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片写词人过往的军旅生涯及感叹。“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这几句是词人对南郑生活的回忆。他那时是多么地意气风发,胸中怀抱着收复西北的凌云壮志,一身戎装,手持剑戈,乘马于胯下,随军止宿,气吞残虏。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豪气,颇能振奋人心。
但接着词急转直下:“笑儒冠自来多误。”这一句化用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而来,感叹自已被儒家忠孝报国的思想所误,一生怀抱此志,却时至暮年仍旧一事无成。看上去,词人有悔意,悔恨自己不该学习儒家思想,执著于仕进报国,但实是对“壮岁从戎”的生活不再的哀叹。
下片写老年家居江南水乡的生活和感慨。“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词人求取功名的愿望落空,被迫隐居家乡。为排遣愁怀,他四处泛舟清游。“漫悲歌、伤怀吊古”,虽身在江湖,但心仍在朝堂之上。词人没有办法真正做到自我宽解。他“泛扁舟吴楚”,吴楚古迹仍旧引发起他无限怀古伤今之意。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秦关”,即北国失地。那淼淼的烟波仍不能消除词人对秦关的向往,因壮怀激烈,他至老仍旧不忘收复失地,不甘断送壮志,故闲散的隐居生活使他深感流年虚度。
这首词上片怀旧,慷慨悲壮;下片写今,沉痛深婉。作者强烈的爱国感情在字里行间充分地流露出来,感人至深。
爱国之情在陆游这篇作品里频有表述,且多慷慨激昂,壮怀激烈,而当词人晚年赋闲乡里,鬓白体衰之后回忆往事,更加悲恸万分,却又因无力回天,只落得无奈叹息。
早暮窥游识,曾饕截发餐。升堂乖宿约,禊洛罢荣观。
女史新彤管,宗臣泣素冠。哀荣谁可拟,嘉祐富之韩。
少喜功名尽坦涂,那知干世最崎岖。草庐有客歌梁甫,狗监无人荐子虚。
解玩山川消积愤,静忘岁月赖群书。惭君枉盖如平昔,不笑谋生万事疏。
终日居揵户,披卷慰寂寥。久坐生微凉,不待轻纨招。
上览虞夏兴,下及衰乱朝。耳目虽不接,感叹自萧条。
举首望中庭,忽敛西阳骄。乔木阴暮气,朱霞灼穹霄。
檐昏已飞蝠,林杪犹鸣蜩。俯仰万化中,安知盈与消。
已失连宵望,犹馀此夕谋。疏明时递见,暗淡幸空休。
无复丹梯意,居然四壁幽。有怀千万种,都付一搔头。
疏雨稍侵竹,轻飔已满林。山窗敞虚寂,席户映深沈。
蟏蛸或陊几,蜗牛时触琴。酌酒□石映,把卷高梧阴。
披览未终帙,繁思浩盈襟。羲农倏已远,叔季递荒淫。
怀哉鲁连子,轻世有遐心。愿保金玉体,遗以瑶华音。
行当拂尘服,就子碧山岑。
往事真如梦,心伤大小东。青烟埋战马,冷土蚀遗弓。
复壁犹藏赵,冰天莫荐洪。年年明月里,乌子咽吴宫。
牛羊下孤岭,落日暗远川。暝色入幽谷,山翠冷暮烟。
凉风吹户牖,归鸟栖檐前。疏林度清磬,一镫僧舍悬。
深山少更漏,独向西窗眠。静坐见明月,欹枕闻寒泉。
岩壑锁阒寂,转觉百虑煎。良时不再得,胡为尘绁牵。
罗绮难胜俨惠临,疏行矮本尚传今。繇来玉马朝周客,未绝铜盘别汉心。
燕市梦孤将尽夜,弁山春杳送回音。江南合遣人才访,不独王孙有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