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百家渡四绝句

出得城来事事幽,涉湘半济值渔舟。
也知渔父趁鱼急,翻著春衫不裹头。

园花落尽路花开,白白红红各自媒。
莫道早行奇绝处,四方八面野香来。

柳子祠前春已残,新晴特地著春寒。
疏篱不与花为护,只为蜘蛛作网竿。

一晴一雨路乾湿,半淡半浓山迭重。
远草坪中见牛背,新秧疏处有人踪。

鉴赏

  这四首写景诗,都是抓住一个细节,抓住平凡事物中富有诗意的东西加以表现。

  第一首,在湘水渡中,不写湖光山色,两岸风物,却抓住了中流的一只渔舟;又不写渔舟的种种,视线却集中在渔夫身上;却又不写渔夫的种种,单写他穿翻了衣衫,发髻不裹的自由疏散的服饰,体现了诗人对劳动者不拘礼法、衣着随便的欣赏之情。画面表现得光度集中,给人以极深刻的印象。

  第二首写野径早行,提供给读者的也只有单纯的集中的印象:沿途红红白白、四方飘香的野花。诗人集中兴趣于郊野的自然景物,而景物中最耀眼的则是向行人献媚竞艳的路花。这时,他身外的一切都不在他眼里了,见到的只是白白红红之花,闻到的只是四面八方袭来的香气,他就将这刹那间的感兴形之于诗。诗句并不特别警拔,但诗人的兴会却表现得异常鲜明。

  第三首写途经柳宗元祠堂。柳宗元曾被贬为永州司马,如果换一个居官永州的诗人,路过柳子祠,不免要怀古一番。可是杨万里的眼睛却盯住了篱竿上的蜘蛛网。篱竿本来是编在栅栏上护花的,然而却成了蜘蛛结网的凭借。这是人们在园边宅畔常见的小事物,写入诗中,给人以异常的亲切感,也显示了诗人的童心。从中固然可以发现平凡的小东西中的诗情,若说其中含有某种讽喻,似乎也无不可。好诗是常常留着让读者充分想象的余地的。

  以上三首都集中绘写景物中的某一个点,有如电影中的特色镜头;而第四首乍看似是写全景和远景。但细察之,置于画面中心的仍然是吸引视觉的有生意的景象。道路和远山只是画面的背景,着重呈露的却是草中的牛背和秧间的人踪。诗人的用心始终是赋予平常事物以新鲜感。

  这组诗充分体现了杨万里诗歌风格清新活泼,明朗通脱,语言浅近平易,无艰涩造作之态的特色。

创作背景

  百家渡在永州零陵(今属湖南)城西湘江畔,这四首诗作于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春。此年是杨万里任零陵丞的最后一年,秋天就离任回都城临安。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猜你喜欢
暮宿南洲草,晨行北岸林。日悬沧海阔,水隔洞庭深。
烟景无留意,风波有异浔。岁游难极目,春戏易为心。
朝夕无荣遇,芳菲已满襟。
艳唱潮初落,江花露未晞。春洲惊翡翠,朱服弄芳菲。
画舫烟中浅,青阳日际微。锦帆冲浪湿,罗袖拂行衣。
含情罢所采,相叹惜流晖。
君为陇西客,妾遇江南春。朝游含灵果,夕采弄风蘋.
果气时不歇,蘋花日自新。以此江南物,持赠陇西人。
空盈万里怀,欲赠竟无因。
皓如楚江月,霭若吴岫云。波中自皎镜,山上亦氛氲。
明月留照妾,轻云持赠君。山川各离散,光气乃殊分。
天涯一为别,江北自相闻。
舣舟乘潮去,风帆振草凉。潮平见楚甸,天际望维扬。
洄溯经千里,烟波接两乡。云明江屿出,日照海流长。
此中逢岁晏,浦树落花芳。
暮春三月晴,维扬吴楚城。城临大江汜,回映洞浦清。
晴云曲金阁,珠楼碧烟里。月明芳树群鸟飞,
风过长林杂花起。可怜离别谁家子,于此一至情何已。
北堂红草盛丰茸,南湖碧水照芙蓉。朝游暮起金花尽,
渐觉罗裳珠露浓。自惜妍华三五岁,已叹关山千万重。
人情一去无还日,欲赠怀芳怨不逢。
忆昔江南年盛时,平生怨在长洲曲。冠盖星繁湘水上,
冲风摽落洞庭渌,落花舞袖红纷纷,朝霞高阁洗晴云。
谁言此处婵娟子,珠玉为心以奉君。

