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追凉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夜晚依然跟中午一样炎热,打开房门在月下稍微站一会。
虫鸣不歇的茂密竹林树丛中,不时有阵阵凉意袭来,但并不是风。
注释
小立:暂时站立住。

赏析

  全诗仅四句二十八字,该诗撇开了暑热难耐的感受,而仅就“追凉”着墨,以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

  “追凉”,即觅凉、取凉。较之“觅”和“取”,“追”更能表现对“凉”的渴求,杜甫“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羌村三首》其二)诗意可见。但这首诗在艺术处理上却有其独到之处:它撇开了暑热难耐的感受,而仅就“追凉”着墨,以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其中有皎洁的月光,有浓密的树荫,有婆娑的竹林,有悦耳的虫吟,以及作者悄然伫立的身影。

  第一句貌似平直,其实也有一层曲折:中午时分,烈日暴晒,是一天中最为酷热的时刻,而今,“夜热”竟然与“午热”相仿佛,则“夜热”之甚,可想而知。唯其如此,才引出次句诗人月下独立的形象。“开门”,点出作者原在室内。或许他本已就寝,而因夜里天热的缘故,辗转反侧难以入梦,迫于无奈才出门纳凉。而“明月”,则点出正值“月华皎洁”的三五之夜。这样,作者“独立”的目的,应该说是“追凉”与“赏月”兼而有之,追凉可得体肤之适,赏月则可得精神之快,难怪他要独立不移、执着若此了。

  第三句是对周围环境的点染:竹林深深,树荫密密,虫鸣唧唧。“竹深树密”,见其清幽;“虫鸣”,则见其静谧——唯其静谧,“虫鸣”之声才能清晰入耳。诗人置身其间,凉意顿生,于是又引出结句“时有微凉不是风”,这一真切、细微的体验。“不是风”,点明所谓凉意,不过是夜深气清,静中生凉而已,并非夜风送爽。范成大《六月七日夜起坐殿取凉》诗亦云:“风从何处来?殿阁微凉生。桂旗俨不动,藻井森上征。”虽设问风从何来,但既然桂旗不动,可见非真有风,殿阁之“微凉”不过因静而生。人们通常说“心静自凉”,其理相若。因此,范诗实可与这首诗参读。

  显然静中生凉正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意趣,但这一意趣并未直接点明。如果没有“不是风”三字,读者很可能将“凉”与“风”联系在一起。陈衍《石遗室诗话》早就指出:“若将末三字掩了,必猜是说甚么风矣,岂知其不是哉。”然而,这首诗的妙处恰恰也就在这里。作者故意直到最后,才将微露其本意的线索交给读者——既然明言“不是风”,善于神会的读者自当想到静与凉之间的因果关系;随即又当想到,前面出现的月光、竹林、树荫、虫鸣,都只是为揭示静中生凉之理所作的铺垫。这样,自然要比直截了当地道出本意更有诗味。大概这就是《石遗室诗话》所称道的“浅意深一层说,直意曲一层说”的旨趣。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猜你喜欢
林风纤月落,衣露净琴张。
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
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水曲一追游,游人重怀恋。婵娟昨夜月,还向波中见。
惊禽栖不定,流芳寒未遍。携手更何时,伫看花似霰。
薄宦晨昏阙,尊尊义取斯。穷愁年貌改,寂历尔胡为。
不谄词多忤,无容礼益卑。微生尚何有,远迹固其宜。
思扰梁山曲,情遥越鸟枝。故园从海上,良友邈天涯。
云雨叹一别,川原劳载驰。上惭伯乐顾,中负叔牙知。
去国诚寥落,经途弊险巇.岁逢霜雪苦,林属蕙兰萎。
欲赠幽芳歇,行悲旧赏移。一从关作限,两见月成规。
苒苒穷年籥,行行尽路岐。征鞍税北渚,归帆指南垂。
树晚犹葱蒨,江寒尚渺瀰。土风从楚别,山水入湘奇。
石濑相奔触,烟林更蔽亏。层崖夹洞浦,轻舸泛澄漪。
松筱行皆傍,禽鱼动辄随。惜哉边地隔,不与故人窥。
畴昔陪鹓鹭,朝阳振羽仪。来音虽寂寞,接景每逶迤。
朝罢冥尘事,宾来话酒卮。邀欢逐芳草,结兴选华池。
及此风成叹,何时雾可披。自怜无用者,谁念有情离。
望美音容阔,怀贤梦想疲。因声达霄汉,持拙守东陂。

