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辽水

渡辽水,此去咸阳五千里。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
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离开咸阳,此去辽水漫漫五千里,还未出门父母就已知道此去将隔海茫茫,今生很难再次相聚。临出门时母亲又为我重新做了几件衣裳,好像怕我有去无回,万一死在路途中没有干净的衣服可以殓葬。也有征人牺牲被送回咸阳,军中长官呈请皇上让烈士本乡的人充任征戍。想想自己真是可怜,身在外时将再没有回来的日期,为此心里无限伤感,茫然驻马停在辽水之边。
译文二
渡过辽水,此时离开咸阳足有五千来里。
出征的时候父母就已知道今生很难再次相聚,便让我重新穿好衣裳,好像是伤悼我去送死一般。
打仗时还有士兵战死后尸骨被送回咸阳的,这些坟墓的碑石上都刻出了各人的家乡
活着的战士知道应该不会有渡河归家的那一天了,只能在辽水边驻马回望远在天边的家乡
注释
如:动词,去。
咸阳:古都城。
营家:军中的长官。
题:上奏呈请。
注释二
⑴辽水:指大小辽河,源出吉林和内蒙古,流经辽宁入海。
⑵咸阳:古都邑名,在今陕西咸阳东北二十里。
⑶如:动词,去。重:一作“里”,一作“裹”。
⑷营家:军中的长官。一作“茔冢”,即坟墓。
⑸题:上奏呈请。
⑹回渡:一作“渡辽”。
⑺驻马:停住了马。傍:同“旁”。

简析

  王建在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年间曾在幽燕一带度过了十多年的戎马生涯,对边疆战士的生活极为熟悉,十分同情他们的痛苦,这首诗便揭露了唐王朝远征高丽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渡辽水,此去咸阳五千里。”这两句写出征的战士背井离乡,长途征战。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隔生”之感、“送死”之别深刻地揭示了唐代对外战争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父母与儿子、妻子丈夫、小孩与父亲的生离死别,正是源于统治者的这些对外侵略战争

  “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一作‘茔冢’)各与题本乡。”这两句体现了远征之人的思乡之情,即使死了也不忘家乡,希望落叶归根。句中的“白骨”与“茔冢”都是战争留下的凄凉的遗物,是残酷战争的见证。凄凉的遗物与思乡之情融汇在一起,让人伤感莫名,表达了诗人对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的控诉与愤慨。

  “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死的尚有“白骨”“归咸阳”,活着的只能隔着辽水空望家乡。他们只能期望有一天战死沙场后,自己的遗骸能够被幸运地送回长安。远征战士的悲哀,在这字里行间表现得很浓烈。

  此诗笔力遒劲,意境苍凉,读来令人心摧骨折、肝肠欲绝。

王建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猜你喜欢
幽寻极幽壑,春望陟春台。云光栖断树,灵影入仙杯。
古藤依格上,野径约山隈。落蕊翻风去,流莺满树来。
兴阑荀御动,归路起浮埃。

念我宜州兄,见时论弟昆。诗书固分路,翰墨俄同门。

人谁不归来,独沾死后恩。万里一铭旌,犹能葬家原。

看月空门里,诗家境有馀。露寒僧梵出,林静鸟巢疏。
远色当秋半,清光胜夜初。独无台上思,寂寞守吾庐。

寒灯说鬼鬼啾啾,夜雨言愁我欲愁。只有蓬山万重隔,未容海客说瀛洲。

京城百万开新籴,官价空低市价高。闻道达官多大屋,转输无乃役夫劳。

门掩斜阳,满院里、零花瘦草。疏帘卷、纸窗风紧,玉炉烟袅。

天末数声征雁过,林边几点归鸦噪。悄无人、落叶冷空阶,红谁扫。

题不尽,伤心稿。消不尽,闲烦恼。算眼前愁境,又添诗料。

翠影自怜双袖薄,病魂已约三秋老。待巡檐、索笑问寒梅,春还早。

三竺深始佳,妙香静空谷。无量人天供,至此心神肃。

在昔闻兵火,兹山未沈陆。若非龙象力,何以感群族。

出门望层峦,回向古道场。云日递隐见,岩壑易阴阳。

别院通危桥,涧曲声琅琅。万木拥寒阁,千镫照回廊。

澄怀此晏坐,摄受言可忘。

卓荦英才愿未偿,饥驱无力赴名场。长途屡蹶蹉羸马,修脯无多渐饩羊。

挟策能伸三寸舌,忧时空结九回肠。匡庐啸咏终何补?恐有旁人笑汝狂!

新莺隐叶啭,新燕向窗飞。柳絮时衣酒,梅花乍入衣。

玉珂逐风度,金鞍映日晖。无令春色晚,独望行人归。

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万叠故山云总隔,
两行乡泪血和流。黄茅莽莽连边郡,红叶纷纷落钓舟。
归计未成年渐老,茱萸羞戴雪霜头。
载花乘酒上高山,四望秋空八极宽。蜀国江山存不得,
刘家豚犬取何难。张仪旧壁苍苔厚,葛亮荒祠古木寒。
独对斜阳更惆怅,锦江东注似波澜。
家居五原上,征战是平生。独负山西勇,谁当塞生名。
死生辽海战,雨雪蓟门行。诸将封侯尽,论功独不成。
君家御沟上,垂柳夹朱门。列鼎会中贵,鸣珂朝至尊。
死生在片议,穷达由一言。须识苦寒士,莫矜狐白温。

诗酒方将乐莫年,谁知含笑掩重泉。异端惑世遗言拒,正道忘身爱子传。

砌下翠干新剥竹,池中香断旧栽莲。平生清致无由觌,漫看东崖起断烟。

刘子富才何啬遇,性甘淡薄心平恕。兴勃勃然从我游,一载拘挛江上住。

二月三月春正好,行歌被酒寻野趣。高峰寺里澹公园,桃花李花开几树。

子规多事忽弄声,叫得刘郎要归去。断纨碎墨束巾箱,败毫剩稿缠无数。

蚕丝麦穗酒旗风,如油滑滑江村路。秃尾驴子踏落英,模糊山雨垂杨渡。

重来之约在秋暮,记得叮咛握手处。

清音遥度碧滩头,古调泠泠片石流。椰竹悄弹孤月晓,管弦暮咽两峰秋。

有灵湘水仙妃曲,无恙鱼山客子愁。此地不堪闻梵贝,离怀容易满归舟。

霓旌引上大罗天,别领新衔意自怜。
蝴蝶流莺莫先去,满城春色属群仙。
汉帝荒唐不解忧,大夸田猎废农收。
子云徒献长杨赋,肯念高皇沐雨秋。

隔坐青山劝放衙,小胥敛牍趁归鸦。城颓古堞斜通路,菊瘦荒畦晚见花。

乡思涉秋浓胜酒,名心退老薄于纱。药囊抛掷书签冷,太息吾生拙画蛇。

战兢防失足,顷刻莫驰心。勿谓人谁见,当知帝汝临。

愁思忽而至,揽衣陟冈陵。杳杳即长暮,古松郁青青。

睇彼脊令飞,不觉涕泗零。群弟克恭我,而我乃无兄。

人命异金石,生日空营营。营营匪营利,诗书以家民。

身没业谁传,有女才十龄。白日下荒郊,痛哭还柴荆。

岂无樽中酒,难忘手足情。

为爱吟诗懒坐禅,五湖归买钓鱼船。他时如觅云踪迹,不是梅边即水边。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