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已仕因循已过三,买田归去不须参。高明渐拟凌清汉,皎洁方知在碧潭。
试酌甘泉来觉晚,已跻绝顶尚犹贪。便应从此都无事,祇有君恩未报惭。
眼中花尚有,天外景全虚。零落脂容减,凄清粉泪馀。
每疑风柳妒,一听晓禽疏。忍气催条末,伤心抱蕊初。
小青微态出,轻碧细芽舒。人在秦淮住,家依洞口居。
渡江何用楫,知姓许同裾。恐失烟光去,犹留软艳挐。
醉红相酝藉,新绿任吹嘘。难倚春嚬笑,故招雨吐茹。
廉纤湮窈幕,迷?染低袪。远绛朝潜洗,浓芳夜稍除。
大都情似泣,应使黛愁舒。此意谁堪托,销魂独向余。
开辟鸿濛望中兴,海波士气共奔腾。挥戈未遂回天力,空向金陵拜孝陵。
山烟作雾朝濛濛,模糊烟外疑远峰。风开日出始破笑,一峰背俯兼头童。
何年南极下霄汉,无事僵立空山中。诸峰儿孙并胪列,形体虽具难相同。
平生侪辈恐无几,匡庐五老齐高风。世人少壮几时好,等闲倏作鸡皮翁。
何如此峰既老常不老,前古后今无始终。浮丘容成每来往,俯视尘世扰扰同鸡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