綵幡金胜袅宫云,碧甲红芽巧斗新。异县幽怀易牢落,强看儿女艳芳春。

等闲相见销长日,也有闲时更学琴。
不是眼前无外物,不关心事不经心。

浙东冠盖屡追随,三日深杯醉不辞。踵接尚惭登第晚,神交长恐渡江迟。

观中桃树谁应种,笛里梅花可奈吹。一见好诗还技痒,欲颦无力效西施。

山水相逢任疏散,孟诸日夕歌声远。大野春苗叶未齐,长川水草香犹短。

峡口泉萝隔世尘,云间鸡犬是秦人。重林峰壑无归路,流水桃花几度春。

白头未悟丹砂理,纵酒狂歌鹖冠子。一片孤云野鹤心,秋来梦著青青里。

哀哉道丧世,消息畴知之。母子一念忍,机发倾天维。

决流没一日,??鱼头悲。发鸟名姑恶,哀哀三月时。

广室无空虚,再摘蔓离离。黄美不在裳,娲羿相推移。

发物何不仁,刍狗天地为。蜉蝣旦夕死,见晓何由期。

春菜红牙口,春盘黄雀花。

好纸造成鸢。占得风来便有缘。放出空中云外路,无边。

休恋椿儿用线牵。

端正莫教偏。仰面人人指点贤。从此逍遥真自在,如然。

断却丝麻出世缠。

江上人家烟雨间,意行曾忆犯榛菅。祇今冷落人谁问,输与白鸥相对閒。

苍古仰闻君一语,当时岩壑顿生春。承恩屡入九重殿,出对尝先十七人。

中使饭传诸宝器,内庭坐赐杂花茵。自天沛泽诚稀遇,拜舞还山洗幻尘。

春风起寒色,春衣方重熏。新装捲罗幕,清唱入行云。

艳色若流月,芳泽谢兰芬。婵娟信无度,我思何在君。

瑶擅丹柰景阑干,不比人间荔子丹。明月娟娟清露湿,碧苞珠实满金盘。

十迁昧南北,终岁在路歧。霜坚齧我足,风冽剥我肌。

艰难固其分,衰老难支持。白骨乱荒草,百迁亦不辞。

共爱东南美,青青叹有筠。贞姿众木异,秀色四时均。
枝叶当无改,风霜岂惮频。虚心如待物,劲节自留春。
鲜润期栖凤,婵娟可并人。可怜初箨卷,粉泽更宜新。
洞门千尺挂飞流,玉碎珠联冷喷秋。
今古不知谁卷得,绿萝为带月为鉤。
除夜今年暖更晴,不须随俗爇松明。
遭逢如此翻堪笑,闻见于时尽可惊。
石罅土凝留腊意,竹间泉韵泻春声。
漏深暂得销群动,坐向寒灯见一生。

将相名流出一门,当年教育至今存。孙吴谋略传衣钵,卫霍趋跄晋寿樽。

岂但分荣光戚友,待看贻福到儿孙。九如天保君应备,智慧灵台有宿根。

仗剑出门去,飘然客又归。黄金从古重,青眼觉今稀。

淮北凉先到,江南露欲晞。故人千里外,应亦念柴扉。

云公台榭至今留,休暇追随访古游。
秋色总归红叶寺,楚江还见白蘋洲。
松林月上言弥静,阁道钟残思转幽。
莫讶为郎贪佛日,官闲禅定两悠悠。

双涧飞来两玉龙,石梁俯首落千峰。雨中鳞甲空濛态,世外烟波淡荡容。

万斛雾珠随喷唾,四围水石日撞舂。若非缰锁真堪老,破衲何时此策筇。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