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山园里一望无际的松林竹树,和天上的白云相连接。隐居在这里,与世无争,也该知足了。遇上了秋社的日子,拄上手杖到主持社日祭神的人家分回了一份祭肉,又恰逢床头的那瓮白酒刚刚酿成,正好痛快淋漓地喝一场。
西风起了,山园里的梨、枣等果实都成熟了。一群嘴馋贪吃的小孩子,手握着白白的竹竿,偷偷地扑打着树上的梨和枣。别叫家人去惊动了小孩子们,让我在这儿静静地观察他们天真无邪的举动,也是一种乐趣呢。
注释
清平乐: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为宋词常用词牌。检校:核查。山园:稼轩带湖居第,乃建于信州附郭灵山门之外者,洪迈《稼轩记》有“东冈西阜,北墅南麓”等语,稼轩因亦自称山园。
连:连接。
足:满足、知足。
社:指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史记·陈丞相世家》:“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可知逢到“社”日,就要分肉,所以有“分社肉”之说。
白酒:此指田园家酿;床:指“糟床”,为榨酒工具;初熟:谓白酒刚刚酿成。
西风:指秋风。
偷:行动瞒着别人。代指孩子敛声屏气、蹑手蹑脚、东张西望扑打枣、梨的情态。
莫:不要。旁人:家人。
闲:悠闲;看:观察,观看。

赏析

  这首乡情词,描写的农村是一片升平气象,没有矛盾,没有痛苦,有酒有肉,丰衣足食,太理想化了。尽管在当时的情况下,江南广大农村局部的安宁是有的,但也很难设想,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生活得很幸福、愉快。当然,这不是说辛弃疾有意粉饰太平,而是因为他接触下层人民的机会很少,所以大大限制了他的眼界,对生活的认识不免受到局限。

  上阕写闲居带湖的满足及安居乐业的农村生活景象,烘托静谧和谐的氛围。“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云雾缭绕,笼罩着生白茂盛、郁郁葱葱的松、竹,环境优美、生活舒适和谐,所以说“从今万事足”。上句写景,说山园的松竹高大,和天上的白云相连,饱含着赞赏之情,使人想到的是林木葱笼,环境清幽,准确地把握住了隐居的特色。如果舍此而去描绘楼台亭阁的宏丽,那就不足以显示是隐居了,而会变为庸俗的富家翁的自夸。下句抒情,表现与世无争的知足思想。这一思想,无疑是来自老子的。《老子》一书中,即从正面教诲人说“知足者富”,“知足不辱”,又从反面告诫人说“祸莫大于不知足”。作者这一思想,虽然是消极的,但是比那些勾心斗角、贪得无厌之徒的肮脏意识却高尚得多。这两句领起全篇,确定了全篇的基调。一“足”字,表达了词人对居住环境、生活的满足。

  “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是对“万事足”的补充说明,字里行间透露出生活的甜美温馨。从一个侧面来写生活上的“足”。上句说同邻里的关系融洽,共同分享欢乐。“拄杖”,表明年老。估计词人这时,已是年过半百。“分社肉”,是当时仍存的古风,每当春社日和秋社日,四邻相聚,屠宰牲口以祭社神,然后分享祭社神的肉。据下文,这里所说的应是秋社分肉。下句说山园富有。李白《南陵叙别》有句云:“白酒初熟山中归,黄鸡啄麦秋正肥。”如此说富有,意近夸而不俗。因为饮酒是高人雅士的嗜好,所以新分到了社肉,又恰逢白酒刚刚酿成,岂不正好惬意地一醉方休吗?读了这两句,不禁使人想起王驾的《社日》:“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下阕摄取一个情趣盎然的生活镜头直接入词,更使此词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白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这既有很强的情节性,又具强烈的行动性、连续性。可以设想,如果画家把这场面稍事勾勒、着色,就是一幅生气勃勃的农村风俗画;如果作家用散文把这场面和人物的活动记下来,又可成功为一篇可读性很强的优美的小品。只是平常的几句话却具绘画的立体美,又具散文的情节美,稼轩运用语言文字功力娴熟,由此也可见一斑。下阕“书所见”,表现闲适的心情。“西风犁枣山园,儿童偷把白竿。”藉“西风”点明时间是在秋天。“犁枣山园”,展现出庄园内的犁树和枣树上果实累累的景象,透露出词人对丰收的喜悦之情。“儿童偷把白竿”,是词人所见的一个场面,甚似特写镜头:一群儿童,正手握白白的竹竿在偷着扑打犁、枣。“偷”字极有趣味,使人仿佛看到了这群馋嘴的儿童,一边扑打着犁、枣,一边东张西望地提防随时准备拔腿逃跑。一个“偷”字,写出了贪嘴孩子的天真童趣和心虚胆怯、唯恐被人发现的神情。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反映词人对偷梨、枣的儿童们的保护、欣赏的态度。这两句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杜甫《又呈吴郎》的“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都是对扑打者采取保护的、关心的态度,不让他人干扰。然而两者却又有不同:杜甫是推已及人,出于对这“无食无儿一妇人”的同情。作者是在“万事人今足”的心态下,觉得这群顽皮的儿童有趣,要留着“老夫静处闲看”;杜甫表现出的是一颗善良的“仁”心,语言深沉,作者表现出的是一片万事足后的“闲”情,笔调轻快。一“闲”字,是指在“万事从今足”的心态下,作者觉得“偷梨枣”的儿童顽皮、有趣,展现出作者的悠闲;轻快笔调之中,透露出对当前生活喜悦之情。一个“看”字,既有观看之意,又有看护之意,表现了诗人对“偷”梨和枣的儿童欣赏、爱护之情。

