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及楚人平

  外平不书,此何以书?大其平乎己也。何大其平乎己?庄王围宋,军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于是使司马子反乘堙而窥宋城。宋华元亦乘堙而出见之。司马子反曰:“子之国何如?”华元曰:“惫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司马子反曰:“嘻!甚矣,惫!虽然,吾闻之也,围者柑马而秣之,使肥者应客。是何子之情也?”华元曰:“吾闻之:君子见人之厄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司马子反曰:“诺,勉之矣!吾军亦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揖而去之。

  反于庄王。庄王曰:“何如?”司马子反曰:“惫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庄王曰:“嘻!甚矣,惫!虽然,吾今取此,然后而归尔。”司马子反曰:“不可。臣已告之矣,军有七日之粮尔。”庄王怒曰:“吾使子往视之,子曷为告之?”司马子反曰:“以区区之宋,犹有不欺人之臣,可以楚而无乎?是以告之也。”庄王曰:“诺,舍而止。虽然,吾犹取此,然后归尔。”司马子反曰:“然则君请处于此,臣请归尔。”庄王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引师而去之。故君子大其平乎己也。此皆大 夫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平者在下也。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鲁国以外的诸侯之间讲和,《春秋》都不记载;这次楚宋两国讲和,为什么破例记载呢?这是因为赞扬这次讲和,出于两国大夫的主动。为什么要赞扬两国大夫的主动?楚庄王围攻宋国,军队只剩下七天的口粮。吃完军粮还不能取胜,就只好回去了。于是派司马子反登上土堙,窥探宋国都城的情况。宋国的华元也登上土堙,出来会见子反。子反说:“你们的情况如何?”华元说:“疲惫不堪啊!”子反说:“疲惫到什么程度?”华元说:“交换孩子杀了吃,拆下尸骨烧火做饭。”子反说:“呀,很厉害啦,疲惫!我听说,被围困的军队,总是让马儿衔着木棍,不让马儿吃饱,只牵出肥马给客人看,你怎么这样对我吐露真情?”华元说:“我听说:君子看见别人困难怜悯他们,小人看见别人危难就幸灾乐祸。我看你是位君子,所以据实相告。”司马子反说:“嗯,努力防守吧!我们也只有七天的军粮,吃完军粮还不能取胜,就会撤军了。”说罢,向华元拱手告别。
司马子反回去见楚庄王。庄王说:“敌情如何?”司马子反说:“疲惫不堪啊!交换孩子杀了吃,拆下尸骨烧火做饭。”庄王说:“呀,很厉害啦,疲惫!那么,我就攻下宋城再回去。”司马子反说:“不行,我已告诉对方,我军也只有七天的口粮了。”庄王大怒:“我叫你去侦察敌情,你怎么倒向对方泄露军机?”司马子反说:“小小一个宋国,尚且有不肯骗人的大臣,难道楚国就没有吗?因此我向对方说了实话。”庄王说:“嗯,那就算了吧!虽然军粮不足,我还是要攻下宋城再回去。”司马子反说:“既然如此,就请君王住下好啦,我可要请求回去。”庄王说:“你丢下我回去,我和谁住在这儿呢?我也回去算了。”于是带领全军退出宋国。因此君子就赞扬两大夫主动讲和。他们都是大夫,怎么《春秋》又只称之为“人”呢?这是含有贬低他们的意味。为什么要贬低他们?因为他们私下讲和,超越了自身的权限。
注释
外平不书:指鲁宣公十二年,楚庄王攻破郑国,郑伯求降,庄王与他讲和的事。《春秋》中没有记载。外,鲁国之外的国家。平,讲和。书,记载。
大:赞扬。平乎己:主动讲和。
庄王:即楚庄王。
司马子反:楚国大夫,掌管军政。乘:登。堙:小土山。华元:宋国大夫。
易子:交换儿子。析骸:劈开尸骨。
柑马:给马嘴衔木棍。秣:喂。
情:说真话。
厄:困难。矜:怜悯
反:同“返”,返回。
曷:为什么。
区区:很小。
舍而止:旧注说是筑舍安营驻扎”,与当时情况不合。
平者在下:讲和的人处在下位。

