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敲碎离愁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仿佛要把我满怀的离愁敲碎似的,纱窗外,阵阵清风把翠竹摇得簌簌作响。自从他走了之后,悠扬的玉箫声也从此听不到了。我倚在高楼上苦苦思念着,有多么孤独冷清!眼前已是暮春三月,到处飞絮落花,令人怎么能够开怀。举头望去.远处的群山一片碧绿——眼看夏天就要来了。有什么办法呢?我只有拿起他寄来的信,从头再读一遍。
倾诉相思的字句,徒然充满了信纸。可是相思之情,何时才能得到满足?哎,是什么东西滴落衣襟上?那是满把的泪水啊!但愿漫山遍野的芳草,不至于让他迷失道路。讨厌的是簇簇垂杨,却老是遮断我眺望的视线。最凄苦的时刻,就是月亮在苍茫的暮色中升起来时,我还倚着栏杆守候着、守候着,却不知守候什么。
注释
敲碎离愁:意思是风摇翠竹的响声,把饱含离愁的心都快要敲碎了。
风摇翠竹:宋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吹箫声断:传说春秋时萧史善吹箫,作风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筑凤台以居。此用该典,暗指夫婿远离。
倚(yǐ)楼人独:独自一人倚偻。
不堪:禁不住,忍受不住。
“满眼”句:所看到的都是暮春三月的景色,令人伤感得受不了。不堪,不能忍受。三月暮:晚春时节的景象。
千山绿:春花落去后一片翠绿,指夏天将到来。
一纸寄来书:寄来的一封书信。
相思字”二句:意思是信上写满相思的话,也是徒然。盈幅,满篇。
相思意"二句:意思是这种相思的感情,什么时候才能得到满足。
罗襟jīn):指丝绸衣襟。
盈掬:满把。形容眼泪很多。
行客:指女子所思念的人。
垂杨:即垂柳。
碍(ài):遮避。
离人:伤离的人。女子自谓。
立尽月黄昏:意思是从清晨立到日没月出。
栏(lán)干曲:栏干的角落。

赏析一

  这首词从语气看像是出于女性所作,很有可能是作者设想中情人对自己的怀念。上阕“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写昼长天暖之时,闺房内外,十分寂静,甚至只有窗前轻风吹动翠竹的声音,才会惊动闺中的人,中断她的凝思,敲碎她的离愁。环境的幽美,衬托出主人公的孤寂、愁闷。“敲碎”既体现了静中之动,又以动衬静:“离”字点出了词中之情。

  这两句景情结合,以景为主,虽是开头,但在全词中却写得最细腻。“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写出主人公的生活状况:所爱之人去了,自己孤独无伴,只好常常倚楼遥望,由于无人欣赏,所以也就无心去吹箫了。“人去”、“人独”,是“倚楼”、“吹箫”的原因。第一个“人”字是对方,是主人公想念的人;第二个“人”字是主人公本人。“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承“倚楼”句,写登楼所见的风景,又点出了时令。“千山绿”虽然可爱,但“三月暮”却又意味着春光消逝、好花凋谢,对于爱惜青春的女性来说,便有“满眼不堪”之感。这表现了主人公的身份和性格特点。“但试把一纸寄来书,从头读”上面写的,是日常的一般生活;这两句写的是一个特殊的细节。主人公不断地把情人寄来的信,从头细读,这进一步表现她的孤独无聊,也开始深入地揭示了她思念情人的深切感情。这是通过行动来写情的,是事中之情。

  上阕写景写事,没有直接抒情。下阕“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直接抒情:情人寄来的信,满纸写着“相思”之字,说明他没有忘记自己,信中的字,不能安慰、满足自己的“相思”之意,也包含自己没有机会向情人倾吐相思、取得补偿之意。

  思念情人除了空读来信之外,还设法安慰自己,但仍不免“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小珠般的点点眼泪,轻轻地、不断地滴在罗衣上,不但染衣,而且几乎“盈掬”。这两句再以事写情,体现了身份、性格特点,最可看出主人公是个女性。“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又接着以景补充抒情。“芳草”句,意本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而又有发展。对比辛词《摸鱼儿》“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或本作“无归路”,意同),则此说“不迷”者,便有盼望他能够回来和归程并不艰难的意思:“垂杨”句,指暮春杨柳长得浓密,却碍人眼界,使人不能远望。二句分写两边,而意自关联。因上句有盼望游人能归意,故倚楼望其或即翩然来归;但“垂杨只碍离人目”,“只”字有怪怨的感情色彩,怪垂杨别的作用不起,“只”起碍人望远的作用。两句将楼头思妇的细微感情,曲曲传出。

