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湖南部曲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
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於菟。
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穿青衫匹马单枪万人欢送,接幕府紧急命令急速启程。
深愧我薏苡明珠遭人诬陷,辜负你赤手缚虎自立战功。
观书眼虽老犹明知人如镜,论事理有胆有识直言秉公。
你去后鹏程万里为国效力,我不妨风雨破庐贫困终生。
注释
部曲: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
万人呼:语出杜甫《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诗:“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
符:这里指军中移文。飞虎军当时由帅臣节制,帅幕移文军中,称“传符”。急急符:赵彦卫《云麓(lù)漫钞》卷七:“急急如律令,汉之公移常语,犹今云‘符到奉行’。”陈师道《咸平读书堂》诗有“不奉急急符”语。
“愧我”句:《后汉书·马援传》载,马援在交趾常食薏苡,以其能胜瘴气。及还朝,带回一车薏苡。马援卒后,有人上书皇帝诬陷说马援从交趾运回的都是明珠文犀等宝物。这里反用其事。辛弃疾因创置飞虎军等事受到当时朝中大臣猜疑谮(zèn)毁,被台臣上章弹劾有“奸贪凶暴,帅湖南日,虐害田里”等罪名。
於(wū)菟(tú):虎的别称。《左传》宣公四年,楚人“谓虎於菟”。

赏析

  从诗的内容来看,作者所送的部属,是位勇猛的壮士。诗的开头两句,气势突兀高昂,如疾风破空而来,军府下达了紧急的命令,这位壮士接下军令,身穿青色制服,跨上骏马,在万众欢呼声中腾跃向前,表现出惊人的勇敢。首句“青衫匹马万人呼”,化用杜甫《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诗句:“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而浑然无迹。这位壮士完成了怎样的军务,这里却含而未发,以便开展下文。第三四两句:“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於菟”,承前而来,也只从侧面回答。据刘克庄《后村诗话》记这首诗的本事说:“辛稼轩帅湖南,有小官,山前宣劳,既上功级,未报而辛去,赏格未下。其人来访,辛有诗别之云云。”联系诗句,原来这位壮士赤手缚虎,立了功劳,但作者此时却受谗去职,以致没有得到应得的赏赐。第三句用“薏苡明珠”这个典故,表明自己的去职,是因为遭受别人的诬谤,正像东汉马援当年南征交趾归来,载回一车薏米种子,被人诬枉成带回一车明珠一样。作者在湖南安抚使任中,当时只有两年,不仅建成一支湖南飞虎军,成为铁马金甲一应俱全的劲旅;而且还动用官仓储粮,以工代赈,浚筑陂塘,使农田收到灌溉之利。明明是在推行利国便民的善政,却因此受到权贵的诬控和排挤,那么“愧”从何来,可见作者所“愧”的,是自己部属有功未能把奖赏落实,不是在政治军事措施上有了差错。第四句“负君赤手缚於菟”,正是点明了“愧”的原因。从诗的一“愧”一“负”当中,可以看出作者关怀部属而不计较个人荣辱的高尚风格。

  第五六两句是作者“素负志节”的自白。“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表明自己惯于观书的老眼,明如宝镜,有知人之明。自己在论事方面,有胆有识,敢于挺身而出,仗义直言,不像他人那样畏首畏尾,顾虑重重。作者赤心为国,始终抱着恢复中原抗金必胜的信念,在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他上过《美芹十论》,就宋金双方和与战的形势作具体分析,指出对金的斗争应积极争取主动,不要让“和战之权常出于敌”。他痛斥秦桧媚敌求和所起的摧抑民心、销沮士气的极坏作用。在乾道六年又对当时较有作为的宰相虞允文献过《九议》,指出抗击金人恢复国土,是关系国家和生民的大业,不是属于皇帝或宰相的私事。他的议论,英伟磊落,在当时主和派当权的时代是颇为惊人的。即使在淳熙七年他创建湖南飞虎营的时候,也曾经受中枢多次的阻挠和指责,甚至诬为“聚敛扰民”,但他敢于顶住这股压力,为了忠于国家,根本不顾个人的利害。诗中的“胆满躯”三字,正表明他之所以受谗被谤的原因。

  诗的结尾两句,着重点明送别之情,第七句重点在被送者,祝愿对方鹏程万里,直上青云。第八句写自己送人的心情,只要被送的壮士有广阔的前途,到后来能为国家效忠宣劳,即使自己遭受政治上的挫折,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忍受“吾庐独破”的困厄生活也心甘情愿。这句用杜甫诗“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句意,“不妨”两字,展示诗人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的优秀品质,表现一位久经沙场锻炼的大将热爱部属的可贵精神。

