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大江北面,秋天浓重的云幕一半已被秋风撕开;雨后的乌云,沉重地、缓慢地在斜阳中移动徘徊。
远处,重重叠叠的青山似乎阻住了江水的去路,船转了个弯,眼前又见到无尽的江水,江上成片的白帆正渐渐逼近过来。
注释
晚云:一作“晓云”。低徊:这里指浓厚的乌云缓慢移动。徊,一作“回”。
缭绕:回环旋转。
隐映:隐隐地显现出。

赏析

  王安石晚年寓居金陵钟山,“诵诗说佛”(苏轼语),追求心境的宁静。与此相适应,他的创作中出现了大量雅丽工致的绝句,在这种凝炼轻巧的形式中,他表达了自己萧散恬淡的心绪,这首小诗就是这样的例子。

  诗写泛舟江上所见的景物。写了秋阴,写了云、雨,写了青山和远处影影绰绰的风帆,都是很开阔、很宏大的物象,然而整首诗造成的艺术境界却不是雄健豪迈,而是空明幽淡,其关键便在一个远字。诗人摄取了各种远景来构成他的画面,“江北秋阴一半开”一句,雨过天晴,阴云半开,一抹蓝天已带上了晚霞的辉光,给人一种悠远的感受。“晚云含雨却低徊”一句,将黄昏时的云霞写活了。“低徊”本来指人的徘徊沉思,这里却用来表现含雨的暮云低垂而缓慢地移动,情趣横主,静中有动。诗人在这两句中勾勒了一幅秋江暮云图。它颇有米家山水的朦胧含蓄之美,画面并不是明快清晰的,而好象是有意追求一种半明半暗,神光离合的境界:阴沉的秋空不是全部开朗而是“半开”,可见光线并不太亮;向晚的云霞也不璀灿明艳,而带着雨意,它不是暴风雨之前翻滚的黑云,却是低徊容与,悠然静穆。所以幽远淡雅便成了这幅画面的基调。

  三、四两句从云转到江边的青山,山是纠结盘曲的,像是要挡住诗人前行的去路,然而远处忽隐忽现的点点帆影,正告诉诗人前途遥远,道路无穷。这两句写江行的待殊感受,不仅有景,而且景中有人,景中有意,蕴深邃的哲理于寻常景物之中,启人遐思,耐人寻味。后来陆游的“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由此生发出来的名句。这里青山的回环曲折,帆影的时隐时现,也都构成了淡远的画面,与上面两句浑然一体,融汇无间。此诗的深层意义不是屈从阴暗,而是反抗阴暗。反抗阴暗,便能开通千帆竞渡的视境,这就是诗人借山光水色的变化所体验到的某种人生哲学、或政治哲学。因此,此诗是以富有辨证法的思理取胜。

  苏轼评王维的诗画,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讲法,把诗境与画意结合在一起谈。诗与画的紧密结合,在唐朝的山水诗、画中得到完美的结合。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田园诗,都带有画的气质与风韵。唐人的山水诗画重点突出自然的美。宋人的山水画强调质,通过时序节令和布局,表现真实的生活,山水诗也提倡清新蕴藉,要求把真情实感通过客观描写表达出来。王安石的山水诗,就很好地把握了这一点。这首写江行的诗,在灰暗的底色上布置了一幕开阔的画图,辅以幽深的笔调,与米芾山水画笔法相吻合,表现一种含蓄朦胧的美。同时,诗人又经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示出对路途遥远、风云变幻的惆怅,把主观思想加入了山水诗中,丰富了诗的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后,一日游长江有感而作。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猜你喜欢
揽衣起兮望秋河,濛濛远雾飞轻罗。
蟠桃树上日欲出,白榆枝畔星无多。

