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的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味道鲜美的鲈鱼,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首句说江岸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自然引出第二句。原来人们往来江上的目的是“但爱鲈鱼美”。但爱,即只爱。鲈鱼体扁狭,头大鳞细,味道鲜美。人们拥到江上,是为了先得为快。但是却无人知道鲈鱼捕捉不易,无人体察过捕鱼者的艰辛。世人只爱鲈鱼的鲜美,却不怜惜打鱼人的辛苦,这是世道之不公平。
后两句将人们的视线引向水面,向读者展示了以下一番景象:起伏的波浪中,一只小船,船上的渔夫正在捕鱼,那小小的渔船在波浪中飘摇颠簸,忽隐忽现,一会儿露出水面,一会儿又被风浪隐没。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啊,你们只知道喜欢鲈鱼味道鲜美,可以一饱口福,你看那像一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里捕鱼多艰难多危险哪!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表现手法上,该诗无华丽词藻,无艰字僻典,无斧迹凿痕,以平常的语言,平常的人物、事物,表达不平常的思想、情感,产生不平常的艺术效果。
海榴作花梅雨息,令弟五月来京国。玉堂晚归初见之,豁然令我舒胸臆。
传杯剪烛两迟迟,还因亲爱动欢悲。清姿秀质今在眼,严父慈亲空永思。
又促明朝理归舫,家在西城柳溪上。高楼深馆绝尘纷,努力诗书振馀响。
幽人谐静适,结宇临溪园。溪流清且深,逶迤带平村。
榆柳植我楥,远岫列我门。碧筱播春阴,芙蓉丽秋暾。
远绝往还迹,遂忘廛市喧。坐玩孔氏书,覃思古人言。
玄理日有得,可以祛尘昏。素琴虽无弦,旨酒常在尊。
意至时有适,登高睇澄源。讴吟发舒散,一写中郁烦。
栖迟固夙尚,贵贱命攸存。知分吾所安,谁谓轻华轩。
风雪天留我。白茫茫、寒江浪捲,几人飞过。地近兰陵多美酒,容得酒星一个。
何况有、莺娇花亸。末路英雄閒散甚。除寄情、竹肉愁无那。
歌一曲,请君和。
歌声未了愁眉锁。趁今宵、酒阑烛跋,诉愁犹可。明日明宵当此际,寂寞孤舟独坐。
只满目、江枫渔火。鸿雪因缘谁料得,莽无端、绮梦登归柁。
侬去也,泪休堕。
□大历历七南朝,几□□潮夜复潮。湖上已无□□□,□□□有侍郎桥。
官同谢傅惭高洁,位过周公肆吝骄。□□□心木绵鬼,秽声不与骨俱销。
昨宵两度梦君归,相见匆匆语亦稀。闻说归来秣陵住,未知此信是还非。
庭院深沉,湘帘外,馀芳还有。凝望处,远山烟霭,愁霖声又。
彤管漫吟消雨后,紫姑暗祷占晴昼。问仙家,经岁总如春,曾归否。
心已醉,非关酒。眉未展,非同柳。听檐前响滴,令人诗瘦。
蝶伴蜂群迷不出,芳郊绮陌游难久。惜光阴,滚滚似流波,空孤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