  全诗脉络井然,中间四句意在笔先,力透纸背,第六句和第三句相应,第五句和第四句相应。诗中充满豪宕不平之气,显得悲壮而苍凉,雄健而沉郁。

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被弹劾罢官,退居带湖(今江西省上饶市城外)。数年之后,他当年任湖南安抚使时创建的飞虎军中的老部下来拜访,作者回忆了当年与部下共同的经历和壮举,临别时写了这首诗相送。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猜你喜欢
支郎风味喜相亲,乘兴来寻雪後春。
夹径竹阴疑碍马,隔江山色似招人。
岂无暇日容高卧,如有闲田愿卜邻。
预约东城二三子,岁时相过莫辞频。
征夫天一涯,醉赠别吾诗。雁迥参差远,龙多次第迟。
宁歌还夜苦,宋赋更秋悲。的的遥相待,清风白露时。
山蹊小路归来晚,暮雪缤纷。尊酒殷勤。邂逅相从只有君。
全家住处无人到,元在重云。此景谁分。万玉参差更作群。
松桂操行,莺花文才。
江山气度,风月情怀。
借尔面貌,假尔形骸。
弄丸馀暇,闲往闲来。
刈芦旷野中,沙土飞黄云。天晦无精光,茫茫悲远君。
楚山隔湘水,湖畔落日曛。春雁又北飞,音书固难闻。
谪居未为叹,谗枉何由分。午日逐蛟龙,宜为吊冤文。
翻覆古共然,名宦安足云。贫士任枯槁,捕鱼清江濆。
有时荷锄犁,旷野自耕耘。不然春山隐,溪涧花氤氲。
山鹿自有场,贤达亦顾群。二贤归去来,世上徒纷纷。

首夏凉风生,朝树结晚色。濛濛细雨交,惨惨原野黑。

衡门长藜莠,坏壁穿荆棘。念彼征戍儿,沾湿荷戈戟。

囊橐罄留赀,藿菽难充食。供输既乏绝,战斗何时息。

巢居者谁子,鼠窜延晷刻。田畴没蓬蒿,无处勤尔力。

旻天高寥寥,仰视不可极。

将入黄昏枕倍寒。银汉指阑干。半轮淡月,一行鸣雁,云老霜残。

凭著飘英风自扫,小院掩双镮。离情难锁,迢迢江水,何处关山。

西流不返日滔滔,陇上犹歌七尺刀。恸哭应知贾谊意,世人生死两鸿毛。

白沙先生名早闻,手掷青山归白云。陈情上拟李令伯,讲书欲方吴聘君。

晚年信手作大字,落笔纵横有奇致。何必规规王右军,淋漓时复成高寄。

世人好古如好龙,可怜识见多雷同。岂知草圣固余技,相赏不在翰墨中。

万物已衰歇,乾坤正泬寥。数声何处起,万窍一时号。

好木望君惜,残蓬任汝飘。霜空静如扫,努力助飞雕。

季也有行役,我思独悠悠。
亲朋非不多,子能从之游。
挂席上湘水,青山挟行舟。
篮舆问岭路,政尔荔子秋。
人言桂林好,颇复类中州。
近郊多胜概,雉堞冠层楼。
待渠幕府暇,时与同冥搜。
吾子有令姿,胸中富九流。
处世多龃龉,但当付沧洲。
超然扩遐思,讵可耳目谋。
原为百炼刚,莫作绕指桑。
昔人不吾欺,子盍试反求。
预想他年归,此地复绸缪。
刮目看二子,一笑纾百忧。

灌婴台畔路憧憧,寒食追游喜退公。堤柳媚烟行细绿,野桥横水阵残红。

鞦韆冷飏梨花雨,蹴鞠高腾燕子风。几处笙歌几家哭,却愁回马夕阳中。

僻寂漏茅屋,萧梢新竹枝。径迷人不到,荫密鸟还知。

绿色葱葱换,薰风细细吹。即看柯叶老,不受岁寒欺。

缉麻合线长百丈,要系风筝待晴放。有风须及清明前,作得鲇鱼爱新样。

全身糊纸竹缚匡,两旗横张垂尾长。手中缓放莫教卷,风力渐舒风渐远。

犹嫌平陇去不高,走上山头如掣鳌。盘空一点正摇曳,欲坠更举何滔滔。

时人勿用旁惊睨,质薄材轻等儿戏。乘时容易上云霄,失势终然在平地。

明日落花花雨寒,过却清明风力阑。萧条断线挂虚壁,沟中破纸无人拾。

碣石晚风催雁急,昭祁寒涨与云平。

敏公遥住洞庭西,咫尺烟波路欲迷。落日断霞山叠叠,扬舲鼓角风凄凄。

鱼龙出没随潮上,橘柚参差压树低。东崦人家更清绝,也思来此作幽栖。

沽酒频留客,围棋不计功。

湍阳初遇雨,晴霁巳经旬。每讶秋还热,今看景一新。

邮亭风阵急,茅舍滴声频。颇爱吟鞯稳,浑忘客里身。

骑马闻鸡有底忙,一秋憔悴沈东阳。
身随杖竹空存节,鬓比篱花不耐霜。
帝载八年纷奏绩,王师六月苦周章。
何须更落西风帽,黄叶填门独举觞。
风檐燕引五六子,露井榴开三四花。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