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首落笔写银河西坠,鸡鸣欲曙,渲染出一种苍茫静寂的气氛,表现了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感慨。第二首写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诗境雄伟、严肃、苍凉、悲愤。
组诗的第一首落笔写银河西坠,鸡鸣欲曙,从所见所闻渲染出一种苍茫静寂的气氛。“一再鸣”三字,可见百感已暗集毫端。三四句写“有感”正面。一个“欲”字,一个“怆”字表现了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感慨。
要想理解第二首诗,必须理解“五千仞岳”,于此有人说是泰山,因为泰山最高,被列在五岳之首,历代君王也多要去泰山封禅,用黄河与泰山作为中原大好山河的象征似乎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赖汉屏认为岳指华山,理由是黄河与华山都在金人占领区内。陆游诗中的“岳”是指华山,可以从《宋史·陆游传》以及陆游的诗词中找到证据。《宋史·陆游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王炎宣抚川、陕,辟为干办公事。游为炎陈进取之策,以为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从中可以看出陆游收复中原的策略,就是通过四川进入陇右,先夺取长安,然后凭借关中的屏障进攻退守,像秦一样收复中原。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陆游把这么多心思用在这一块土地上,可见他的主张是横贯其诗歌创作的始终的,那么“五千仞山上摩天”中的岳指华山自然就最恰当了。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两句一横一纵,北方中原半个中国的形胜,便鲜明突兀、苍莽无垠地展现出来了。奇伟壮丽的山河,标志着祖国的可爱,象征着民众的坚强不屈,已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然而,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使人感到无比愤慨。这两句意境扩大深沉,对仗工整犹为余事。
下两句笔锋一转,顿觉风云突起,诗境向更深远的方向开拓。“泪尽”一词,千回万转,更含无限酸辛。眼泪流了六十多年,早已尽了。但即使“眼枯终见血”,那些心怀故国的遗民依然企望南天;金人马队扬起的灰尘,隔不断他们苦盼王师的视线。中原广大人民受到压迫的沉重,经受折磨历程的长久,期望恢复信念的坚定不移与迫切,都充分表达出来了。以“胡尘”作“泪尽”的背景,感情愈加沉痛。结句一个“又”字扩大了时间的上限。他们年年岁岁盼望着南宋能够出师北伐,可是岁岁年年此愿落空。他们不知道,南宋君臣早已把他们忘记得干干净净。
诗人极写北地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在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望。当然,他们还是不断地盼望下去。人民的爱国热忱真如压在地下的跳荡火苗,历久愈炽;而南宋统治集团则正醉生梦死于西子湖畔,把大好河山、国恨家仇丢在脑后,可谓心死久矣。诗人为遗民呼号,目的还是想引起南宋当国者的警觉,激起他们的恢复之志。
庾公南楼燕新乳,行子辞家春欲暮。西岸杨花白似银,荡日摇风满江路。
江边汉水转逶迤,南堂鹤发正垂丝。愿寻甘旨何愁远,欲去临分又复悲。
子有清才出同辈,见者纷纷谁不爱。擅题绣句锦筵端,能画青山白云外。
我来投分已三春,握手摅情共讨论。即今相送缘鹦渚,明日相思间鹿门。
鹿门芳草芊绵碧,尚有庞公昔时宅。池上山翁去不还,江皋神女无遗迹。
经过吊古易徘徊,且莫迟留定蚤来。红芳照映莱衣舞,好及榴花五月开。
长夜悠悠白日迷,悲哉秋之为气乃风为。窈谷彷徨飞叶舞,平原烟邑野云垂。
已入窈闺撩远梦,还依绝塞起关思。登临忽就幽人怨,流年翻生壮士悲。
壮士幽人多惋慨,窈闺绝塞易惊痗。古今摇落出秋心,心心强半皆风碎。
独有酒在歌筵不易忧,至于人沉宦海不可浮。何爱能分欢喜席,何利能关富贵谋。
故乡思莼闻一叹,汾河哀棹见中流。于戏恍悢兮秋声,乃无根而纵横。
交关塞之魂梦,窈士女之性情。扬诗骚之陶郁,怆时序之送迎。
不顾荡荡帝王胸,兴亡老壮乐悲同。征夫思妇无穷止,哀伤群怨与时终。
此外之人难为力,惟有黠贪与愚愎。九十秋风彼百惑,于戏大块将黯默。
窃歌此辞助秋吟,回风下土尽悲音。平原窈谷欲飞襟,吹彻千古万下心。
江云卷宿雨,江风散晨烟。山光烟雨润欲滴,影堕江水空明间。
修蛾新妆翠连娟,下拂尘镜窥明蠲。渔舟来何许,触破青茫然。
中流水肥鱼逆上,受网应有松鲈鲜。借问张季鹰,西风几时还。
渔郎理网唤不应,但见水碧江涵天。如何尘埃中,眼界有许宽。
道人胸次陂万顷,为写此境清而妍。苍崖无尘树影寒,直欲坐我苔矶边。
我家竹溪阴,小艇横青涟。异时赤脚踏两舷,不应尚作披图看。
小马轻舆蜀道难,身披裘褐顶峨冠。已从林下幽人往,犹作朝中旧德看。
渔钓喜欢新得侣,道途瞻顾尚呼官。多惭乡友贻清唱,天外鸾音与凤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