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乐·繁红嫩翠

繁红嫩翠。艳阳景,妆点神州明媚。是处楼台,朱门院落,弦管新声腾沸。恣游人、无限台骤,娇马车如水。竞寻芳选胜,归来向晚,起通衢近远,香尘细细。
太平世。少年时,忍把韶光轻弃。况有红妆,楚腰越艳,一笑千金何啻。向尊前、舞袖飘雪,歌响行云止。愿长绳、且把飞乌系。任好从容痛饮,谁能惜醉。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花盛开叶嫩绿,一派春天景色,将京城妆点得无限明媚。到处处危楼台榭、朱门院落,乐器吹奏着新颖美妙的音乐,非常热闹。道路上车马众多,来往不绝,任凭游人无限疾台,竞相寻游美景名胜。归来的时候临近晚上,四通八达的道路上,如云的美女步履而带起轻微的芳香之尘。
太平盛世,正当少年青春,不忍把美好的春光轻易抛弃,何况还有楚腰越艳一样美女相伴,她们一笑何止只值千金啊!面对酒宴上那如同雪花飘飞的舞袖,响遏行云的歌声,我愿用长绳系住太阳,好能从容痛饮,谁能怕醉啊!
注释
长寿乐:词牌名,《宋史·乐志》注“仙吕调”,《乐章集》注有“平调”和“般涉调”两体,此词为般涉调。双调一百十三字,上片十一句五仄韵,下片十句五仄韵。
神州:指北宋京城汴京。
是处:到处。
朱门:古代王公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表示尊贵,后以“朱门”为贵族邸第的代称。
弦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乐器。新声:新颖美妙的音乐。腾沸:形容人声喧腾。
恣:放纵。无限:没有约束,自由自在。台骤(zhòu):台骋,疾奔。
娇马车如水:即“车水马龙”,形容车马众多,往来不绝,像流水一样。
向晚:临近晚上。
通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
忍:怎忍。韶光:美好的春光
红妆:指美女。楚腰越艳:泛指美女。楚腰,即细腰,此处借指细腰女子。越艳,古代美女西施出自越国,故以“越艳”泛指美貌女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
何啻(chì):何止。
歌响行云止:即响遏行云,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止住了,形容歌声嘹亮。
乌:太阳。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飞乌。

赏析

  清明踏青,是北宋时期一个非常热闹的民俗。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京师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大寒食,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矣。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愁,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也猎取这一盛况,创作出不朽的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柳永通过对这一民俗的描绘,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享乐意识。

  词的上片写太平盛世繁华都市中的春游。词一开篇即写景,“繁红嫩翠。艳阳景,妆点神州明媚”。这时候写的是自然景观,并且指明了这些景物是在“神州”,也就是汴京。接下来,“是处楼台”三句写都市人文景观,以“是以”二字开始,写出了都市繁华的广泛程度;后又以“腾沸”二字结束,写出了都市繁华的热闹程度。接下来是游春盛况的叙写。“游人”之“恣”,“台骤”之“无限”,从行动上写出了游春人的心情舒朗,无拘无束;“娇马车如水”的比喻,借用了李煜的“车如流水马如龙”(《望江南·多少恨》),概写游春盛况,“寻芳选胜”则具体写游人的行踪,冠以“竞”字写出了游春人争先恐后的恣游心态。“归来向晚”对照开头“艳阳景”,表明游春活动从清晨的艳阳初升延续到黄昏日暮。结句“起通衢近远,香尘细细”,可以说是游春活动的尾声了,以一“起”字领起,不仅极具画面感,且情韵无尽。

  这首词的上片在一定程度上记述了北宋前期太平盛世都市繁荣,有一定的认识意义。而且“繁红”、“嫩绿”、“艳阳”、“朱门”、“新声”、“通衢”、“香尘”等一连串带有修饰性的词的运用,以及“明媚”、“腾沸”、“如水”、“近远”、“细细”等一连串工笔描写,都极为生动地显示了汴京春日的繁盛。无论是内容还是表现,上片都可以说是整首词的精华所在。

  词的上片已写尽汴京太平景象,下片则进一步写歌舞之乐。“太平世”,直言自己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太平盛世。“少年时”二句说自己还处于少年时期,不忍心把美好的时光轻易抛弃。“况有红妆”二句说自己有美女相伴,连用“红妆”、“楚腰”、“越艳”三个词来形容相伴歌女的美貌,之后,词人又引用了一个典故,出自王仁裕《开宝天元遗事》,书中说宫廷乐工许合子“善歌,最受明皇宠爱。每对御奏歌,则丝竹之声莫能遏。帝尝谓左右曰:‘此女歌直千金。’”词人还用了“何啻”二字,说她们“一笑”何值“千金”,不仅突出了相伴美女的美貌,也从侧面反映了词人当时的奢侈生活。接下来,“向尊前”二句写歌舞之盛,此处多用典故。先写舞,“舞袖飘雪”,典故出自曹植《洛神赋》:“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后写歌,“歌响行云止”,引用《列子·汤问》秦青歌声“响遏行云”的典故。有美女相伴,又有歌舞欣赏,故而词人说“愿长绳、且把飞乌系。任好从容痛饮,谁能惜醉”。希望用绳子把太阳系住,以便“从容痛饮”。这种挽留时光的方式独特、浪漫,表现了词人对少年韶光易逝的惶恐和无奈。

