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路欲转前岭,僧邀宿化城。饭抄青䭀软,茶瀹乳花轻。
岚雨侵衣润,松风入夜清。瓣香宣老塔,坐待日华生。
湿云黏似絮,关山冻合,风色偃貂裘。玉楼寒起粟,知是仙人,咫尺驾银虬。
黄昏漠漠,窗影黑、思挂帘钩。谁剪碎、明河冰水,一夜下皇州。
还愁。孟婆潦倒,滕六商量,怕梅花孤瘦,又化作、轻烟薄雾。
缭绕枝头,五更错认虚生白,最分明、碧落清幽。成独笑、飞琼毕竟迟留。
仙溪诘曲如回肠,东流赴海何茫茫。凭谁截断天地纪,灌我万顷桑麻场。
钱氏四娘长乐女,黄金如斗提不起。将军岩下自经营,陂溃直随此陂死。
伟哉同县林制科,缗钱十万腰下驮。温泉隘口重累趾,倏忽顾盼成沧波。
熙宁天子重农事,下诏募人急营治。当时阖郡多富家,坐视诏书无一至。
候官长者真仁贤,轻财好施闽人传。有僧踪迹颇诡秘,日日贳酒不还钱。
木兰山前溪面阔,僧为插竹记颠末。溪流缓处可立基,缓处立基基不拔。
入海伐石海为空,上山伐石山为童。三十二门细分布,无云无雨卧长虹。
昔日溪流皆赴海,今日溪流得灌溉。鸡鸣犬吠万家村,隐隐桑麻相映带。
我谓有莆须有陂,有莆无陂莆亦隳。惟莆与陂相终始,莆人思公何尽期。
昨日恩诏下闾里,春秋二祭入新议。借问建言者伊谁,太平郡守周氏子。
嵩岳基旧宇,盘岭跨南京。睿心重禅室,游驾陟层城。
金略徐既动,龙骖跃且鸣。涂方后尘合,地迥前笳清。
逦迤因台榭,参差憩羽旌。高随阆风极,势与元天并。
气歇连松远,云升秋野平。徘徊临井邑,表里见淮瀛。
祈果尊常住,渴慧在无生。暂留石山轨,欲知芳杜情。
鞠躬荷嘉庆,瞻道闻颂声。
长风沙,风高沙阔天无涯。红云画舫摇双橹,宦游几见芦花飞。
芦花飞,映晴雪,身世飘零不须说。四海皆兄弟,无端对面分秦越。
丈夫莫学冷煖情,襟怀磊落肝胆明。明朝去作朱幡守,万树巴山隔帝京。
回首长风沙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