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 / 夜直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夜已经深了,香炉里的香早已燃尽,漏壶里的水也将漏完。夜风轻柔却也带着点点寒意。
夜晚的春色美得令人难以入睡,只见花影随着月亮的移动,悄悄地爬上了栏杆。
注释
夜直:晚上值班。“直”通“值”。宋代制度,翰林学士每夜轮流一人在学士院值宿。这首诗《千家诗》选入,改名“春暮”。
金炉:铜制香炉。
漏声残:指水将滴完,即天快亮。漏声古代用来计时的漏壶中滴水的声响。
翦翦(jiǎn):形容风轻且带有点寒意。
恼人:引逗、挑动人。
栏干:栏杆。以竹、木等做成的遮拦物。

赏析

  王安石这首小诗,在他的集子里,本名《夜直》,也就是说在翰林学士院中值夜班时所写。《千家诗》后面第80首《直玉堂作》(洪咨夔)和第83首《直中书省》(白居易)都是写这种情景。此处,选诗者为了切合集中按四时编排的特色,将题目改成了《春夜》。

  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宋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及第,公元1059年(嘉祐三年)上变法万言书,未被采纳。直到公元1068年(宋神宗熙宁元年),神宗准备实行新法,到四月才召他进京面对。经过二十六年的漫长岁月,王安石屈居下位不算,最大的憾事是变法主张未能实现。此时形势突变,遇到了赏识他主张的锐意变法的新帝,正是龙虎风云、君臣际遇的良机,大展鸿图,即在眼前。因此,他在值宿禁中的时候,面对良宵春色,剪剪轻风,金炉香烬,月移花影,一派风光,激起了思想上难以自制的波澜,为自己政治上的春色撩拨得不能成眠。

  首句“金炉香烬漏声残”诗人因国事而一夜未眠,对时间的流失十分敏感。所以既看香炉里的“烬”又听漏声之残。次句“翦翦轻风阵阵寒”此句写诗人由室内来到户外的感受,“翦翦”形容风轻微而带有些微的寒意,恰好说明了诗人的兴奋和激动的心情。三句中的“春色恼人”更是把作者亢奋不已的心情表现俱足,收束句“月移花影上栏杆”,更是借景抒情,“以景语结情语”,将作者的愉悦的心境表现的含蓄而又兴味长。

    “春色恼人眠不得”写作者在户外面对美好的春色,激动不已。这里“春色”既是实指美妙的景色,更是指历史上难得的君臣际遇,确实是难得的“春色”;这里的“恼人”是撩人,由于时值新春,再加上恰逢神宗即位他有了一展宏图的机会。故无数往事、感慨事、紧要事涌上心头,所以才会兴奋的“眠不得”。

  这首诗的内在抒情曲折而深沉,外在表向却是春夜清幽美景,创作手法高明。诗中处处紧扣着深夜,却又没有一句直接说到夜已如何,而只写夜深时的种种景象。诗人没有正面写对人的怀念,而是通过香尽漏残、月移风寒,写出时光的推移,从而表明诗人徘徊之久和怀想之深。表面上是这庭院夜色搅乱了诗人的清梦,实际上是由于对远方的人强烈的思忆,使诗人感到眼前的春色倍加恼人,感情表达得含蓄、曲折而深沉,有着余而不尽之意。

  诗人所描写的皇宫春晓的迷人景色,和杜甫“九重春色醉仙桃”,贾至“禁城春色晓苍苍”,岑参“莺啭皇州春色阑”的用意是一样的,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大好的景色象征大好的形势。如果没有“月傍九霄多”,就不会有“花影上栏干”,由此可见,王安石是参透了杜甫《春宿左省》后才动笔的。 所以说,这一首政治抒情诗。王安石是借用爱情诗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春风得意之情。

简析

  (一)整体评说。

  这是春夜怀人之作。诗人没有正面写对人的怀念,而是通过香尽漏残、月移风寒,写出时光的推移,从而表明诗人徘徊之久和怀想之深。表面上是这庭院夜色搅乱了诗人的清梦,实际上是由于对远方的人强烈的思忆,使诗人感到眼前的春色倍加恼人,感情表达得含蓄、曲折而深沉。

  这首诗的好处是处处紧扣着深夜,却又没有一句直接说到夜已如何,而只写夜深时的种种景象。

  其实不看作者的写诗背景,单独看诗,是看不出这是怀念亲人的。但从诗词中可以感觉出,作者因为心里惦念着某事或某人,显得睡卧不安。

  (二)写作手法。

  这首诗主要特点是委婉含蓄。作者写夜,通篇是利用了各种物景的变化来替代的,没有直言,这体现了中国诗词一贯含蓄的作风。作者写心情,用的是“托词”,口里说是恼春色,实际是另有所想,都是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此诗还使用了借代等手法。

  (三)解说诗句。

  第一句“金炉香尽漏声残”,单看这句,是看不出在写春夜的,夏夜,秋夜,冬夜都可以用。诗句比较普通。“金炉香尽”和“漏声残”都是形容夜已很深。古人用漏壶测算时间,一个漏壶的水快滴尽了,表示时间已经过去很多了。苏轼《卜算子》用过“漏断人初静”,也是用“漏”写夜,基本上诗词里写“漏壶”都是在写夜。