请说归休好,扶行白发亲。访医无远近,买药辨新陈。

索酒兼邻瓮,要宾尽里人。短长无不可,且得是闲身。

全德群儒服,清名信史书。
何人不调鼎,唯我得悬车。
萧相文无害,于公庆有余。
三川归葬地,松檟自扶疏。
乘鸾影里冰轮度。秋空净、南楼暮。袅袅天风吹玉兔。今宵只在,旧时圆处。往事难重风。
天涯几见新霜露。怎得朱颜旧如故。对酒临风慵作赋。蓝桥烟浪,故人千里,梦也无由做。

花间鸟语愁泥滑,屋上鸠鸣厌雨多。坐见残春一如此,可怜吾意已蹉跎。

萧条两鬓霜后草,潋滟十分金卷荷。此物犹能慰衰老,稍晴相约屡相过。

万山拥碧屹不动,万石嵌崖何可攀。
似这立身须定得,定时方始是牢关。

贞溪人如玉,诗画清无比。至今溪上人,不唾溪中水。

当年庙貌肃清高,守令亲来荐少牢。易世未崇新祀典,传家愁对旧戎韬。

结缨殉国千秋重,持节还乡一代豪。痛绝鸦军能继起,伯兄埋玉亦蓬蒿。

朝下天门关,夕憩曝经石。此石自何年,斜倚万仞壁。

叠嶂洒飞泉,匹练百馀尺。水底玉篆分,了然成鸟迹。

其文乃上古,读之茫不识。谁参雪窦禅,永示金仙迹。

渌池低宝树,宛见祥河出。兀坐听潮音,洗耳心方寂。

苍山寒日近禺中,揭浅缘深足茧重。仙子未归辽海鹤,轩皇曾驭鼎湖龙。

诗题古壁无人续,梦断钧天何处逢。欲问古侯应不识,空遗萧寺锁云峰。

天如洗。金波冷浸冰壶里。冰壶里。一年得似,此宵能几。
等闲莫把阑干倚。马蹄去便三千里。三千里。几重云岫,几重烟水。
孤鸿几日过长安,拖得春旗露未干。
应说边庭花信早,征衣初拟褪春寒。

十里松溪不觉赊,扁舟乘涨掠堤斜。秋风禾黍牛羊路,暮雨蒲蒋雁鹜家。

临水有园皆种柳,泊船无岸不偎花。闻钟又渡鹅潭去,回首空江半落霞。

处处笙歌彻夜喧,香车宝马烂盈门。河灯万点飞星斗,应改中元作上元。

饧箫吹也。秣陵风景难画。银花相望,一城如昼,閒却秦淮,冷丸飞射。

护春帘早挂。眉妩暗垂罗袖,紫姑迎夜。上元时多少旧曲,留与踏歌人耍。

细腰鼓学花奴打。散落梅千点,一任东风借。烛残堆灺。

问翠馆几处,倚香题帕。短墙青粉砑。六院往时佳丽,祇馀情话。

怕欢游生感,綵珠休照,旧勾栏下。

吾家雁浦草堂西。绕屋梅花细。杨柳丝丝钓船舣。

旧长堤。

关河南望三千里。雪晴池馆,故园此日,尊酒有谁携。

多少名花种玉栏,胭红粉碧望秋残。野亭篱下萧萧菊,独伴幽人保岁寒。

晴蜂暖蝶朝相语。叹息春归去。天涯青草镇茫茫。唯有行人依旧、老他乡。

长江记是来时路。却被山遮住。殷勤为谢子规心。不如鹧鸪知我、却还深。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