读解

  本篇解释《春秋》“宋人及楚人平”一句。这六字,有褒有贬。褒扬华元和子反两位大夫以诚相待主动讲和,减轻了宋楚两国的战祸。贬的是两人超越君权自作主张,背着国君讲和。此例一开,君权就危险了。文章反映了古代战争的残酷,通篇全用对话口气,重复之中又有变化,颇为传神。文章在于揭示所谓“春秋笔法”。
公羊高
  公羊高,旧题《春秋公羊传》的作者。战国时齐国人。相传是子夏(卜商)的弟子,治《春秋》,传于公羊平。《春秋公羊传》最初仅有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及齐人胡母生,才“著于竹帛”,流传于世。《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是今文经学的重要典籍,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着重阐释《春秋》之“微言”、“大义”,史事记载较简略。
  猜你喜欢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梅花发。
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冷艳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儿雪。
潘郎美貌谢公诗,银印花骢年少时。
楚地江皋一为别,晋山沙水独相思。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两年心上西窗雨,阑干背灯敲遍。月拥惊沙,星寒大野,马足关河同贱。

羁愁数点。问春去秋来,几多鸿雁。忘却华颠,昔时颜色梦中见。

青衫铅泪似洗,断笳明月里、凉夜吹怨。古石欹台,悲风咽筑,酒罢哀歌难遣。

飞花乱捲。对万树垂杨,故人青眼。雾隐孤城,夕阳山外远。

阮籍英雄人,高逸非其志。驱车临广武,大笑楚汉事。

饮酒以轻生,杜康知此意。邻家有好女,蕣华伤萎地。

恸哭涕滂沱,情深岂妖媚。长啸若凤鸾,亦乃途穷泪。

嵇公薄汤武,遗曲广陵坠。越礼逾矜慎,言怀务闳肆。

当日竹林贤,沉冥惟尔醉。

端溪雊眼最精荧,龙尾金光带列星。别向人前开宝匣,倚天元自有青萍。

泛梗流萍少定踪,此归何地不相逢。客帆未挂三江月,乡梦先过五老峰。

山水久应怀六一,庙堂终拟召夔龙。极知离合关交谊,莫怪临岐别思浓。

数年为邑幸焉依,德论源源每霁威。瓜代逡巡惊易及,棠阴踯躅忍轻违。

倦踪方此从尘路,旅梦多应绕绣衣。回首海城烟雾杳,愿闻三节召公归。

山峭。彩霞照。一颗神珠常吐耀。无穷瑞气长笼罩。更有祥烟袅袅。三清专遣青童诏。报道无为功要。

大块富文章,百家各奏响。沼缘及后儒,游览任心赏。

洸洸昌黎公,山斗盛瞻仰。欧柳曾三苏,星月列朗朗。

南宋暨元明,兰桂杂榛莽。方姚立赤帜,门户或规仿。

卓哉一曾侯,气象独迈往。因流溯其源,秦汉实漭瀁。

取求苟无巳,涓滴入瓶盎。嗟余俗累牵,夙昔劳梦想。

一朝得见君,心窝发奇痒。钻研历岁时,论古如指掌。

为世所不为,豪杰信无两。嗜好幸匪殊,发蒙吾其傥。

白露漙鞠蕊,凉飙拂桂枝。萧条平原上,黍稌何离离。

夫君戒行李,抚景动遐思。山川气郁葱,江河路委蛇。

青年事铅椠,说礼敦诗书。韬钤秘虎豹,奇正分熊罴。

仰企前哲学,节义矢弗亏。行矣保令名,黄耇以为期。

将军功,世莫比,皇都甲第连云起。将军一去空锁门,上马台边无一人。

秦川西去远,不意过漳川。
归梦三千里,羁愁二十年。
谋生空白发,行路若青天。
馀事休相问,相留只醉眠。

太液春深绿水滨,后宫争唱《柳枝》新。黄金不买《长门赋》,醉酒花阴睡杀人。

外湖歌折柳,里湖歌采莲。闻声不相及,意绪风中传。

先生学业自无双,当代闻人共叹降。
文采羡君高楚梦,诗声笑我类吴江。
槐花过雨金堆砌,山色经秋碧满窗。
一幅珠玑照尘眼,龙文端信笔能扛。

一径缘松脚,岩扉锁石清。溪云酿花气,山雨入泉声。

笋蕨僧厨味,壶觞旅客情。薄眠空翠里,竹月夜深明。

绿蕉深处,又见一钩蟾影。绣帘垂。袅袅莲三寸,亭亭玉一枝。

相思情似絮,相见泪如丝。私语屏山曲,立多时。

数峰相对夕阴遮,新占书堂旧竹斜。
地冷石阶秋菊小,一丛开得两三花。

悔不话连宵。分取无聊。如今魂梦也难招。多谢如风吹不断,一缕愁苗。

疟鬼信如潮。怕是今朝。斜阳时节又来邀。偿尽红炉冰与雪,不废推敲。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