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诗仅四句二十八字,该诗撇开了暑热难耐的感受,而仅就“追凉”着墨,以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
“追凉”,即觅凉、取凉。较之“觅”和“取”,“追”更能表现对“凉”的渴求,杜甫“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羌村三首》其二)诗意可见。但这首诗在艺术处理上却有其独到之处:它撇开了暑热难耐的感受,而仅就“追凉”着墨,以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其中有皎洁的月光,有浓密的树荫,有婆娑的竹林,有悦耳的虫吟,以及作者悄然伫立的身影。
第一句貌似平直,其实也有一层曲折:中午时分,烈日暴晒,是一天中最为酷热的时刻,而今,“夜热”竟然与“午热”相仿佛,则“夜热”之甚,可想而知。唯其如此,才引出次句诗人月下独立的形象。“开门”,点出作者原在室内。或许他本已就寝,而因夜里天热的缘故,辗转反侧难以入梦,迫于无奈才出门纳凉。而“明月”,则点出正值“月华皎洁”的三五之夜。这样,作者“独立”的目的,应该说是“追凉”与“赏月”兼而有之,追凉可得体肤之适,赏月则可得精神之快,难怪他要独立不移、执着若此了。
第三句是对周围环境的点染:竹林深深,树荫密密,虫鸣唧唧。“竹深树密”,见其清幽;“虫鸣”,则见其静谧——唯其静谧,“虫鸣”之声才能清晰入耳。诗人置身其间,凉意顿生,于是又引出结句“时有微凉不是风”,这一真切、细微的体验。“不是风”,点明所谓凉意,不过是夜深气清,静中生凉而已,并非夜风送爽。范成大《六月七日夜起坐殿取凉》诗亦云:“风从何处来?殿阁微凉生。桂旗俨不动,藻井森上征。”虽设问风从何来,但既然桂旗不动,可见非真有风,殿阁之“微凉”不过因静而生。人们通常说“心静自凉”,其理相若。因此,范诗实可与这首诗参读。
显然静中生凉正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意趣,但这一意趣并未直接点明。如果没有“不是风”三字,读者很可能将“凉”与“风”联系在一起。陈衍《石遗室诗话》早就指出:“若将末三字掩了,必猜是说甚么风矣,岂知其不是哉。”然而,这首诗的妙处恰恰也就在这里。作者故意直到最后,才将微露其本意的线索交给读者——既然明言“不是风”,善于神会的读者自当想到静与凉之间的因果关系;随即又当想到,前面出现的月光、竹林、树荫、虫鸣,都只是为揭示静中生凉之理所作的铺垫。这样,自然要比直截了当地道出本意更有诗味。大概这就是《石遗室诗话》所称道的“浅意深一层说,直意曲一层说”的旨趣。
花间鸟语愁泥滑,屋上鸠鸣厌雨多。坐见残春一如此,可怜吾意已蹉跎。
萧条两鬓霜后草,潋滟十分金卷荷。此物犹能慰衰老,稍晴相约屡相过。
当年庙貌肃清高,守令亲来荐少牢。易世未崇新祀典,传家愁对旧戎韬。
结缨殉国千秋重,持节还乡一代豪。痛绝鸦军能继起,伯兄埋玉亦蓬蒿。
朝下天门关,夕憩曝经石。此石自何年,斜倚万仞壁。
叠嶂洒飞泉,匹练百馀尺。水底玉篆分,了然成鸟迹。
其文乃上古,读之茫不识。谁参雪窦禅,永示金仙迹。
渌池低宝树,宛见祥河出。兀坐听潮音,洗耳心方寂。
苍山寒日近禺中,揭浅缘深足茧重。仙子未归辽海鹤,轩皇曾驭鼎湖龙。
诗题古壁无人续,梦断钧天何处逢。欲问古侯应不识,空遗萧寺锁云峰。
十里松溪不觉赊,扁舟乘涨掠堤斜。秋风禾黍牛羊路,暮雨蒲蒋雁鹜家。
临水有园皆种柳,泊船无岸不偎花。闻钟又渡鹅潭去,回首空江半落霞。
饧箫吹也。秣陵风景难画。银花相望,一城如昼,閒却秦淮,冷丸飞射。
护春帘早挂。眉妩暗垂罗袖,紫姑迎夜。上元时多少旧曲,留与踏歌人耍。
细腰鼓学花奴打。散落梅千点,一任东风借。烛残堆灺。
问翠馆几处,倚香题帕。短墙青粉砑。六院往时佳丽,祇馀情话。
怕欢游生感,綵珠休照,旧勾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