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长亭旁的绿树已变得苍黄,送别的筵席上几次举杯话别.常常害怕离别而不忍听那《阳关曲》,更何况如今秋色萧索身是远行人。
清泪沾湿了罗巾,人人都黯然伤神,一腔离恨就像不尽的江水一样深。哪里去找千尺的横江铁锁,在这烟水迷蒙的渡口截断江流。
注释
丹阳:地名,在镇江之南,旧属镇江府。
浮玉亭:元陶宗仪《说郛》卷九七引释惠凯《金山志》云:“客问:何为浮玉?答云:此出《仙经》。上仙居浮玉山,朝上帝,则山自浮去,因金、焦俱在水上,故名。”“此山(金山)大江环绕,每风涛四起,势欲飞动,故南朝谓之浮玉山。”宋刻“浮玉”二字,今犹存焦山西侧。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七《镇江府·景物上》:“金山,在江中.去城七里,旧名浮玉。”“浮玉亭,需亭北。”“需亭,在府治西五里。”
长亭:古时于道旁每隔十里设长亭,故亦称“十里长亭”,以供行旅停息。近城者常为送别之处。
阳关: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八十《近代曲辞》:“《渭城》一日《阳关》,王维之所作也。本健人使安西》诗,后遂被于歌……《渭城》、《阳关》之名,盖因辞云。”
千寻横铁锁:《晋书》卷四二《王浚传》:“太康元年正月,浚发自成都,率巴东监军、广武将军唐彬,攻吴丹杨,克之,擒其丹杨监盛纪。吴人于江险碛要害之处,并以铁锁横截之,又作铁锥,长丈馀,暗置江中,以逆距船。”王浚灭蜀后,继而起兵伐吴。吴人凭借长江天险,于水中横置铁锁、铁锥,抗拒北军,然晋师除锥熔锁,终无阻碍,顺流鼓棹,直捣三山。孙皓备亡国之礼,素车白马,肉袒面缚,衔璧牵羊,率百官投降晋师,东吴遂亡。

赏析

  首二句回忆昔日送别友人的情景。坐落在长江边上的浮玉亭,是词人经常涉足的地方。暮春时节,他曾多次到此送友远行。饯宴在绿树繁茂、浓荫蔽日的亭子里举行。词人不停地举起酒杯,向挚友频频劝酒,殷殷话别,但行人和送者皆心绪不宁,为离别在即而不胜感伤。“阳关”句即描写这种恨别之情。“阳关”为唐代诗人王维所作《送元二使安西》一诗的代称,亦名《渭城曲》。此诗将人类普遍具有的感情——友谊,写得十分真挚感人,因此,它在当时就被谱上乐曲,作为“送别曲”、“友谊歌”而广为传唱,世称“阳关曲”或“阳关三叠”。词人这里说“阳关常恨”,是因为别时与友唱阳关,唱罢阳关别故人,而他经常与友分别,故谓“常恨”;正因“常恨”,故再听到阳关唱起,就“不堪闻”了。“不堪”,意为禁不起。词的四五句写词人远行时的情景。陆游这次离开京口赴南昌任职,正是冷落清秋节。从前于春残花尽时与人分别,对方是行人,自己已觉伤心;今日秋风萧瑟,草木摇落,自己是行人,将别故人而远去,其悲伤之情当然要倍增于过去了。因此,此时此刻,词人的离别之恨和远行之悲,充盈胸臆,溢于颜面。

  下片仍写离情。饯宴将止,别离在即。居人和游子依依惜别,互相慰藉,想到别后天各一方,音讯难达,不禁黯然消魂,潸然泪下。“清泪”二句,生动地表现了居人和游子之间真诚而又深厚的友谊。下面“一江离恨恰平分”一句,语颇隽永,意蕴深邃。离愁别恨是十分抽象的东西,难以言状。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虽然以江水之无穷喻愁情之不尽的不计其数,但写得耐人寻味的佳句却殊鲜见。陆游的《浪淘沙》即景抒情,谓离别的悲愁犹如眼前的江水那么多,一半给你(居人),一半给我(游子)。如此描写,就把离恨的深重具体化、形象化了,能使人掂量离恨的轻重,体会分袂的痛苦,它和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词末二句,更是涉想新奇,匠心别具。词人幻想若能得千寻铁锁,把长江截断、锁住,使我不能远行,居人也可将我留住,这该有很好的事,但这是不可能的。这种幻想,表达了词人希冀与友人长在一处永不分离的良愿,也反映了词人与挚友不忍分别但又不得不别的痛苦。

  这首小令,开篇回忆往昔我送友人,接着跌进一层,状绘今日友人送我,最后通过幻想来写不忍分离,把别意写得缠绵悱恻,读来颇有余味。

创作背景

  陆游于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五月除左通直郎通判镇江府,次年离开镇江,饯行于镇江府西之浮玉亭,词当作于是时。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你喜欢
下第常称屈,少年心独轻。拜亲归海畔,似舅得诗名。
晚对青山别,遥寻芳草行。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
宿酒才醒厌玉卮。水沈香冷懒熏衣。早梅先绽日边枝。
寒雪寂寥初散后,春风悠扬先来时。小屏闲放画帘垂。

