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片首先描绘的是一片大好春光。阳光普照下,触目所及处,园林草木青翠,红花满地。啼声清脆的流莺在人们春游时布置的华丽筵席周围飞来飞去。在这样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中,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出场了。他悠闲地跟随着那些华美的车子,他骑着马儿,尽兴游遍京城郊外大好春光。这位意气丰发的游春少年形象,有可能是天圣九年(1030)进士及第后的词人的写照。
下片中涉及的季节仍然是春天,但与上片好景致、好心情不一样,写的是迟暮之人年华如梦、世事沧桑之感。他一觉醒来后,感受到的是年华有如春梦一般的短促,而且此时,悠悠往事、千般思绪一齐涌上心头。词人把往事想象的空间留给了读者,而以“烟雨满楼山断续”,即主人公此时内心种种愁思外化而形成的景致进一步展现他心情的沉郁。意思就是说主人公此时的心情就如满楼烟雨般凄冷迷乱。词作结尾处描绘的主人公百无聊赖地闲倚栏杆的身影,与下片词情沉重的氛围相映照,再进一步表现主人公的愁绪无法排遣。
小结茅亭垒石台,绕亭时雨百花开。一襟道气清如许,更挹幽香满座来。
秦人法网密如织,楚人逃生苦未得。一朝拔邑入南山,咫尺就与尘寰隔。
山中风俗何恬邑,竹篱茆舍临平田。男婚女嫁相代谢,岁月无纪谁知年。
昨日渔郎忽到此,杯酒慇勤问乡里。汉龙晋马相继兴,始知世代非秦纪。
由来静躁迹不同,山人怕与俗人通。送得渔郎出山口,归来相与灭其踪。
武陵太守好事者,谓人可仙官可舍。分付渔郎重问津,溪山宛在眉睫下。
初来夹岸皆桃花,再来赤壁横苍霞。千峰万壑不可辨,欲从何处寻人家。
我闻海鸥识人意,机心一动鸥不至。山人心事閒于鸥,孰谓高风可强致。
使君莫厌城市喧,浇醨朴醇各有根。机心不动争心息,武陵处处皆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