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傅岩叟梅花二首

灵均恨不与同时,欲把幽香赠一枝。
堪入离骚文字不,当年何事未相知。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猜你喜欢
酒浇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
卧龙偃蹇雷不惊,公与此君俱忘形。
晴窗影落石泓处,松煤浅染饱霜兔。
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飞去。
东城谩祀汉苍梧,南楚空怜屈大夫。
何似贤才遍中外,自然朝野足欢娱。

夫君渐是买臣年,耻眩虚名贾蜡鞭。斗酒新丰无饮伴,宫袍采石诧诗仙。

寒花傲节休嫌晚,蟠木为容不假先。更上诗坛参杜甫,清谭相对纸生烟。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
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
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
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岭南梅放独先春,每见梅花是寿辰。堂上未能称绿酒,塔边长记奉朱轮。

重重茇树仁声远,处处舆梁惠政新。幸傍乐郊存隙地,扁舟终拟作渔人。

唐虞不可作,大雅何寥寥!居然正始音,洋溢天历朝。

一鼓声气和,再鼓阴阳调。令我乐忘味,彷佛齐闻韶。

峄阳多孤桐,因得备采樵。愿言圣明世,勿弃爨下焦。

已见皇家日月安,更教远去不辞艰。
若人岂谓元城在,有客先知御史还。
风急满江皆白浪,雨收何处不青山。
天心正欲扶宗社,为报慈闱得解颜。

龙湫瀑流转怒雷,回风散作灵雾飞。青雯倒挂鸿濛练,断尽天孙云锦机。

小雨湿春风,倦云遮落日。不若叫风来,吹云放山出。

借居僧榻淡於僧,欲筑三间屋未能。
诸盗忽闻黄榜捷,空园亦喜绿阴增。
梅天气湿常留火,草岸蚊多懒近灯。
自笑病衰无可用,梦中檄就笔飞腾。

张家林亭杉叶遮,李公桥外柳丝斜。不知九派东湖水,流出春城几处花。

山绕华林气象和,此心犹恨未相过。
门闾世表曾颜德,榜帖人登晃董科。
春暖花开飘几砚,晚归云影在松萝。
公卿无限新诗什,雅咏悠然地益□。

倚杖出岩扉,秋入荷衣冷。清风吹柳条,素月照松顶。

断烟低雾。新开霁、斜阳犹恋高树。莫非秋后又春风,筛落红如雨。

蓦地忆、樊川绝句。萧疏霜叶娇无语。却不是枫林,似一抹、流霞散绮,半空翘舞。

都道冷落江关,红沉绿瘦,老去风韵如许。枝头花少叶还多,肯把芳情误。

要藻饰、天涯岁暮。黄金铃子由来苦。问凤凰,何年至,且驻酡颜,照寒山路。

秋风吹动越江蘋,鳌海初归解绶人。十载已承丹阙宠,一竿闲与白鸥邻。

宦途久历怜腰折,烟水长耽乐性真。况有亭台遗址在,不妨萧散谢红尘。

故里心期奈别何,手栽芳树忆庭柯。
东皋黍熟君应醉,梨叶初红白露多。
秋色浩无际,风露洗晴空。登临江山胜处,楼倚最高峰。好是夕阳低后,四野暮云齐敛,遮尽远山重。城郭参差里,烟树有无中。
坐间客,才论斗,气如虹。挥毫万字,举双白眼送飞鸿。莫问梅仙丹灶,休觅山灵蕙帐,追忆采芝翁。便草凌云赋,归奏大明宫。
剖竹估符墨未乾,先生雅意只青山。
潇然纸帐梅花梦,不到清香画戟间。
林下人归少,君归不待年。
能令两蜀士,叹甚二疏贤。
谁种灵松近佛家,根盘深坞斗狞蛇。
风吹碧落雙龙动,月照黄昏两盖斜。
千里两声喧洞壑,半空清景浸云霞。
山僧长日频来赏,只恐春来起爪牙。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