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

鹏翼垂空,笑人世,苍然无物。又还向、九重深处,玉阶山立。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深天西北。且归来,谈笑护长江,波澄碧。
佳丽地,文章伯。《金缕》唱,红牙拍。看尊前飞下,日边消息。料想宝香黄阁梦,依然画舫青溪笛。待如今、端的约钟山,长相识。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鹏鸟展开了翅膀,遮盖了天空,向下看,可笑人世间,青茫茫的一片,看不见一位英雄人物。回过头来,向朝庭的深处望去,看见你挺拔坚定的站在金殿的玉阶上;你袖子里装有奇异的、珍贵无比的五色宝石,他年你要它来修补已经折断了的西北的天柱。现在,暂且回到帅司去,在谈笑中,就可以防守长江的天险,守好建康的大门。让长江里碧波澄明的水,安静地流着。
建康是一个山清水秀,出人材的地方,有你这么一位文章名手在这里,我们安心的在宴席上,拍红牙拍,唱着《金缕曲》,实在快乐。在酒席宴前会飞来朝庭的好消息,料想是散发着印泥香味的诏出来了,叫你到黄阁当丞相。但,这却是一场梦,现在你仍然乘着游弋的画船,听着青溪上的笛声。如今,你真的要与钟山互相约定,做一个长久的朋友。
注释
建康:六朝时期的京城,今江苏南京市。南宋为府名,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改江宁府置,治所在今南京市。史正志字致道,江都(今江苏江都县)人。公元1167年到1170年(乾道三年到六年)知建康府,兼沿江水军制置使兼提举学事。《乾隆扬州志》说史致道“绍兴二十一年进士……高宗视师江上,上《恢复要览》五篇。车驾驻建康,言三国六朝形势与今日不同,要当无事则都钱塘,有事则幸建康。诏下集议,从之。……除右文殿修撰知静江府,未赴而罢。后归老姑苏,号吴门老圃。著有《建康志》、《菊谱》。按:《念奴娇·我来吊古》的小题中有:“呈史留守致道”一语,由此得知:史致道在知建康府时,还兼建康留守。帅,宋制行政区分为路,路设安抚使司,称帅司、帅府。长官称安抚使或帅。多带经略使、马步军都总管兼衔,有节制兵马、赏罚命令、督理刑狱、察询民情、管理钱谷、兵器等权力。使司的治所为州、为府或军,州府的治所设长官叫知府、知州等,通常都是安抚使兼知府事。
鹏翼:鹏鸟的翅膀。《庄子·逍遥游》中云:有鸟名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苍然:色青为苍,与苍茫、苍苍同。
九重:天。《汉书·礼乐志》:“九重开,灵之游。”颜师古注:“天有九重”。后世把帝王居住的地方叫九重或朝庭。
玉阶:玉石砌的台阶。唐丘为《左掖梨花》诗:“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这里是指殿前的台阶。
山立:像山一样挺立。
光五色:《史记补·三皇本纪》:“女娲氏末年,诸侯有共工氏,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绝,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于是地平天成,不改归物。”这两句是说史致道有驱逐金人,收得失地的本领。
尊前:“尊”同“樽”,古时木制的酒杯。尊前,指宴席上。
宝香:皇帝的诏书上盖印玺的印泥,散发出的香味。
黄阁:丞相办公的地方。《汉归仪》:“丞相听事门曰黄阁。不敢洞开朱门,以别于人主,故以黄涂之,谓之黄阁。”
画舫:装饰华丽的游船。
青溪:水名。《景定建康志》:“青溪,吴大帝赤乌四年凿,东渠名青溪,通城北堑潮沟,阔五丈,深八尺,……及杨溥城金陵,青溪始分为二。在城外者自城壕合于淮,今城东竹桥西北接后湖者,青溪遗迹固在。”
端的:确实、真的。在宋词中端的用法很多,往往因词的内容而变化它本身的含义。
钟山:又名蒋山,在今江苏南京市城东北。