  陆游乡居时曾说“身闲诗简淡”。作者的这首词,也是因“身闲”而“简淡”的。它通篇无奇字,无丽句,不用典故,不雕琢,如同家常语一样,而将主人公形象的神情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实在耐人寻味,这也正是它“简淡”的妙处。

创作背景

  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冬十一月,四十八岁的辛弃疾,被免掉了职务,作者不得不过退隐的生活。作者不仅没有因被迫闲居而苦恼,反倒有摆脱官场纷扰的愉悦。因此,在闲居期间,他创作了大量赞美带湖风光、歌唱村居生活的词篇,《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便是其中之一。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猜你喜欢
水痕吹杏雨,正人在、隔江船。看燕集春芜,渔栖暗竹,湿影浮烟。余寒尚犹恋柳,怕东风、未肯擘晴绵。愁重迟教醉醒,梦长催得诗圆。
楼前。笑语当年。情款密、思留连。记白月依弦,青天堕酒,衮衮山川。垂髫至今在否,倚飞台、谁掷买花钱。不是寻春较晚,都缘听得啼鹃。

十年在空山,未觉与世殊。再来抚城郭,始悟非吾庐。

岂不有华屋,旌旗拱王都。峨冠坐清旦,百吏前走趋。

而我麋鹿姿,砖然若囚拘。忽看北山岑,突兀当坐隅。

欢言顾之笑,便欲凌崎岖。似我槿篱间,层峦俨相扶。

遥瞻不得往,起步空长吁。少年四方志,顾盼略九区。

衰慵一如此,毕愿终田闾。拙艰固应尔,岂但悲老夫。

欲别无言倚画屏,
含恨暗伤情。
谢家庭树锦鸡鸣,
残月落边城。

人欲别,马频嘶,
绿槐千里长堤。
出门芳草路萋萋,
云雨别来易东西。
不忍别君后,
却入旧香闺。
齐人石为瓠,自视比金璧。
鐟之不能窃,宝此果何益。
人士为己学,落落肯如石。
当知井用汲,又恶匏不食。

春风绿遍天涯路,满院残红不知处。西家有酒不肯赊,愁坐茅檐日将暮。

出门时作踏青行,晴川云煖花冥冥。时人埙管吹落日,难为一段江南情。

袁生尝有言,人不可无癖。天下难医是俗病,往往奇人有奇疾。

吴郎洒落风流人,何事捧腹常呻吟。自言此中多磈礧,遇事辄发谁能禁。

初如车轮辘轳搅,继乃干戈剑戟扰。但得一盏春融融,无那酒醒愁渺渺。

余闻此言三叹息,此症未许庸医识。余老世途屡折肱,请为放言代草檄。

君不见此中空洞自本来,何处崎岖得荆棘。会当笥经卷五千,兼可容卿辈数百。

有时五岳起立江河奔,有时青天万里云无迹。纷纷冰炭徒满怀,摩挲祗供一笑剧。

劝君不用纯灰三斛洗,世间亦无中山千日醴。酒不为功亦非祟,但请皈心向慈氏。

为君刬却人我根,到处常得轻安体。

秋阳观后碧岩深,万顷烟霞插翠岑。一径飞花春水急,湾环流出洞天心。

江水东流不复回,云帆万里向西开。
菰蒲两岸微风起,杨柳长堤细雨来。
惊梦远迷箕子国,旅愁独上楚王台。
行行见说巫山近,一听猿声转觉哀。

匠馀留片木,榰案定攲倾。不是乖绳墨,人间地少平。

静中有真趣,非弦亦非琴。耿耿方寸间,千年有遗音。

手植庭下兰,奇香惬幽寻。独处谁晤有?有酒还自斟。

西山蕨薇多,长往夙所钦。尘迹尚淹留,低回愧初心。

俗草凡花久乱真,小窗惊见一枝春。凭君欲问调羹信,只恐幽香不认人。

梦觉有奇事,淅沥高瓦鸣。焦枯岂云润,且欣闻雨声。

秋稻既无及,蔬麦犹可耕。侧耳恐复止,愿望深中情。

向来春夏交,流潦高入城。秋旱理宜有,天道良难平。

大钧转万物,旋斡势孔轻。仙瓢贮海水,安得尽注倾。

彩分鸾,丝绝藕。且尽今宵,且尽今宵酒。门外驴驹声早骤。

恼煞长亭柳。倚秦筝,扶楚袖,有个人儿,有个人儿瘦。

相约相思须应口。春暮归来,春暮归来否。

午枕梦游仙,身到蓬莱境。何事莺声啭绿杨,刚把人惊醒。
乘兴对琴尊,寄傲吟光景。绕舍清阴映远岑,香篆槐堂静。
走马出东署,承明漏向残。
月华分曙色,霜气重秋寒。
车驾榆林道,衣冠玉笋班。
小臣金鉴录,何处达龙颜。

汲井埋盆笑学韩,经旬未得一花看。输他老卒探骊手,唤出冯夷捧玉盘。

风雷龙虎惊州牧,一去朝天更不还。岩拆杏花空烂熳,泉盈丹井尚潺湲。

岭头猿起凄凉叹,洞口云归寂寞闲。登览几回馀怅望,只闻人道仆公山。

望阙二年馀,中宵梦玉除。忽闻天上诏,乍厌海边居。

归路寻芳草,空囊载旧书。君恩何以报,零泪落尘裾。

山僧有古琴,七弦断其六。何不尽去之,存一聊免俗。

陶公昔无弦,高风邈难续。绿绮与焦桐,尘埋不理曲。

聆此琴上音,一弦趣已足。夜静微风来,萧萧动寒竹。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翯。王在灵沼,於牣鱼跃。

虡业维枞,贲鼓维镛。於论鼓钟,於乐辟廱。

於论鼓钟,於乐辟廱。鼍鼓逢逢。蒙瞍奏公。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