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我这个迂腐的儒生,可叹一生碌碌无奇,却只爱前人留下来的著作,从不将我欺骗。
白发无情地爬上头顶,渐渐地进入老年,读书的青灯却依旧像儿时那样亲切有味。
高大的梧桐策策作响,传来一阵阵寒意,读书兴致正浓,忽听更鼓冬冬催人入睡。
秋夜漫漫,饥肠辘辘,再也难以读下去,喝杯山药煮成的薯粥,胜过那佳肴美味。
注释
以二鼓尽为节:指读书读到二更天才停止。二鼓,指更鼓报过二更。
腐儒:作者自称。
碌碌:平庸,无所作为。
遗编:遗留后世的著作,泛指古代典籍。
不我欺:并不欺骗我。
策策:象声词,指风摇动树叶发出的响声。
叠鼓:轻轻击鼓,指更鼓。
冬冬:象声词,指鼓声。
迫睡期:催人睡觉。
作祟:暗中捣鬼,形容夜深了还没有睡觉,肚子饿了。
琼糜:像琼浆一样甘美的粥。糜,粥。

赏析

  首联自叹为“碌碌无奇”的“腐儒”,只喜有古人的遗书可读,是夜读的缘起,诗笔平平。联系陆游的生平抱负和志越,内涵却不简单。陆游早年即饱报国壮志,不甘以“腐儒”自居,又顾以“奇才”自负;自称“腐儒”与“叹无奇”,都含有“世不我许,我不世与”——即当道不明,才不见赏之慨。“独喜遗编不我欺”,则含有不屑与世浮沉,而要坚持得自“通编”的“济世”理想之意。与五十二岁时作的《读书》的“读书本意在元元”,六十七岁时作的《五更读书示子》的“暮年于书更多味,眼底明明见莘渭”,七十三岁时作的《读书》的“两眼欲读天下书,力虽不逮志有余。千载欲追圣人徒,慷慨自信宁兔愚”,七十五岁时作的《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圣师虽远有遗经,万世犹存旧典型。白首自怜心未死,夜窗风雷一灯青”,八十一岁时作的《读书示于局郁郁遹》的“忍饥讲虞唐”,“古言不吾欺”,八十五岁时作的《读书》的“少从师友讲唐虞,白首襟环不少舒。旧谓皆当付之酒,今知莫若信吾书”等句参看,其事自明。

  次联从室内写夜读,是全诗最精彩的两句。陆游到老还以眼明齿坚自豪,而头上可能早已出现一些白发,故四十以前,即已谈及“白发”,这里出句也说是“白发无情侵老境”。这句孤立看便无奇。与下句作对,却构成很美的意境:头有“白发”逼近“老境”的人,对着“青灯”夜读,还觉得意味盎然,象儿时读书一样。“白发”“青灯”“无情”“有味”“老境”“儿时”’一一相映成趣,勾人联想。凡是自幼好学,觉得读书有味,到老犹好学不倦的人,读了这联诗,都会感到亲切,无限神往,沉浸于诗人所刻划的夜读情景。这一联与后期的《风雨夜坐》中的“欹枕旧游来眼底,掩书余味在胸中”一联,最能打动中老年人胸中的旧情和书味,把他们的欲言难言之境与情写得“如在目前”。诗人六十三岁时作的《冬夜读书》:“退食淡无味,一窗宽有余。重寻总角梦,却对短檠书”,七十七岁时作的《自勉》的“读书犹自力,爱日似儿时”等句,可和此联参证。

  第三联从室外写秋夜。在“高梧”树叶的摇落声中传来“寒意”。重复敲打的更鼓报过二更,明日公务在身,虽书兴犹浓,而“睡期”却苦不能延。策策、冬冬,声声到耳;秋夜深更,情景逼真。第四联以写入睡前的进食作结。忍饥读书,一杯山药煮成的薯粥,却认为胜过“琼糜”。从进食情况表现作者的清苦生活和安贫乐道、好学不倦的情怀。八十四岁时作的《读书至夜分感叹有赋》的“老人世间百念衰,惟好古书心未移。断碑残刻亦在椟,时时取玩忘朝饥”等句,更可见出他这种生活情怀贯彻始终。这两联笔调清淡,但意境不薄。