鉴赏

  《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是一首作于史致道宴席、并表示歌颂史致道之意的赠人词,但却不与一股的应酬赞美、缺乏主旨的词相同。词人以饱酣的笔墨,充沛的热情,向当时驻守建康的军事行政氏官史正志表达词人的赞颂之情,并通过这一情感的表达,展露词人力主抗金复土的政治怀抱。词写得豪迈而深沉,在主旨广、基调上、笔法亡和结构上,都与《水调歌头·千里涯洼种》相近似,但又能显示独特的神采,体现出”复”中的“不复”。

  此词采用神奇的神话传说和众多的典故,赋予作品以光怪陆离的奇幻性,和情感内容的密度与深度。

  词的上阕,词人以奇情异想的笔调,歌颂史氏的高才独出、志向奇壮。词一上来,就以庄子在《逍遥游》中所构造的那只“背若泰山,冀若垂天之云”的神奇鹏鸟来比拟史氏。这就不仅写出了史氏的超群才性,而且使全词笼罩在雄奇放逸的浪漫主义的抒情氛围里。一句“笑人世、苍然无物”,写得峭拔警迈,足见史氏的非凡才华和怀抱,以及词人对史氏的推重。接下去,顺承上文,写这只讪笑人世苍茫的大鹏,飞回天宫深处,像高山一样,收翅仁立在玉阶天门之上。这一对庄子的大鹏形象所作的延伸,不仅显不出词人的非凡想像力,也表明词人这一时期对于“天宫”实即朝廷的深加留意。而且,因为这里的大鹏和“九重”、“五阶”之类都是采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若从大鹏所造这一形象的内涵上来看,大鹏更是点明了被任命为行宫留守和江防前线的军事长官的史氏,在天子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运用大鹏的形象作比拟之后,词人再次运用女蜗补天的神话,赋予史氏以补天之神的奇持形象。这个形象,应该是大鹏与女蜗的嫁接。这并不是忘乎所以的肉麻吹捧,而是趋近词人的抗金目标的必然兴会。它实际上是希望抗战派得到重用,可以收复中原故土,“补”好宋朝已经缺了西北的“半边天”。这是词人此时心恒系之的热血之念,所有的飞腾幻想。奇情壮采,都因为这样的怀抱而变得沉甸甸地,富有很深的思想意义。上阁最后一大句,在语气上还承接着上文,“且归来”是对“又还向九重”、志在补天的鹏鸟的转写,但是在境界上,却由神话转入现实,写史氏充任江防前线的长官,使万里长江波澜不惊,江南形势得以安定。其中“谈笑”一词。极写史氏护江的举重若轻,暗示着其才能,比维护长江安宁所需要的更大。在这里的语气中,还带着前文借用神话时的豪逸味道。

  词的下阕,才始着墨于题中的宴席描写,但并不渲染其热闹与豪华,这在结构和用墨卜,都与《水调歌头·千里渥洼种》略异。其用意在写史氏不仅有上文所写的“补天”才能,还是个文采风流的“文章伯”。“合缕”一词,是为词人对史氏文才的推许作映证。当然,这样的推许,实际上是受到天子手谕史正志表示嘉许的信息激发出的。接韵一个“看”字,就写出了孝宗手谕即“日边消息”给史正志带来的人阁希望,和词人对于这一消息的同样重视。词人在《千秋岁》一词中,曾说过史正志“从今尽是中书考”这样的话,与这里意思相同,而此处表达得则更委婉。“料想”一韵,不写其今日欣喜之情,反而写史致道日后入朝为相、主持政事以后,还会对今日秦淮河上的游赏恋恋于怀,写其于位高校重之时的平常心和风流态,这就深得措意深隐之妙,写出了大人物的情怀儒雅而风流。结韵更是曲笔传倩,既然史氏入朝主政后依然怀念秦淮河上的清游雅集。词人对钟山山水的感情是如此亲厚,自然今日就要与钟山相约,相约成为老朋友了。那么在钟山秦淮边结识的同僚,也是词人的老朋友。词人真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了。

