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
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陆游曾说“盖人之情,悲愤积于中而无言,始发为诗。不然,无诗矣。”(《渭南文集》卷十五《澹斋居士诗序》)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陆游经常在作品中抒发出浓勃深沉的积愤。这两首所抒发的,“就是塞上长城空自许”,“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愤。
前一首抒发自己的满怀壮志和一片忠心不被人理解的愤懑。其时,诗人年迈力衰,远离朝廷。他想到,光阴既不待我,衷肠亦无处可诉,只好凭天地来鉴察自己的一片孤忠。紧接着,诗人抚今追昔,想起了古人。苏武厄于匈奴,餐毡吞雪而忠心不泯。安史乱中,张巡死守睢阳数月,被俘后仍骂敌不止,最后竟嚼齿吞牙,不屈而死。作者的耿耿孤忠,不减他们二人,有天地可鉴。此联补足上联之意。上林苑,汉时旧苑。它和“洛阳宫”,在这里都是用来代指皇宫所在之地。首二联情绪激昂,一气直下。这一联则描写细腻,对偶精工,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最后一联一吐胸臆,直点主题,语气激昂,情绪悲壮,表现了“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读陆放翁集》诗语)的英雄本色。
在第二首中,诗人的愤慨和前一首有所不同。虽然这一首似乎是承接着上一首最后两句,诗人不得不发出无可奈何的叹谓。这一篇的首联和上篇“壮心未与年俱老”句,意思一脉相承,是说对镜照容,已是两鬓苍苍,但是年华虽逝,而自己的壮心依然炽热,不减当年。第二联承上:自己迟暮衰弱,不胜戎衣,但是,悲愤存胸,宝剑在握,寒光闪烁,还是想拼一拼的。于是想起了当年之事。那时,他一腔热血,满怀激情,为了收回失地,远戍的博,鏖战皋兰。然而,时光流逝,那自古以来的关河无穷之事,在种植身上终于无法实现。当年是壮志凌云,岂料到今日成了一个袖手旁观之人。其心情之悲痛苍凉,溢于字里行间。这便是后二联的意境。
陆游的这两首《书愤》诗,笔力雄健,气壮山河,充分地显示了他诗歌风格特征的一个主要方面。特别是其中表现出来的对国家、民族的每饭不忘、终生难释的深厚情意,更是陆游整个创作中的精华所在。
这组诗作于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春天,此时陆游73岁,在山阴三山别业。诗人在故乡领取祠禄,已进入第八个年头,杀敌报国的情思不时涌动心间。此年开春以后,一连写下《北望》、《长歌行》、《书志》、《残梦》等诗篇,而这两首诗也是作者悲愤无限而创作的作品。
夜横霜竹梦游仙,晓到馀干月满川。山绕楼台欲无地,水环洲渚更连天。
明霞一抹楼弦直,芳草分垂绿绶鲜。却忆洞庭张乐地,石钟浮磬定同编。
人生富贵如五侯,禄丰位大功不酬。朱轮华屋令人羞,一蓑不如归饭牛。
自驾款段马少游,胜骤玉腕尚书骝。少年蹭蹬在丘壑,晚岁风雨悲梧楸。
江边短艇苦唤我,此心勇往谁能留。幽期正怨齿发误,事定不须龟筴筹。
言虽太漫君莫笑,与语俗人真暗投。香粳炊熟碧鲈美,横江已办秋风钩。
胸中它日几云梦,四海不劳围寸眸。肯听儿女昵昵语,秋虫悲笑徒啾啁。
阳春白雪一落耳,竹枝凄怨惭蛮讴。
藏室岌相望,尘编何莽卤。欲问伯阳翁,风烟迷处所。
小雨不滑道,好风吹我衣。畏途得清凉,实亦天念之。
念之匪有他,七十方督师。上忧国步艰,下悯生民疲。
区区当努力,早见平淮碑。
楼头遥望识春生,雪径过从奈宿酲。闻说冻禽争采啄,何妨分我一杯羹。
居永十三年,溪山如我乡。足所未曾到,芝柳遥相望。
胜游久思补,每为俗虑妨。昨闻萧子约,入耳神已翔。
策勇无逡巡,岂畏炎伞张。登山先涉渊,溯洄招一航。
舟沿染溪渌,夹岸花草香。屡折逾清幽,兴怀梅壑长。
古潭指钴鉧,元址未暇详。鱼矼怅阻舟,我友示周行。
王孙老愚溪,山环井里旁。导我先芝岩,直上千仞冈。
荒寺负石壁,其下殊清凉。茗果顿解渴,幸得我友将。
石皆具岩形,谺谽崛且强。众窃不尽辟,通塞分明盲。
求岩转不得,履峭心彷徨。迟久始见之,石户萝葛荒。
攀援入幽谷,身绕龙螭肠。渐入光渐黝,然炬照昏黄。
家僮学蛇行,深探喜欲狂。黑地见人立,凝铸白石浆。
肤寸缝偶裂,一线偷天光。外岩更陡绝,洞口横石梁。
可望不可下,坐啸凌空苍。归路径平畴,小桥通陂塘。
中田突岩石,柳倨曾相羊。地僻人迹稀,云根任纵戕。
伯清记犹存,余刻多迷茫。总呵责鬼物,斧刃驱猬螗。
爱人及遗迹,忍不加禁防。行行屡回顾,怀古增慨慷。
连舟度带水,无劳褰子裳。归来千秋馆,午晷当骄阳。
卧游续前胜,清梦飞篷舱。神中满烟云,脚底思雷硠。
好景不能说,但觉气激昂。
绝壁过云天宇辟,盘拿两行森战戟。行人指点不敢攀,云是桓侯手植柏。
经霜傲雪风骨遒,绿柳红花皆避席。落落丹崖虽自赏,终造凤楼高百尺。
斡旋造化天无功,扶持千载寿金石。根深叶茂多庇荫,树比甘棠犹爱惜。
閒情閒忆事如空,静读离骚向郡中。冠剑老年伤远别,关诃夜月许相同。
晚花天气孤庄雨,流水人间小阁风。行乐及时聊强饮,不须嫌作白头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