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南北纷纷不觉尘,鸳鸯湖水解留人。乳浮香焙谁同试,蚁泛家篘分外淳。
禅寂久因香粲可,婚姻便可继朱陈。莫从旧路寻归梦,占取东篱采菊身。
风流云散了无馀,天禄空存旧直庐。小吏独来开锁钥,案头尘满校残书。
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立言劝学,荀卿氏子。卿不如轲,醇乎醇矣。
谓学无他,求其放心。存则圣贤,舍则犊禽。差只毫发,隔踰丈寻。
必有事焉,所言何事。而勿正心,正亦何累。勿忘勿助,持敬之意。
于此习察,是之谓学。于此而劝,其进罔觉。勉哉宗辰,说博守约。
春草池塘摘句图,石华海月解偏粗。诗家自古论神韵,曾溯昆仑远派无。
初至文殊寺,日暮雪绥绥。冻手解皮囊,短札外无馀。
主人敬爱客,烧泉夜围炉。遂罄札国语,一一与泪俱。
或尔强欢笑,或自简残书。谈道欲抗昔,言诗每起予。
得句必朗咏,时惊山鬼呼。寒腊亦易过,从予策蹇驴。
遍视新流人,兼履旧边隅。一闻西岳言,跃跃动衣裾。
爰登千山顶,翘望医巫闾。分题写怪石,摘食尽野蔬。
冰解梨花落,兴尽春已徂。扶杖过金塔,寺小足安居。
况复主人贤,善谑礼无拘。经夏复经秋,凉风满庭除。
忽忆匡山期,掩卷赋归与。严命难再淹,令我立踌蹰。
海县兵未息,公子今何之。酌君葡萄酒,听我白苧词。
忆昔来黄湾,始为童子师。诸生老伏胜,说客惭张仪。
连床风雨夕,秉烛听新诗。殷殷金石声,真足解我颐。
同居石壁下,斗柄倏三移。脱略势利交,所贵两不疑。
久怀地主恩,亦有莼鲈思。束书向钱唐,磬折从此辞。
钱唐寔都会,西湖天下奇。朱楼起相对,上有千蛾眉。
羽衣何翩翩,处子冰雪肌。楼前五陵儿,并马金鞭垂。
酒酣复张乐,但惜白日驰。近者属凋丧,不及全盛时。
空山凤皇去,月黑号狐狸。春风吹行殿,碧草生荒基。
何当从子游,观涛酹鸱夷。辛苦草《太玄》,徒为廉蔺嗤。
子实济时具,飞腾方在兹。匠石既已遇,小大随所施。
从容宰相前,奋舌论安危。岂无一尺箠,盗贼不足笞。
天空羽毛急,水涸舟楫迟。临岐更挥泪,中年伤别离。
不著烟蓑,小坐溪边,持竿自由。破青萍万点,锦鳞作对,翠蘅几片,银沫喷沤。
立上蜻蜓,掠过燕子,镜面波平漾直钩。须相待、翣时连贯,绕涧深游。
濠梁乐意成愁。听唼唼、无声动碧流。笑富贵鸂畔,千秋避迹,淮阴台下,一旦封侯。
香饵频添,垂丝稳宕,浪影圆时双尾投。居然得、胜临渊暗羡,缘木长求。
天台高士项斯贤,诏牧黎阳治化宣。事业远符殷傅说,文章曾赋汉甘泉。
双罂酒美劳人送,一纸诗新染翰传。自愧非韩亦非孟,不知君许作忘年。
徙薪曲突论无凭,太尉山中混耦耕。头额烂焦曾未录,参谋先已享专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