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作上阕写景,景是杭州之景;下阕写人,人是镇杭是官,上下合璧,地灵人杰。
上阕写杭州之景。开头先从大处落笔,以自然界中的烟霞来渲染气氛:大海映着如火的红霞,远山笼着青色的烟雾。境界阔大,设色艳丽。接下来“故都风景繁华地”一句既点出所写之地——杭州,又是一句总的概括,将“繁华”的杭州置于“海红霞,山烟翠”的大背景中,使人觉得杭州就像镶嵌在这幅美丽画面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接下来数句,是对杭州城美丽、繁华的具体描绘。映入读者眼帘的首先是宏伟壮观的城门,城门上望楼高高耸立,画戟尽显威仪。然后词人再以城门为立足点自上而下分写了杭州城内、城外的景色。写城内,主要描绘静态的人文景观。“万井”、“金碧楼台相倚”,只用八个字就写出了杭州城内人烟繁阜,市容严整,建筑华美。写城外,物境人事共同构成画面,动静结合,一气呵成。至此,故都的山光水色,已呈现在眼前。
词的下阕,转笔颂扬镇杭之官的事功人品。下片五十二字, 仅三处用韵,从内容上看,恰可分为三个层次:一为征战立功, 二为衣锦还乡,三为政绩卓著,并预祝升迁。写得舒徐有致, 雍容闲雅。
此词作为一首投献词,有“贡谀”的成分,但词中所展现的杭州的社会生活图景、自然风光的确是北宋前期“承平气象”的真实写照。再者,从“贡谀”的角度说,上片只是作为背景与陪衬;但若从反映都市生活的角度说,上片正是此词的精华。写景的视角由远及近,自上而下,笔触亦随之由阔大旷远至精细俊美,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谐相映,确是戟永词中极具审美价值的雅词。
群儿尽驾犊车轻,傀儡场中箫鼓迎。红杏春旗黄柳仗,家家社里醉先生。
向閒阶斜傍,不假东君,偏饶丰致。微醉潮红,问消魂何事。
风寒露冷,垂头忘睡,起揭帘拢香细细。芙蓉苑、相映一枝开,还堪对、薄情惆怅,空忆侬家姊妹。
知甚时、萧郎代拭清宵泪。疑是佳人,环佩归也,促膝留欢,月华增媚。
莫待秋深,怨朝阳憔悴。一霎摧残,芭蕉和雨碎。悔悔过东篱,难携手、无言恨多,苦被抛弃。
搔首因思,解语当年,犹剩名字。岂道春来,看著夭桃似。
鲛室龙宫葬玉凫,汉家王气日西徂。峡云直去犹通蜀,江水横流不向吴。
精卫何年填巨壑,湘灵终古怨苍梧。永安宫在蚕丛外,万里关山得到无。
焰焰孤灯挂壁偏,铁围深锁半檐天。墙花夜落重沟水,梁月寒归古殿烟。
鞭石久驱秦日月,射潮谁捍粤山川。老僧不解兴亡事,数记楞严第几篇。
风势纷披,瑶琴谁鼓成连操。笔情飘渺。似泛神仙棹。
环佩珊珊,别有凌虚貌。春寒峭。清冰浅照。一幅飞琼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