  赠人之作能写到如此境界,将词人的理想抱负与热情充实在其中,使词中不仅有人,而且有“我”;而又以既豪迈且深隐的风格出之,使读者得到更多面的美感体验,即使不谈它在语言上的五色迷离,苫峭奇拔,此词也已堪称宋代同类词作中的上品。

  值得指出的是,史正志的政治态度比较依违,并不与坚决主战的词人完全一致,史正志不仅早年想投靠炙手可热的秦桧集团,甚至还为排挤主战派领袖张浚而奔忙,但是,这样的隐情,词人是无法深察的。词人把史正志当成一个主张抗金的同志来歌颂,情有可原。

创作背景

  《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大约作于公元1169年至1170年(乾道五、六年)之间。辛弃疾在担任建康通判。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猜你喜欢
曲木忌日影,谗人畏贤明。自然照烛间,不受邪佞轻。
不有百炼火,孰知寸金精。金铅正同炉,愿分精与粗。
浩然巾杖立秋钟,院舍门门细径通。
柏子有芽生塔地,鹤毛无响堕廊风。
闲栖已合称高士,清论除非对远公。
不厌浮尘擬何了,片心难舍此缘中。
闭目寻真真自归,玄珠一颗出辉辉。
终日玩,莫抛离,免使阎王遣使追。
中原甲马未曾安,今日逢君事万端。乱后几回乡梦隔,
别来何处路行难。霜鳞共落三门浪,雪鬓同归七里滩。
何必新诗更相戏,小楼吟罢暮天寒。

