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

珠彩耀前川,归来一扣舷。
微风不起浪,明月自随船。
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猜你喜欢

儿童不识樗翁。挽衣借问年今几。少如彦国,大如君实,披襟高比。

德业天渊,有些似处,须眉而已。愿老身无事,小车乘兴,名园内、行窝里。

做取出关周史。莫做他、下山园绮。从人谤道,是浮丘伯,是庚桑子。

背伛肩高,幅巾藜杖,敞袍穿履。向画图上面,十分似个,见端门底。

远涉期秋卷,将行不废吟。故乡芳草路,来往别离心。
挂席春风尽,开斋夏景深。子规谁共听,江月上清岑。
露华高,风信远,
宿醉画帘低卷。
梳洗倦,冶游慵,
绿窗春睡浓。

彩条轻,金缕重,
昨日小桥相送。
芳草恨,落花愁,
去年同倚楼。
穴居木处,相安以饮食生。
渴饥爱憎,无师而自能。
其皮之美也,自立辟。
其肉之肴也,故多兵。
风林露壑,伐木丁丁。
雄雌同声,去之远而犹鸣。
彼其不同臭味,故眴目而相惊。
惟虫能虫,惟虫能天。
余是以觏万物之情。
爱。不数日,风雨摧败殆尽。意有感,因效介庵体为赋,且以菖蒲绿名之。丙辰岁三月三日也
山下千林花太俗。山上一枝看不足。春风正在此花边,菖蒲自蘸清溪绿。与花同草木。问谁风雨瓢零速。莫怨歌,夜深岩下,惊动白云宿。
病怯残年频自卜。老爱遗编难细读。苦无妙手画於菟,人间雕刻真成鹄。梦中人似玉。觉来更忆腰如束。许多愁,问君有酒,何不日丝竹。

冷清清地,便逢欢、也则不情不绪。况是宵长孤枕侧,挨得几番秋雨。

兰炷微沉,桃笙半叠,送尽炉烟缕。香浓醉薄,此愁何减羁旅。

不过絮断柔肠,乱蛩枉却,费许多言语。二十五声清漏永,尽够滴残双箸。

翠湿云鬟,凉侵玉腕,那复催砧杵。由他梦醒,别来和梦难据。

五星堕地为五岳,金虎西南动芒角。践华为城类削成,云是巨灵之手斲。

三条鼎立当中央,直与鸿濛奠清浊。太一终南培塿开,洪河清渭绕行杯。

日华先照莲花上,云气常从仙掌来。高穿箭括通天路,俯瞰明星玉女台。

冷然风驭不可驻,降望大壑令心哀。绣衣柱史岩廊才,入关玉节凌崔嵬。

摇山撼岳下阊阖,青冥白日驱风雷。奔轶绝尘亘万里,骢马蹀躞无虺隤。

君家老仙旧隐处,丹炉石榻荒苍苔。登临不问烟霞侣,但借神池一勺洗尽区中埃。

千仞峰端秋隼健,题书好寄西风回。

石斋自视千载人,馀事卓荦皆绝伦。晋贤风流所不耐,安能媚世书洛神。

平生尊经复守道,《孝经》百本为世珍。五孝五诗实错简,妙解谛当义乃伸。

舍经论书亦无匹,用意严重趋艰辛。此书此人等劲烈,何异地上行麒麟。

涉江无意忽得此,自讶暴富非长贫。但当持此一当百,他人纵美难并陈。

二十馀年抱死关,那来魂梦落青山。临行白骨无藏处,掷向金毛舌上安。

日兮日兮,咸池自出。稽首向日兮,其出迟迟。愿羲与和兮,无驶其驰。

日兮日兮,虞渊自没。稽首向日兮,其没舒舒。愿羲与和兮,无疾其驱。

日之迟迟兮,为我亲以常好。日之舒舒兮,愿吾亲以难老。

飞花下浅渚,岸柳催行舟。再拜别高堂,雪涕辞南楼。

兹楼廿年住,纵目娱清幽。一旦舍之去,揽裾事远游。

青天见黄鹄,振羽翔高秋。岂不恋旧巢,恋亦不能留。

抱节元无心,凌云如有意。置之空山巾,凛此君子志。

野旷悲行客,湍惊碍去船。夜江清汎月,秋草碧连天。

一上高楼恨有馀,登临事往竟成虚。已无阁老履絇迹,徒认匡公水竹居。

佩玉声流池尽处,琅玕影动月来初。从今便结东林社,晓钵高擎老衲如。

栉发吹松阴,坦腹睨岩石。
细雨整短蓑,斜阳擫长笛。
采花艳两髻,挟草暖双腋。
款款跨牛归,苍山暮烟碧。

啅雀争枝坠,春鸥洗翅呼。微生沾忌刻,朗咏划昭苏。

失学从儿懒,吟诗信杖扶。百年双白鬓,随意数花须。

谩道追欢惟九日,年年此恨偏浓。今朝吹帽与谁同。黄花都未拆,和泪泣西风。
应恐登临肠更断,故交烟雨迷空。为君一曲送飞鸿。谁能推毂我,深入醉乡中。

多景楼连铁瓮城,壮游犹记昔年曾。江心遥见金山寺,风里钟声塔外灯。

寻幽曾不远,松石旧经行。不记下山路,空闻流水声。

林深疑月暗,洞广觉天晴。俱是樵苏者,谁能辨姓名。

弹指年华七十秋,老翁今日更何求。惟期赢海歌安燕,长向南园乐杖鸠。

千里归来冰在抱,半生辛苦雪盈头。读书为善承彝训,说服儿孙好自谋。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