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从衰病起笔,以挑灯夜读《出师表》结束,所表现的是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永不磨灭的意志。其中“位卑”句不但使诗歌思想生辉,而且令这首七律警策精粹、灵光独具,艺术境界拔人一筹。全诗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以及忧国忧民之心。
起句两句“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叙事、点题,是诗人诗文自身的写照“纱帽宽”,一语双关,既言其病后瘦损,故感帽沿宽松。也暗含被贬官之意,写出了现实,纵使有满腔报国之志,也只能身处江湖之远,客居江边,无力回天,心中的痛苦与烦恼可见一斑。
三四句“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为全篇的主旨所在,其中“位卑未敢忘忧国”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它的主旨就是热爱祖国。这两句使我们看到诗人高尚的人格和一颗忠心爱国的赤子之心。正因为诗人光明磊落、心地坦荡,所以他对暂时遭遇的挫折并不介意。他坚信历史是公正的,是一定会对一个人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的。但是诗人并没有局限于抒写自己的情怀,而是以国家的大事为己任。
五六句“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宕开一笔,抒写了对国家政局的忧虑同时呼吁朝廷北伐,重返故都,以慰京华父老之望。在这里诗人寄托了殷切的期望:但愿天地神灵扶持国家,使过大民众脱离战火,安乐昌盛。
最后两句“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采用典故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可收复河山对于诗人来说毫无办法。只能独自一人挑灯细看诸葛亮的传世之作,希望皇帝能早日悟出“出师一表通古今”的道理。
此诗贯穿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华子民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揭示了百姓与国家的血肉关系。“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一传世警句,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历代爱国志士爱国之心的真实写照,这也是它能历尽沧桑,历久常新的原因所在。诗人想到自己一生屡遭挫折,壮志难酬,而年已老大,自然有着深深的慨叹和感伤;但他在诗中说一个人盖棺方能论定,表明诗人对前途仍然充满着希望。
这首诗是作于公元1176年(宋孝宗淳熙三年)四月,当时的陆游已是五十二岁。被免官后病了二十多天,移居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病愈之后仍为国担忧,为了表现要效法诸葛亮北伐,统一中国的决心,挑灯夜读《出师表》,挥笔泼墨,写下此诗。
文德尧新庙,威灵禹旧山。海门宾羽卫,地轴启云关。
无路攀仙驾,当年拱圣颜。小臣衰疾泪,空望帝乡潸。
寥阳洞口风烟好,枯木槎牙撑云岛。
重重金锁绕婵娟,满地落花常不扫。萧郎闻说已乘鸾,空馀九转烧丹灶。
烟霞截断绝非尘,凡夫踪迹无由到。高阳有客携佳侣,访异寻幽豁襟抱。
琼楼饮散恣欢游,误入蓬壶如梦觉。云关初叩閒无人,松梢鹤唳如惊报。
须臾奓户迎者谁,吴宫女儿面凝脂。指点兰堂篆烟袅,珠箔玲珑窣地垂。
高擎翠袖轻轻捲,半露妖娆素莲脸。嫣然一笑启檀唇,唤我跻堂语声软。
相随环坐一轩秋,旋列杯盘供雅宴。倚风仙蕊似有情,竞吐芳苞喷香远。
朝云一段下阳台,绰约标容尘世鲜。黛眉轻拂远山青,明眸斜盼秋波剪。
兰柔柳弱不禁风,睡起芙蓉香体颤。樱桃缓启歌贯珠,夕阳花外流莺啭。
曲终低语愈含情,自诉芳心犹未展。苞藏惟恐泄真香,寻常娇怯羞莺燕。
为怜坐客俱多才,拚羞试许求相见。嫣然若有惜花情,愿丐锦章镌琬琰。
温柔惠性已无双,更听斯言真绝艳。
放怀卷白不暂停,酷嫌鹦鹉杯中浅。
醉玉颓山卧绮窗,秋水一床凝角簟。悠飏好梦入巫峰,泄泄融融兴正浓。
蘧然惊觉一何有,点缀馀霞散眼封。
依约馀香虽满袂,行云缥缈已无踪。
壶中天地古来有,默想风物遥应同。我闻刘阮曾迷路,武陵邂逅如花女。
灵丹咀嚼顿轻身,脱洗红尘已仙去。又闻仙去有萧防,曾耦双成饮玉浆。
一朝误入华阳洞,于飞终许学鸾凰。仙凡异境无凭据,每笑前闻但虚语。
岂意亲逢事偶符,始信人间有奇遇。归来灯火欲黄昏,隐几无聊暗追慕。
濡毫试作梦仙谣,端欲梦魂重默愬。
属稿未须凤纸,兜罗稳称琼肌。宣文艳说女总师。
不数便便经笥。玉抱香词惯倚。珠胎消息还疑。画眉也不合时宜。
约略檀奴风味。
城壖候馆势弘开,捧诏彤庭薄暮来。庠序旁延优上舍,行能参考见高才。
糊名独得珠无胫,摭实更忻山有莱。贤杰闻风争入彀,箪瓢何足乐颜回。
玉冷空枝,香残褪萼。尺素缄情隔天角。西楼未忘掩扇语,东郊枉负湔裙约。
画堂春,绿窗月,尽抛却。
依旧写愁银翰弱。依旧忍寒罗衾薄。锦瑟尘弦恨谁托。
青陵怨长纵化蝶,丹山梦远无归鹤。任悠悠,小栏外,杨花落。
悠扬秋日澹冈陵,系马乔林叩梵扃。过雨溪流初瀰瀰,无风竹影自泠泠。
空馀古柏庭前老,依旧寒山户外青。惆怅祖师飞锡地,岩阿谁为一镌铭。
问讯青溪长板桥,到来花月旅魂销。美人短命青山老,草草春风过六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