  词中以自然春光人生青春交相阐发,由珍惜春天而有珍惜青春感慨。在词人看来,明媚的春天给人们带来感官上的欢乐,也同样提醒人们去尽情享受青春,不妨千金买笑、从容痛饮。“少年时”二句,体现出词人对人生短暂、青春更短的忧惧之心,所谓及时行乐不过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抵御而已。

创作背景

  此词具体创作年份暂不可考。因为柳永词多是写实,词中有“艳阳景,妆点神州明媚”句,“神州”即指北宋京城汴京,故此词写的是汴京的太平景象,也就是说当时柳永在汴京。而柳永出仕后在汴京为官时间很短,所作词也大多是官场所见,故此词应该是柳永早年在汴京时创作的。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猜你喜欢
亭下流泉三亩隘,谁拟西江晴一派。
桃李佳名闻昔人,此言虽小可喻大。
宁非逐楚憔悴身,当是羊裘傲汉人。
避世墙东王君公,五经纷纶井大春。
端然养鱼废车马,一身环堵观天下。
吾人郑子诗句新,高堂素壁开萧洒。
何当湛湛见青枫,白苹落日慰相逢。
一亭两槛更何有,波涛风雨船前后。
莫忆乘槎犯汉津,莫忆楼船下石城。
尽醉渔阳无好曲,短蓑铜斗平生足。
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
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
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
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
敬长与怀幼,怜恤孤寡贫;
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
字纸莫乱废,须报五谷恩;
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
处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
儿孙坚心守,成家种善根。
长记鸣琴子贱堂。朱颜绿发映垂杨。如今秋鬓数茎霜。
聚散交游如梦寐,升沉闲事莫思量。仲卿终不避桐乡。
人头接剑门,濯濯危髻绾。
一峰表独立,层崖平若{产刂}。
有一伟丈夫,远莫辨眉眼。
异闻验清源,奇质自天产。
三生旧缘契,邂逅一笑莞。
江流怒未平,父功子其僝。
坐令老蛙缚,笑看离堆铲。
陆海擅两川,利百倍灞滻。
神圣杳难诘,事或载编简。
明德远矣哉,椒浆酌盈琖。

寸碧遥岑隐半规,冰轮次第碾琉璃。因追胜集琼楼杪,笑倩纤纤捧酒卮。

寥寥尘外意,更对萧然境。竹竦檀栾叶,云起嵯峨影。

迹幽疑避喧,神虚匪耽静。嗒尔此端居,唯知昼方永。

皎皎襟怀灿日晖,生平蕴藉定谁知。断蓬转地三千里,老柏参天四十围。

恋阙久思羊舌谏,待时还作虎头痴。人间鼷鼠虽无用,乘兴宜教弩发机。

呵笔题诗逸兴舒,翠帘寒重捲虾须。春分采石仙人酒,夜读茅山道士书。

箭刻未移寒漏浅,江声渐少夜潮枯。闭门岁晚仍多事,归梦无端绕故庐。

诗情放,剑气豪,
英雄不把穷通较。
江中斩蛟,
云间射雕,
席上挥毫。
他得志笑闲人,
他失脚闲人笑。

疏酌候冬序,间琴改秋律。如何将暮天,复值西归日。

摇落迎轩牖,飞鸣乱绳筚。烟灌共深阴,风篁两萧瑟。

虚堂无笑语,怀君首如疾。早轻北山赋,晚爱东皋逸。

上德可润身,下泽有徐辔。

一足不能行,神仙宁此留。祇以形之似,高踪何处求。

重重鱼钥锁黄昏,旧枕珊瑚总泪痕。寄语江南红粉女,莫将玉貌丐君恩。

风沙弹剑阅河山,朝暮长征未解颜。怀古酒杯浇赵土,封侯壮骨梦榆关。

萧萧寒水荆轲别,莽莽燕台乐毅还。已感苍凉千古事,更堪摇落百年间。

冥鸿迹在烟霞上,燕雀休夸大厦巢。名利最为浮世重,
古今能有几人抛。逼真但使心无著,混俗何妨手强抄。
深喜卜居连岳色,水边竹下得论交。

岳麓长沙西与东,漫山春到杜鹃红。此中温室栽盆供,细数花枝有几丛。

重到古招提,青松旧□围。
泉声流涧远,亭影带云微。
小雨随风去,残花逐絮飞。
白猿呼不应,人世几斜晖。

亦知信美非我土,谁说狂夫不忆家?昨夜客窗风雪里,梦归山馆种梅花。

小隐无由问起居,仲春始得故人书。暂归白社开新径,久羡青山葺旧庐。

芝草欲成黄绮志,桃花不禁武陵渔。相期过从清秋后,词赋奚烦问子虚。

日落楼台夜气昏,纸窗渐见月来痕。正是支离人病后,倍伤神。

曾照汉宫生碧树,苦经秦塞幂黄云。纵是一轮圆又缺,却长存。

小槛栽培得此君,绿阴疏韵似相亲。
从来风月为三友,吟吐新添客一人。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