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山城夜寥阒,虚堂杳沉沉。王孙有高趣,挈榼来相寻。
喜兹烦抱舒,未觉杯酒深。一为尘外想,再抚丘中琴。
馀音殷雷动,爽籁悲龙吟。寄谢筝笛耳,宁知山水音。
后皇欣合,昉孳兆因。唯是慈爱,私于我人。降假明辟,拼乂式廓。
徂蛮逮貊,靡届不格。
峨峨石经山,莲峰吐金碧。秀气钟芯题,胜槩拟西域。
竺坟五千卷,华言百师译。琬公惧变灭,铁笔写苍石。
片片青瑶光,字字太古色。功非一代就,用藉万人力。
流传鄙简编,坚固陋板刻。深由地穴藏,高从岩洞积。
初疑神鬼工,乃著造化迹。延洪胜汲冢,防虞犹孔壁。
不畏野火烧,讵愁藓苔蚀。兹山既无尽,是法宁有极。
如何大业间,得此至人出。幽明获尔利,乾坤配其德。
大哉弘法心,吾徒可为则。
雨趣轻寒,风作秋声,燕归雁来。动天涯羁思,登山临水,惊心节物,极目烟埃。
客里逢君,才同一笑,何遽言归如此哉。别离久,算不应兴尽,却棹船回。
主人下榻高斋。更点检笙歌频宴开。便留连不到,迎春见柳,也须小驻,度腊观梅。
花上盈盈,闺中脉脉,应念胡麻正好栽。从教去,正危阑望断,小倚徘徊。
雄都巴蜀,忆三分疆土,历朝人物。巫峡波涛东去险,北有剑门双壁。
花市春风,锦官秋雨,清绝峨眉雪。大江呜咽,销磨无数英杰。
落寞望帝魂归,杜鹃唤罢,池上夫容发。跃马卧龙千古恨,说恁吴吞魏灭。
白帝城边,永安宫外,白了山僧发。只应词客,登楼长啸明月。
盈盈一水怅离群,几日东风别绪纷。斜揭绣帘鹦鹉语,暂抛针线为思君。
畅好春光忽又残,可怜花事更阑珊。半生虚愿空金屋,一寸荒苔窆玉棺。
惜别难禁红烛泪,妒愁空遣绿章弹。飘茵袭溷寻常事,莫作生前因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