酤,不取俗眼识。惟应赤城老,默许分半席。
蔼蔼水中村,洒洒屋上竹。廛居远山市,屣脱去尘俗。
朝看碧山爽,夕泛晴波绿。江湖有襟带,冠屦无拘束。
昔闻东吴老,本出南州族。封非渭川户,乞岂鉴湖曲。
溪山旧业在,图史清风续。华跻历台省,雅尚在林谷。
梦寐三十年,此村还此屋。宦途复倾盖,佳画时秉烛。
指点入丹青,依稀过江麓。感今复怀旧,岁月如转毂。
倘遂江南游,邻哉我当卜。
四朝出入受恩多,诏许南归意若何。路绕青齐驺骑远,水通淮海画船过。
故园到日收禾黍,别墅经年长薜萝。父老倾怀看白发,儿童佐酒发清歌。
鼎来那有说,铛坐太无哗。击缶聊三奏,吹埙信一家。
劝时几礼醵,真率胜笾加。老愧诗无律,新篇极叹嗟。
秋入双眉频皱。愁味将人僝僽。三径夕阳斜,侧侧西风凉透。
知否。知否。篱菊让侬消瘦。
冀州以北健蹄马,一旦群嘶庐霍下。睢阳不遇双貂公,总是开关迎拜者。
燎原燄燄春复春,不惟捧水惟益薪。海门浪沸会稽坼,血泪交流草莽臣。
举手日边远与近,不知官守何人问?仲连未即蹈东海,元亮至今尚东晋。
桃源深处无腥尘,依然平日旧衣巾。拟学渔郎棹舟入,韩良宁忍终忘秦。
黑蜧吼急魃舞狂,三年赤地无耕氓。男泉女布尽流散,幺凤乃逐哀鸿翔。
嵩山之阳汝水曲,蓬门弱息颜如玉。不随越女斗铅华,已许梁鸿联眷属。
饥驱各自走天涯,大地狂飙飏落花。万丈游丝牵不住,长淮呜咽渡香车。
红颜自恨生无福,死别生离抛骨肉。城北徐偏晚问名,墙东宋又来窥目。
琴心一曲卓姬奔,桃李无言息妫辱。儿女从来责备宽,何妨富贵藏金屋。
吁嗟罗敷自有夫,莫将红豆误蘼芜。女贞之树倚天际,磊磊早具凌霜株。
覆巢已分无完卵,合浦安知再返珠。有人太息发奇愿,欲与天公补离恨。
万紫千红总护持,况是幽兰滋九畹。白璧求完漆室贞,黄金待赎文姬券。
捐金屡赎屡不成,绿珠难与豪家争。谁欤高谊拯奇节,绣衣使者来彭城。
若非铃阁官符力,难慰穷闺破镜情。千里明驼送故乡,不知夫婿在何方。
临行别有心中事,欲言不言神转伤。儿生未识藁砧面,儿去先登阿母堂。
迤逦关山行复止,停车为访长千里。阿兄则来婿未归,乍见牵衣集悲喜。
掌上珠仍送入怀,奁中镜尚虚连理。人生离合最无端,荡子青春去不还。
窦氏征袍苏氏锦,何时明月照团圞。云茶南下日纷纷,精卫难填海底魂。
安得黄衫皆任侠,却教红粉尽衔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