春到休论旧日情,风光还是一番新。莺花有恨偏供我,桃李无言祇恼人。

粉泪洗干清瘦面,带围宽尽小腰身。东君负我春三月,我负东君三月春。

山灵设险合峥嵘,行客何须向此行。
羸马不前人雨汗,此身安得讳劳生。
复仇万古明义,寸刃终屠魏齐。
箦裡谁知范叔,车中暗逐王稽。
壮士轩昂非自谋,近臣当为国深忧。
区区女子无高意,追念牛衣暖即休。
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春光还与美人同。论心空眷眷,分袂却匆匆。
只道真情易写,那知怨句难工。水流云散各西东。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

门外秋水深,日日集鸥鹭。是岂相与期,正以同类故。

残年过七十,朋旧半丘墓。非吾济世心,叹息莫予助。

人生非金石,去日如脱兔。三复东野诗,独立悲岁暮。

花宫露下秋如水。月明千里人千里。莫上最高楼。天际添别愁。

一时今夕会。且共尊前醉。踪迹似飘蓬。明年何处逢。

三月厨娘,乍榨就、桃花茜醋。恰园后篱边,几丛新长,胭脂三五。

湘娥竹下啼猩雨。洒鹃痕映空山暮。算风味世上,侯鲭禁脔应妒。

山馆下、极望嫣然,早已向、幽窗催句。正此际、太常斋日,小摘珊瑚一树。

浣馀还怕芳香损,倩筠篮把红鲜护。傍阑干住。误飞下、衔花燕羽。

事不理,问伯始,济世安人亦徒尔。事不谐,谐文开,杜门却轨何为哉?

北路鱼,南路徐,朱轮锦幛塞通衢。江千万,蔡五百,铜山金埒无遗策。

势焰炙手手可势,往往古今齐一辙。尧峰野叟独怡然,常栖茅屋耕石田。

新知惟恃壁间杖,旧物剩有床头毡。比来鬓秃齿都豁,但守陇亩终余年。

君不见大鹏小鴳各有慕,世人未必知其故。功名富贵能几时,久已掉头不复顾。

雪消红日丽中天,喜见鞭春在腊前。次第三阳开景运,尚馀八日是残年。

梅花消息严寒后,綵胜情怀薄酒边。办取物华供帖子,暖痕浮绿草生烟。

白首思归归不得,空山闻雁雁声哀。
高城落日望西北,又见秋风逐水来。

营州健儿胡旋舞,三郎西走铃淋雨。大唐玉玺日角归,白衣黄衣拥灵武。

承平无事李郭闲,内家张后外李父。道州刺史据国忧,瀼西贼退示官府。

有时奋笔颂中兴,浯溪中开石壁竖。歌功象德臣能为,那惭粹美誉皇甫。

峿台二铭莽荆榛,瞿令玉箸文无睹。平原太守颜清臣,下笔著石如没羽。

悬崖突出作覆檐,穹碑千载无泐腐。沧江阴雨愁蛟螭,古洞荒月走猰貐。

真成细肌入鹰骨,岂但猛力强牛弩。想起挺笔神肃恭,冕冠凝立纷紃组。

我皇神武玉检封,微臣奏技忝台辅。二十四郡鉴臣忠,江淮瞧阳同砥柱。

宁知白首历三朝,令公老去邺侯拒。宫人菩萨装道场,武士金刚作神主。

冀魏齐赵迭僣越,翻使忠良死伪楚。我来访古忽涕零,摩挲石壁首重俯。

精光直贯牛斗寒,碧血难蚀土花聚。当时谁见端书人,野花啼鸟空沙浦。

西江涪翁鬓如丝,断崖僵立指画肚。大书深刻落珠玑,已并颜拓供人取。

犹云老矣不能为,可惜少游归黄土。名士尚忧文不传,而况我辈争腐鼠。

春蛇秋蚓工未能,祈蚕老死等沙户。呜呼人生不作颜平原,气扫欃枪蔑貔虎。

犹当出作元次山,万口颠连待字抚。浪游狂咏等涂鸦,文士追随宁足数。

相如不贵复不文,封禅遗篇合一炬。回舟坚卧月光沈,夜半寒猿叫枯树。

何年霜月子,写此西山真。
峨冠褐宽博,诗书发精神。
可以寘岩壑,可以登麒麟。
斯人不可作,令我思乾淳。

饥雀喧争蛱蝶孤,锦宫城阙见丘墟。老筌妙意谁知解,丹粉图中有谏书。

我今从帝为司纠,更有何人植柏台。
拜伏庭前又一番,天书虽捧未容看。
南阳久作蟠龙卧,应为苍生起谢安。
沙寒日薄水云愁,贼魏王吴一夜休。
自是英雄元不死,至今犹占大江流。

饷留儿女自喧呼,指点春禽又引雏。村妇相逢还笑问,把蚕今岁是三姑。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