  “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最后归结,仍从事中写情。第一句从早到晚,第二句呼应上阕的“倚楼”。垂杨遮眼,尽管望不到天涯行人的去处,但是仍然站在楼上阑杆旁边,直到黄昏月亮出来。因此用“最苦”两上字来充分地修饰,不仅详尽地表达了这两句,而且是详尽地表达了全词之情。

赏析二

  辛弃疾创作了大量的抚时感事的爱国主义词章,以词风豪迈雄大著称于世,但“稼轩词,中调、小令亦间作妩媚语”。(邹祗谟:《远志斋词衷》)在这些“作妩媚语”的作品中,也不乏优秀篇章,这篇《满江红》就属这类作品。

  这是一首写离人痛苦的词。

  起始三句,是“纱窗外,风摇翠竹,敲碎离愁”的倒装,把“敲碎离愁”写在首句,不仅是韵脚的需要,也起到开篇点明题旨,扣住读者心弦的作用。“敲”字使人体会到,主人公的心灵受到撞击,“碎”是“敲”的结果。也就是说,主人公本来就因为与情人离别而忧愁的心绪,被风摇动翠竹的声音搅得更加烦乱了。“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写出环境的静寂,也描绘出主人公在情人走后形只影单,独守空房,百无聊赖的情景。“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暮春三月,已是落花时节,“不堪”似是伤春,实际上仍是思人,言思念之极,无法忍受;“已觉千山绿”,是说在忧愁苦闷中登山高楼,不知不觉中发现漫山遍野已经“绿”了。这两句承上启下,烘托气氛。闺中人因思念外出人而无精打彩的情景历历在目。“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思念情人,不能见面,于是反复把他的来信阅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经常有的,词人把这种生活现象直接用白话写入词中,读来分外亲切。苏轼有一首《沁园春》,其中有这样几句话:“料到伊行,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这是说写信人估计收信人会“时时开看”;辛词则直接写收信人把不知读了多少遍的信“从头读”。两位词人描写的角度不同,但意境相,或者是两位巨匠的思路共通,不谋而合;或者是稼轩受东坡的影响。

  下片继续写相思之苦。“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阅读远方来信,表达相思之情的字“盈幅”,也就是现在口语说,“写满了纸”,但人却不能见面,那分离的痛苦仍旧不得解脱,终至是满把泪水,湿透罗襟。用“足”字说明离恨绵绵无期,用“掬”夸张地形容泪水之多,皆是传神之笔。以上几句极力渲染情人不能见面的痛苦。

  “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芳草”句很容易使人想起苏轼的名句“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此处反其意而用之,是说异地他乡的“芳草”,并不能使“行客”迷途忘返,言外之意说他终究是要归来的;后句说杨柳的枝条阻碍了视线(因此闺中人极目远望也无法看到自己的情人);这就形象地写出她盼望行人归来,望眼欲穿的情景。“最苦是、立尽黄昏月,栏杆曲。”结尾二句夸张地说因为天天等到月下黄昏,倚着栏杆翘首以望,以致把栏杆也压弯了,这当然让人“最苦”的。结尾与上片“倚楼人独”相呼应,照应题目,写尽离愁

  这篇抒写离情别绪而陷于苦闷的词作,无疑是南宋社会动荡中现实生活的反映。祖国南北分裂,无数家庭离散,备受亲人伤离的痛苦。辛弃疾本人也远离故乡,对这种现象也深刻了解,颇有体验,因此在他笔下才出现了这样抒写儿女之情,表达离人痛苦的词章。无须穿凿附会、望文生义地去寻找什么政治寄托,只就真实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来说,也应充分认识到它的文学价值。

创作背景

  《满江红·敲碎离愁》大致可系于宋宁赵扩庆元三年(1197)春,是时作者隐居瓢泉。有的著者说,看语气此词为思念歌姬之作。其实思念某一歌姬之作可能能是它的写作契机,而词的主人公则是一个思妇。她所思念的不是别人,正是她心爱的而又远行的丈夫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猜你喜欢
每揖龚黄事,还陪李郭舟。云从四岳起,水向百城流。
幽意随登陟,嘉言即献酬。乃知缝掖贵,今日对诸侯。
射观通玄阙,兵栏辟御筵。雕弧月半上,画的晕重圆。
羿后神幽赞,灵王法暗传。贯心精四返,饮羽妙三联。
雪鹤来衔箭,星麟下集弦。一逢军宴洽,万庆武功宣。
积翠异诸岳,令人看莫休。有时经暮雨,独得倚高楼。
云外僧应老,林间水正秋。到头归隐处,岂在问嵩丘。
多年不访凤山春,清赏归时肯见分。
伏虎移来湖上石,瑞龙飞下海南云。
眼根磊落祛尘翳,鼻观清虚发妙闻。
坐对翛然谁与语,绿阴蝴蝶自成群。
选胜避炎郁,林泉清可佳。
拂琴惊水鸟,代麈折山花。
就简刻筠粉,浮瓯烹露芽。
归鞍微带雨,不惜角巾斜。

