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长沙的路上,看到一处墙壁上面有妇人题写的文字,其内容好像含有很大的遗憾,于是揣摩她的心意写下这首词。
妇人泪眼盈盈,想到过去在青楼里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随着时光的流逝,她已经不是其他姐妹的对手,所以才离开青楼。
水边的村庄,山中的驿站,居处清贫,天色已晚,身如行云,漂泊无定。面对西风,没有等到雁来,也盼不到情人的书信。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又名“木兰香”“天下乐令”,简称“减兰”。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长沙道中:去长沙的路上。
恨:悔恨,遗憾。
为赋:这里指写词。为,创作。
“往日”句:语出三国魏曹植《美女篇》:“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青楼,青漆涂饰的豪华精致的楼房,泛指华贵的闺房。一说借指妓院或指青楼中的女子,多指妓女。
秋月春花:语出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夜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此处借喻女子容貌。
山驿:山中的驿站。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锦字”二句:意谓盼不到丈夫或情人的书信。锦字,用锦织成的文字。晋代苏蕙作回文诗,用五色丝织成,名《回文璇玑图》。《晋书·窦滔妻苏氏传》:“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兰若。善属文。滔,待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徒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婉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婉,凡四百八十字。”后用以指妻寄夫的书信。立尽,站到最后。雁,传书之鸿雁。古谓鱼、雁皆能传书。此借指书信。
这首词为弃妇代言。上片通过今昔、人我对比,表达了往事不堪回首之痛;下片专就眼前境遇来写,进一步表达如今日暮飘零、托书无人的凄惶悲凉之感。全词语言浅近通俗,格调哀婉凄楚,体现了词人对弃妇不幸遭际的深深同情。
此词主要写女主人公往事不堪回首,而今日暮飘零、托书无人、悲凉凄惶的处境;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词人对所代言的弃妇不幸的生活遭遇的深切同情。
开篇“盈盈”一句,写出了弃妇我见犹怜的伤心情状。这里运用白描,说明弃妇失去美好的生活,含泪悲啼。“往日”一句,谓昔时美好的生活不再,说明了她“盈盈泪眼”的缘由。“秋月”两句,表明她年迈色衰,难与他人相比美。这是她离开青楼的原因,也可能正是她“恨”之所在。“水村”两句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说明弃妇如今飘泊无定的生活。最后“锦字”两句谓寄书无人,难以通讯。这两句被后人评为“风致妍媚”,此词也因此被认为妍媚词。
全词上片写女子失去了往日的幸福生活,当前处境与过去反差很大,难以与普通姐妹相比。下片写她如今生活清苦,孤身漂泊不定,撰写书信,也无法投递。其人处境难耐,情景悲凉凄惶。小词写得浅近通俗,格调哀婉凄楚,体现了稼轩词婉约的一面。
这首词是作者代无名氏弃妇立言。宋孝宗淳熙六年(公元1179)至七年(公元1180),辛弃疾任湖南安抚使。一次他在去长沙的路途中,看到墙壁上有妇人题字,此妇人心中似怀有很深的失悔和遗憾,便揣摩其意即兴写下这首词。
水满金沟柳著霜,行人驱马上河梁。公车未奏三京赋,祖道争持五色裳。
班固文章传太史,钟繇书法继中郎。涧河夜雨烧银烛,坐听疏钟忆建章。
寿宿腾光,寿香袅碧,郁葱枝上梧桐。记绂麟令旦,门挂弧蓬。
今年东阁郎皆侍,怀章绶、拜捧金钟。荣华富贵,眼前谁似,堪展眉峰。
秋高景物俱浓。正阶前金菊,巧对芙蓉。爱菊名寿客,寿与公同。
醉蓉初莹凝脂面,酣天酒、芳脸潮红。何妨判饮,与花双醉,醉似花容。
宦途清望许谁先,幕府功成遽息肩。老去丹心悬蓟北,归来幽事付溪边。
烟光水色明春酒,浴鹭飞凫绕钓船。人事浮云总身外,一篷疏雨且高眠。
鹰犬仪同各阶级,琵琶当殿黄门立。齐兵穿破平阳城,妖星马上催妆急。
苍黄介胄暗尘飞,犹自嫣然著锦衣。不闻汾水方酣战,尚忆天池更打围。
金鸡啼上白杨树,不见邺宫行乐处。无愁曲奈有愁何,粉镱敲残红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