  陆游诗风格在统一中富有多样化,这首诗是他的平淡疏畅又富有深味的作品。

创作背景

  陆游自少至老,好学不衰,集中写夜读的诗篇,到八十岁以后还多见。他诗歌创作的高度成就,和这种好学精神是分不开的。这首诗写于乾道元年(1165年)秋天他初任隆兴通判时。这首诗是为描写作者在他乡夜晚苦读诗书的情形,表现乱世中人难能可贵的好学精神而作。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你喜欢
夜宿下杯馆,朝鸣一棹东。
湖平天尽落,峡断海横通。
冉冉云随舸,茫茫鸟遡风。
仙人蓬岛上,遥见我乘空。
云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黏天无壁。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追寻如梦,漫余诗句犹杰。
闻道尊酒登临,孙郎终古恨,长歌时发。万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旌旗明灭。鼓吹风高,画船遥想,一笑吞穷发。当时曾照,更谁重问山月。
桓温将死谢安起,霍氏初除魏相来。
谁与圣君安大业,巍巍廊庙可无材。
镂冰影里百千光,剪彩球中一万窗。
不是齐人夸管晏,吴中风物竟难双。
宿嗜本幽间,世途倦驰聘。
迫芘门户吒,强把冠佩整。
如手误一来,麾退谅予警。
宽恩假郡寄,静俟亦天幸。
橐空归无家,旅泊仰微廪。
如闻烂柯谷,宛似飞仙境。
苦饥问豹胎,留渴须远井。
天将厚所畀,吾宁不少忍。
睡起一欠伸,篆烟凝书永。

愚公自笑昔日愚,日对黄卷声伊吾。那知愚公今更愚,问着胸中一字无。

贫子自笑昔日贫,但有载籍无金银。那知贫子今更贫,一丝不挂悲田身。

贫子之贫犹未误,更有愚公堪笑处。蹒跚两足钝于鸭,便欲高飞向天去。

晶盘朱实当清斋,蘸甲红螺未是佳。过客不须频驻足,林间滋味属吾侪。

凭栏落照俯江天,睥睨诗翁翰墨传。
试为江山重着语,笔端桃李恰争妍。
风潇潇,易水波,高冠送客白峨峨。
马嘶燕都夜生角,壮士悲歌刀拔削。
徐娘匕,尺八铦,函中目光射匕尖。
先生地下汗如雨,匕机一失中铜柱。
后客不来可奈何,十三小儿面如土。
太傅言议谋中奇,奇谋拙速宁工迟。
可怜矐目旧时客,击筑又死高渐离。
滈池君,璧在水,龙腥忽逐鱼风起。
沧海君犹祖遗策,孰与千金买方士。
呜呼荆卿虽侠才,侠茸之死心无猜。
君不见文籍先生卖君者,桐宫一泄曹作马。
奇峰六六插寒江,作赋何人语悖常。
誉木从旁犹见斥,楚王应有愧於唐。

闻君留阙里,勾当未曾还。五月过泗水,何时登太山。

道存夫子室,礼接鲁生颜。星驾飘飘去,云天迥莫扳。

维翰孔务。
明时劳止。
我求髦俊。
以作僚士。
佥曰尔谐。
俾蕃是纪。
逝将去我。
言念北鄙。
一川风月下扁舟,荡漾金波泛白鸥。
此去韶江知几里,九成缥渺在云头。

秋日中,桂蕊妖娇吐月宫。嫦娥扫云路,才子逞英雄。

书吾为汝坐尽短檠,吾为汝闻尽漏钟。何时得吾愿,却使我、附凤攀龙。

暗雨过亭午,羁愁连夜分。龙钟千个竹,狼藉一山云。

冷磷依檠动,奇鸧逼枕闻。晓看旧巾角,又是瘴霾薰。

忆昔别离时,欲想心先痛。独自拥寒衾,一夜难成梦。

只见碧纱窗,竹影频移动。残月冷花梢,幽恨和伊共。

木棉初种时,其子皆露天。
意在衣被人,不肯为人怜。
我行忽见之,三叹心惕然。
感此复再拜,草中有大贤。
丈夫生宇内,岂止图自全。
鹑衣瓮牗下,措意在八埏。
杯水虽至微,味亦同深渊。
泰山非不高,远视等一卷。
但使志今存,何必快目前。
惜哉彼下士,白发守遗编。
莺雏出壳月将四,燕子营巢春已三。
看取西陵埋玉处,不生松柏长宜男。
风流吾大阮,嘉遁狎鸥盟。
筑得野亭旷,到来云水清。
斜林收橡实,泾水给茶铛。
翻笑支公拙,买山空得名。

灵禽有良匹,邕邕叶和鸣。奈何拚飞去,忽然弃平生。

凤鸟不变音,君子不变心。故人恩爱重,夙昔念同衾。

明月在天上,流水在地下。秦蜀路非遥,人心自相阻。

春风桃李花,绿叶对青枝。愿为岁寒友,偕老何不宜?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