  第二句“翦翦轻风阵阵寒”,“翦”,原意是指整齐的羽毛,这里是用来形容寒风料峭。这句描写风的“轻”“寒”。从这句才可以看出作者是在写“春”。因为夏风凉习,秋风萧杀,冬风凛冽,只有春风才“轻”且“寒”。诗的前两句合起来,是先“夜”再“春”,不是先“春”再“夜”,显得比较庸俗和普通。

  第三句“春色恼人眠不得”。这句非常不错,可以说是比较出彩的。因为诗词里写春色,一般是两种态度为主流。一是赞赏喜爱和眷恋的,一是哀叹惋惜感慨的,其实也是爱春色,但就是提前担心它流走。王安石在这里别出心裁,表示“春色恼人”。为什么恼人呢,背后肯定有玄机。至于什么玄机,作者在诗里未点明。读者可以根据这句来推断,肯定是有样东西,让作者觉得比欣赏大好春色更值得用心思记挂的。那就是——亲人

  第四句“月移花影上栏干”。虽说“月移花影”属于“俗词俗句”,但写景不错,有月有花,影动花凝。这句诗间接表明,作者是一直没睡,看着花影从庭院移到栏杆。夜更深沉,人却始终难眠。究其原因,是思念太深的缘故。

  总的说来,这首诗最出彩的句子是“春色恼人眠不得”,余者相对来说都是比较普通的诗句。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猜你喜欢
海底有明月,圆于天上轮。
得之一寸光,可买千里春。

君家兰杜久萋萋,近养菖蒲绿未齐。乞与幽人伴岑寂,小窗风露日低迷。

山围古寺绿周遭,一阁轩腾面势高。
炉篆得芗抽露穟,石泉借茗作云涛。
风流二老归灵鹫,笔墨千年续楚骚。
拙语留题罥蛛壁,暗中摸索愧刘曹。

五綵萦筒秫稻香,千门结艾鬓髯张。旋开宝典寻风物,要及灵辰共祓禳。

楼观云阳入窈冥,两东门对楚山青。锦帆暮雨回江渚,鸣籁雄风起洞庭。

北望六双暮鸗雁,西来五尺困蜻蜓。渚宫衰草秋风里,愁绝当年帝女灵。

爱此芙蓉花,簇簇水之湄。上有竹参差,下有水涟漪。

水竹相映发,红白交光辉。自我牵物役,三年不见兹。

前日吴门归,常恐后花期。家人向我言,花开尚未齐。

连朝登楼望,风雨何凄其。恐复花憔悴,徙倚多嗟咨。

花神好护惜,留此迟晴曦。今日秋爽佳,转觉花多姿。

过雨著深浅,因风故高低。既耀朝阳色,更与落日宜。

一生爱花心,输写当此时。何以酬花神,但有酒满卮。

自从抱病来,甘与曲蘖辞。对此不快饮,空负看花为。

但愿十日晴,兼谢尘鞅羁。客至不出迎,闭门客勿疑。

虽有爱花人,不如我情痴。我思古人言,胜事空自知。

十围便腹贮天真,谋道从来不计身。公业有田常乏食,陶潜无酒亦从人。

异同更莫疑三语,饥饱终同寓一尘。待我南游载君去,扁舟归钓五湖春。

官衙潦水频频戽。似天半、银河灌注。道南人在下流居,最苦。

小茅庐、避甚处。门前路回汀枉渚。尽濡足、依然窘步。

等闲思约故人来,浪语,便无风、也断渡。

长日度无赖,远怀扪自幽。半晡微有雨,穷海镇宜秋。

絺绤薄凉入,竹梧清响流。颇知尘事少,萧瑟转夷犹。

南风雨过若耶深,莲女菱歌乱别心。
后夜繁霜凋绿盖,洞房归去理秋砧。

琤琤白玉佩,烨烨紫云裘。海上几千里,云间十二楼。

轻阴护绿苔,清风翻紫箨。未参玉版师,先放扬州鹤。

久厌驱驰客路遥,征衫脱去又吴舠。茱萸湾见初三月,杨柳风移廿四桥。

为忆筱园人淡荡,可宜花雨梦飘萧。蓬门好共关春住,莫放春心怅寂寥。

破千幽禽惊客梦,隔窗疏雨唤离愁。
浮云行丧知何益,早悟庄周蝶梦休。

盟主风骚上将坛,朋簪频盍笋皮冠。逍遥岂待培鹏背,造化奚为弄鼠肝。

别意去随江水尽,无心出作岫云看。掉头巢父归应早,东海珊瑚拂钓竿。

睡起和春倚小廊,寂聊情绪满斜阳。
园林已是花飞急,帘幕争禁燕语忙。

柏府霜寒乌夜飞,朝簪晓脱理征衣。泰山东望云犹蔽,秋色西来燕已归。

出处无惭从古少,文章有用似公稀。郭门供张何须设,恐被旁观说见机。

舟行将八闸,湖水荡无涯。渔艇千家岸,芦花一色沙。

青天霹雳,何处寻觅。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晨出建德门,暮宿居庸关。
风鸣何萧萧,月出何团团。
短辕驻空野,悲笳生夕寒。
我本吴越人,二年客幽燕。
幽燕非我乡,而复适乌桓。
前登桑乾岭,西望太行山。
太行何盘盘,欲往愁险艰。
寓形天壤间,忽如水上船。
役役何所求,吾将返林泉。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