莲花白,莲叶碧。带淤泥补种,香冷吟席。本来清净原无色。

好雨终朝,还要终夕。

小池塘,方且窄。涌车轮翠盖,难尽容得。爱莲人亦情无极。

湖上盈盈,更起遥忆。

今日是生时。满座亲知。都来上寿把金卮。百岁人生今过半,好共开眉。

玉带挂花枝。醉墨淋漓。世间名利不关伊。况复功成名遂了,不乐何为。

种田良不易,尽力费耕锄。入囷方为有,在田犹是无。

石乎石乎胡尔奇,精英擘破混沌皮。砗磲玛瑙难等夷,良工剖作光琉璃。

忽如初日生海底,万象森森见元始。忽如素月悬当空,千崖万壑无异同。

忽如玉壶贮冰雪,冷照孤心消内热。又如碧落无纤瑕,虚空自转金轮车。

石乎石乎何从得,究竟本来茫不识。莫将石作琉璃观,莫将灯向琉璃觅。

灯石本无无亦无,无无亦无空即色。从君乞取入山去,大放光明照昏黑。

燃灯古佛笑眼开,就中认取刘于石。

陶生画菊石,老草有笔力。此石与此菊,今为序公得。

两株徙倚石根前,古石苔藓屈连钱。复有馀株散在地,平坡杂草青烟绵,回株点缀花翩翩。

含姿弄态不一足,背向纤秾皆可目。突如大家贵介女,珠翠虽摇气庄肃。

近时名手计汝和,此生笔力方之过。江东徐霖学画石,效颦差胜王与何。

亦知神品多冥契,下笔巉岩拓高势。石磊磊兮菊漫漫,清霜古路花斑斑,远意颇类东林山。

东林昔筑莲花台,彭泽攒眉不肯来,归家对菊独衔杯。

序公丛林号白足,不重莲花番重菊。终然画饼不充腹,何如种向西山麓。

秋林寒芳采服食,煮石炼药亦为得。爱鹰爱马古有之,不独序公何太息。

泛渚眠沙各自如,忘机相对称幽居。意如亲笔惠崇画,迹似古文苍颉书。

春雨兰苕迎翡翠,夕阳葭菼伴舂锄。阑干角畔题诗处,眼界无多景有馀。

交游满江汉,谁复更如子。读书京华尘,相看忍羁旅。

诉心风雨夕,潦草各别去。云胡大宛种,一蹶千里路。

朝陟洞庭山,山远不可处。暮航太湖水,水阔不可渡。

精灵复何为,白璧已黄土。落月哀杜鹃,切切复延伫。

科等魁髦彦,文章压缙绅。大权更将相,优宠极人臣。

还事至一品,享年踰七旬。请看今与昔,谁可望公邻。

别来几日,早多少、病容愁态。护忆著临岐,阳关唱罢,扶手相将同拜。

回首征帆迢迢去,天尽处、水云一派。嗟耳畔离歌,眼前行色,恍然如在。

无奈。西风别路,万千关塞。暗追悔当初,相思结就,到得几时能解。

河水易清,斜阳可挽,唯有佳期难再。相忆处,验取丝添青鬓,玉消香带。

自从官京师,趋车畏尘坌。今兹簿领间,偶发游山愿。

良朋约三五,各诩腰脚健。甫出城北门,田畴绿草蔓。

分秧劳农夫,荷蓑立水面。南方节候早,于此乃益见。

云重头似压,径仄踵欲穿。七朵奇峰悬,相看目惊眩。

高者天可倚,低者地能旋。猛如狮象卧,雄如兵甲顿。

排如玉笋班,焕如霞锦缘。峥嵘纷起伏,崱屴争后先。

左得右已失,此舍彼复恋。巍巍天门开,露出摩尼殿。

了无斧凿痕,五丁力恐逊。放胆步石室,披襟豁烦闷。

长桥中央驾,绵亘拖匹练。初愁阴冷甚,继觉情景变。

半空一滴水,声若碎玉片。涓涓不停住,遂尔成回漩。

可是骊龙醒,含珠时喷噀。再进境愈佳,晓天明一线。

持梃击石鼓,噌吰音自远。惜哉钟久哑,常抱不鸣恨。

我行足渐软,颇悔游未遍。禅房且栖息,蔬笋具晨膳。

老僧前致词,使君得毋倦。汲泉瀹新茗,清腴胜阳羡。

归来整匡床,酣睡抛书卷。好山复入梦,岚翠增妍茜。

忽然大雨倾,满身珍珠溅。阿香持北斗,霹雳闪紫电。

斯时两腋轻,凌风任推转。飞上最高峰,寒气逼衫袨。

众星落我手,抱之金光缠。一笑开双眸,摩挲端石砚。

秋声昨夜入梧桐。雨濛濛。洒窗风。短杵疏砧,将恨到帘栊。归梦未成心已远,云不断,水无穷。有人应念水之东。鬓如蓬。理妆慵。览镜沈吟,膏沐为谁容。多少相思多少事,都尽在,不言中。

云端石洞可栖身,水绕山围剩得春。传语高僧休厌客,西林曾寓著书人。

年来抗节与时违,家国飘零各未归。给事山亭开雀省,康王茅屋易龙衣。

辱金久已羞同炼,灵豆何从得度饥。吾道自应长守困,且栽薜荔坐渔矶。

昨夜四更三点中,天阍开锁洞瑶宫。婵娟睡起无心绪,閒把银钩挂碧栊。

石上草,何营营,团团翠碧沿岸生。年年雨露滋不长,岁旱乾枯应复萌。

根托紫泥里,叶并白云横。恍疑九节长生饵,又若芝术摇金茎。

老夫不可结,樵子难为薪。岂是天公爱灵物,护此石上千年春。

姑苏台下百花洲,解语香魂此旧游。
巧笑已倾吴子国,浅颦又涴范公舟。
湖山四顾无奇骨,五霸俱空等拙谋。
杯酒酹江应自誓,男儿西北有神州。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