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词以清丽质朴的语言,描写作者春日载舟颍州西湖上的所见所感。词的上片描摹明媚秀丽的春景和众多游人的欢娱,下片写作者画舫中宴饮的情况,着重抒情。整首词意境疏放清旷,婉曲蕴藉,意言外,别有意趣。
“堤上游人逐画船”,写所见之人:堤上踏青赏春的人随着画船行走。一个“逐”字,生动地道出了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喧嚣热闹的情形。“拍堤春水四垂天”,写所见之景:溶溶春水,碧波浩瀚,不断地拍打着堤岸;上空天幕四垂,远远望去,水天相接,广阔无垠。第三句“绿杨楼外出秋千”,写出了美景中人的活动。这句中的“出”字用得极妙。晁无咎说:“只一‘出’字,自是后人道不到处。”(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引)王国维则说:“余谓此本于正中(冯延巳字)《上行杯》词‘柳外秋千出画墙’,但欧语尤工耳。”《人间词话》卷上(“出”字突出了秋千和打秋千的人,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人们好像隐约听到了绿杨成荫的临水人家传出的笑语喧闹之声,仿佛看到了秋千上娇美的身影,这样就幽美的景色中,平添出一种盎然的生意。
“白发戴花君莫笑”,“白发”,词人自指。这样的老人头插鲜花,自己不感到可笑,也不怕别人见怪,俨然画出了他旷放不羁、乐而忘形的狂态。下句“六幺催拍盏频传”和上句对仗,但对得灵活,使人不觉。“六幺”即“绿腰”,曲调名。“拍”,歌的节拍。此句形象地写出画船上急管繁弦、乐声四起、频频举杯、觥筹交错的场面。歇拍“人生何处似尊前”,虽是议论,但它是作者感情的升华,写得凄怆沉郁,耐人品味。
堤上,游人如织,笑语喧阗;湖上,画船轻漾,春水连天。好一幅踏青赏春的图画! 然而,这图画的点晴之处,却不在堤上、湖上、而在湖岸边、院墙内、高楼下。那绿杨丛中荡起的秋千架儿、那随着秋千飞舞而生的盈盈笑声,才是青春少女的欢畅、才是春天气息荡漾的所在;唯因它曾经深锢墙内,故如今鼓荡而出,便分外使人感染至深。船中的太守,此时也顾不得有谁在窃笑了,他情不自禁在皤然白发上插入一朵鲜花、添上一段春色。让丝竹繁奏、将酒杯频传,他要与民同乐,同庆春的莅临。忘却贬官颍州的烦恼吧,他愿在春醪中沉醉,一如他的雅号:“醉翁”。
此词写出欧阳修与民同乐,同庆春天莅临的情怀。在词中他忘却了贬官颍州的烦恼,他愿在春醪中沉醉,一如他的雅号“醉翁”。
何处相思水。桂林边、山城一角,伏波岩底。插笋牙樯分岸泊,漠漠汀唇沙觜。
是送客、之图如此。作郡几人从此去,剪寒波、直到漓江尾。
潞河景、颇相似。
方千风度思量起,记曾见南昌香令,恺之堂里。十二年来人事改,感逝伤离而已。
问司马、鬓丝馀几,榕树门东支手版,忆长安、梦绕零陵矣。
题画者、共悲喜。
头白渔郎,问重见、洞里桃花何世。流水休恋桃源,蓬莱正尘起。
凝望眼、金扃玉阙,渐销尽、海东云气。犯斗槎回,支机石老,题恨无地。
又还念、辽鹤归来,奈乡梦、重重渺难寄。愁向十洲屏画,说沧桑馀事。
残篴外、西江落月,见故宫、洗面清泪。谩倚烟柳津桥,杜鹃声里。
世事邯郸枕,归心渭上舟。衅来无朕兆,意外得俘囚。
忠信天堪仗,清明泽自流。藜羹犹火食,永愧绝粮丘。
天下风光何处好。八水三川,自古长安道。锦树屏山方曲绕。
天涯海角谁能到。
既是抛家须早早。云水登程,莫恋闲花草。直至潼关西岳庙。
教君廓尔清怀抱。
具备德容,博通书史。纲纪宫闱,教育孙子。相我祖王,实周任姒。
于万斯年,永赖馀祉。
问山中、小桃开后,曾经多少晴雨。遥知载酒花边去,唱我旧歌金缕。
行乐处。正蝶绕蜂围,锦绣迷无路。风光有主。想倚杖西阡,停杯北望,望断碧云暮。
花知道,应倩蜚鸿寄语。年来老子安否。一春一到成虚约,不道树犹如此。
烦说与。但岁岁、东风妆点红云坞。刘郎老去。待有日重来,同君一笑,拈起看花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