弁有山兮水有湄,登临舍此复何之。发疏帽脱狂嘲后,雁过江涵感慨时。

盛府主宾俱好事,满城风雨苦吟诗。人生自可行乐耳,剑首功名但一吹。

北风吹飞雨,中夏变早寒。浮云满天地,坎井成波澜。

秋兴集我怀,旅愁散无端。阳光旦自匿,后土何得乾。

嗟君贫非病,所寄瓢与箪。陋巷无杂宾,商歌激清弹。

甚愿裹薄饭,相从餍朝餐。亦思造旸谷,相与晞朝冠。

力弱泥潦深,乃知行路难。

西昌城下暂维舟,快阁同登亦胜游。水碧沙明风不起,山青云白雨初收。

归来华表能言鹤,飞傍阑干欲下鸥。石刻尘昏细摩认,苏黄词翰至今留。

宝藏翻穷贝叶书,方知真理本如如。一心不动无生灭,万古长空岂欠馀。

妙药更灵难忌口,长安虽贵不堪居。毛吞大海浑闲事,谁讶瓢中出白驴。

墨名儒行隐云林,门掩黄埃深复深。东鲁遗书多贮腹,西乾妙法早传心。

一窗梅月清吟思,满院松风续梵音。浅学我非韩吏部,不劳文畅苦相寻。

凉宵雁声到枕,拥衾裯似水。鱼更断续梦难成,残镫欲灺红蕊。

孤馆静、秋心暗警,井梧一叶同飘坠。叹年年、倦旅无端,触起乡思。

时局如棋,中原多故,怅栖栖客子。望天外、缥缈三山,凌波何日重至。

看苍茫、云连海气,又历历、蜃楼遥指。笑茂陵、疏草零星,未逢杨意。

蛩吟败藓,蝉咽寒柯,惯搅人清寐。恁容易、繁华转烛,几番辜负,一曲尊前,琵琶红泪。

飞英巷陌,游丝庭院,浓春无价都消歇,剩潘郎、鬓影成憔悴。

江南此去,除非旧日青山,依然伴人愁里。

深闺凝望,讯断宾鸿,锁一双眉翠。见说道、近来消瘦,药裹缠绵,帘卷西风,病扶花起。

流光若驶,浮生如寄,而今真遂偕隐愿,泛烟波、好共吴篷倚。

那堪回首天涯,写遍相思,倦收凤纸。

断岸高林,乍添绛彩纷如许。拒霜花映,斗冷艳、还应输与。

隔水轻笼山霭,依约桃千树。浑不省、醉绿阴处。

且唤渡。傍几个、翠蓑小艇,宛棹入、残霞去。雁风翻锦,早乱堕、苍茫渚。

才没旧村沙径,红到红桥路。渔翁扫、赪片炊香黍。

寒煖春风曾已转,朝昏春梦若为寻。草萦有伴游堤屐,雨润无弦挂壁琴。

飘尽花心存别恨,留将莺语急知音。便从永日朱明令,逸老长依绿树阴。

动地隋兵至,君王尚晏安。须知天下窄,不及井中宽。

楼外锋交白,溪边血染丹。无情是残月,依旧照阑干。

书一纸。小砑吴笺香细。读到别来心下事。蹙残眉上翠。怕落傍人眼底。握向抹胸儿里。针线不忺收拾起。和衣和闷睡。

何日唱刀环,伤心醉里颜。无文难吊屈,有笔欲投班。

客泪多于雪,离愁重似山。鸡竿知有待,秣马喜生还。

芳辰早失意兼衰,不拟君来重举杯。
云暗月墙花气重,蜡残风幕鸟声催。
醉乡人有江东役,乘船从阙下囘。
明日沙头相送罢,茶蘼小院独徘徊。
要拓郊原眼,短筇扶我东。
秧寒针怯水,麦熟浪酣风。
古寺荒烟外,孤禽落照中。
得醪嫌独醉,犹及灌园翁。

铁板铜琶,歌纨金缕,江关萧瑟兰成。醉倒湘潭,梨涡聊慰飘零。

藜床皂帽人憔悴,算文章,身外馀名。只难禁豪气依然,尘梦先醒。

卅年误入华鬘劫,算一诗一泪,久涴衫青。天上灵修,也应握手相迎。

遗编恍惚骚魂在,枉教人,高唤声声。叹层云久掩骄阳,何况文星?

一杖入丛箐,春泉处处生。
岩侵湖墅近,崖豁海门平。
云径分樵出,风林带鸟倾。
盘回千嶂尽,下界一鸡鸣。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