季夏园木暗,窗户贮清阴。长风一掩苒,众绿何萧椮。

玩此消永昼,泠然涤幽襟。俯仰无所为,聊复得此心。

利人斯制器,而用以杀人。此非人性恶,得果由种因。

苟能正其本,万类自相亲。必无强凌弱,何取力假仁。

设险以守国,旧策难重陈。空中常来往,四海为比邻。

智者既创物,始知天牖民。王道信荡荡,请观行同伦。

春愁直上遥山。绣帘间。赢得蛾眉宫样、月儿弯。

云和雨,烟和雾,一般般。可恨红尘、遮得断人间。

远寻幽境过湖西,入眼云烟万树迷。水到中流惊地㢠,山临绝顶觉天低。

残花点径红犹在,新竹过墙翠欲齐。醉里已忘身是客,兴来那惜一分题。

长昼无人静闭门,雨馀庭树锁黄昏。月轮影落平池里,吟得新诗教小孙。

渊默雷声善发机,钝根难下顶门椎。
青霜黄叶压穷野,急急归来见隐之。

一过荒墟一怆心,先贤遗泽系思深。喜逢日月重开霁,紫气西来照此林。

木末径微微,谁敲白板扉。缓行松叶滑,小摘药苗稀。

山色自今古,尘寰多是非。昂昂千岁鹤,便肯傍人飞。

雨霁山光紫翠开,分明洗出小蓬莱。鸣琴一带洗流迥,绝壁千寻鸟道回。

杖锡老僧飞欲到,采芝仙客定频来。不知身在天门上,犹望云霞信手推。

朅来搆隙失邻好,水社杀机藏已早。谍谋暗引贪利徒,灭虢还从虞假道。

伪呼庚癸乏军粮,欲向山中乞鹿场。矫称官长张红盖,袭取其社不可当。

壮者仅免幼者死,老妇饮刃屠稚子。开廪运粟万斛多,其馀一炬屋同燬。

野掠牛羊室括财,弓刀布釜尽搜来。可怜更有伤心处,掘遍冢墓抛残骸。

兔脱纷纷窜岩曲,祗解哀号不解哭。愁云白日惨昏沉,峰罅偷窥仇起屋。

筑土星罗十二城,蜂屯蚁聚极纵横。分犁划亩争肥瘠,不管蚩蚩者死生。

一炉冉冉夜沉沉,妙处工夫静处寻。开卷长吟先辟蠹,闻香妙悟倍清心。

鼎浮烟篆芸窗细,味到英华玉漏深。添得龙涎留活火,青灯照处惜分阴。

西勾之西花为国,晕碧裁红斗颜色。杏花今岁开独迟,不共棠梨作寒食。

嫣然一笑破寺中,恰似诗人在迁谪。嬉春宝马空当当,尽是看红不看白。

杨朗爱惜携酒过,花栏日底相婆娑。清香泥人著裀席,酒鳞泻影摇红波。

花如有情解留客,到手莫负金叵罗。春风去矣绿阴合,明日花老君如何?

泽国寒深未见梅,东风何日到南枝。
玉堂应有新消息,恐是人间未得知。
深岩有老翁,宠眉鬚鬓雪。
夜半呼我名,授我微妙诀。
辽画古籀样,体势讹复缺。
双眸忽炯炯,须臾竟披阅。
至今得其传,心会口难说。

官微牛马走,何日不风烟。鸡肋贫随我,乌飞老趁年。

著书费目力,贳酒引情颠。早作归欤计,高楼得稳眠。

金飙渐转横塘路,凉筒暗消残暑。傍影延青,摇烟笼暝,水面月华微吐。

翠零香苦。正人倚秋奁,绿纱窗户。冷接菰蒲,画桡移人最深处。

沈吟浣纱旧事,怅鸳鸯梦断,难赋新句。载酒船空,弄珠人杳,零乱半江秋露。

匀圆摊破。便拗向西风,一丝犹舞。已是萧疏,更禁喧夜雨。

将军面白如书生,十五二十能将兵。杀尽青徐贼百万,河北草木知姓名。

财帛妇女无所喜,纵横雄辨富文理。下马辄乘书画船,昂藏走入扬州市。

扬州繁华天下无,豪门藏垢多贪污。灌夫生平惯使气,麾斥大滑如庸奴。

庸奴恃势公行赂,良懦含冤莫能诉。身余一剑报不平,坐持短长得远戍。

远戍乃至黑龙江,获谴不为薏苡囊。铁衣摧残壮士死,英魂犹得守边方。

边方帅府镇沙漠,羊羔饮罢无所作。马革弃置不上闻,逾岁泉台尚寂寞。

寂寞谁怜鼙鼓臣,有真御史为乞恩。吾乡荐绅思旧伐,合词吁请动至尊。

得旨建祠祀将军,吁嗟乎!将军有功于齐鲁。神之灵兮在东土,东人祀君君不吐。

卫青去病何足数,李广不侯已千古。

纂组诗篇寄意深,美人合是锦为心。文回祇自工机杼,情至犹能动藁砧。

黄绢有词须释义,金轮作记亦知音。扶风近接班姬里,纨扇吟成泪满襟。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