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太平·春晚

态浓意远。眉颦笑浅。薄罗衣窄絮风软。鬓云欺翠卷。
南园花树春光暖。红香径里榆钱满。欲上秋千又惊懒。且归休怕晚。

鉴赏

  此词题为《春晚》,实写“闺情”。“春晚”之时,深闺女性自有难以明言的复杂情怀,但作者并非女性,没有高超的水平,对于那种连作者本人都难以明言的情怀是不可能写得生动感人的。

  读完全词,就知道作者并未让那位闺中人吐露情怀,而是通过精细的观察,写她的神态、写她的妆束、写她的行动,并用富贵人家的花园、香径、秋千和晚春景色层层烘托,其人已宛然在目,其心态变化,也历历可见。灵活地运用传统画法,把“以形写心”和“以景传情”结合起来,乃是这首小词最突出的艺术特色。

  “态浓意远”,原是杜甫《丽人行》中的成句,用以表现丽人的姿态凝重、神情高雅,其身份也于此可见。“眉颦笑浅”,写她虽愁也只略皱眉头,虽喜也只略展笑颜,非轻浮放纵之流可比,其教养也于此可见。“薄罗衣窄絮风软”,既写服妆,也写时光。北宋诗人蔡襄《八月九日诗》:“游人初觉秋气凉,衣不禁风薄罗窄。”而当“絮风”轻“软”之时,正好穿那窄窄的“薄罗衣”。“罗”那么“薄”,“衣”那么“窄”,其轮廓之分明,体态之轻盈,已不言而喻。徐步出闺,迎面吹来的是飘荡着朵朵柳絮的软风,不知她又有什么感触。“鬓云欺翠卷”一句,颇难索解。如果把“翠卷”看作“欺”的宾语,那它便是一个名词,可是实际上并没名叫“翠卷”的东西。那个“翠”字,看来也取自杜甫的《丽人行》。《丽人行》写丽人“头上何所有?翠为盍叶垂鬓唇。”是说用翠玉制成的盍叶垂在鬓边。盍叶,是妇女的一种头饰。“鬓云欺翠卷”就语法说,“鬓云”是主语,“卷”是谓语,“欺翠”则是动宾结构的状语,修饰“卷”。“欺”,在这里是“压”或“淹没”的意思,“翠”,即指翠玉制的盍叶。全句写那位女性鬓发如云,“卷”得蓬松而又低垂,以致淹没了盍叶。

  下片头两句似乎单纯写环境、写景物,实则用以烘托人物。第一句是说她走到“南园”,看见“花树春光”,而且感到“暖”。第二句是说她漫步于“南园”的“径里”,看见片片飞红,嗅到阵阵花香,踏着满径榆钱。上片的“絮风”和下片的“春光暖”、“榆钱满”,都传送春天即将消逝的信息,既点《春晚》之题,又暗示女主人公由此引起的情感波澜。韶华易逝、红颜易老,但她还是孤零零的,偶然走出深闺,来到“南园”,也无人同游共乐。

  结尾两句,层层转折,曲尽女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欲上秋千”,表明一见秋千,又唤回少女的情趣,想荡来荡去,嬉笑作乐。“又惊懒”,表明单身独自,没有心情打秋千。“惊”字、“懒”字,用得十分神妙。“欲上秋千”而终于不想上,并非由于“懒”,偏不肯说出真实原因而委之于“懒”,又加上一个“惊”字。是说连秋千都不想上,竟“懒”到这种地步,自己都感到吃惊。不想打秋千,就归去吧。“且归”一顿,而“休怕晚”又是一层转折。实际情况是想玩又懒得玩,且归又不愿归。深闺那么寂寞,归去也没有意味。于是在“且归”的路上,思潮起伏,愈行愈缓。妙在仍不说明真实原因,仿佛她迷恋归途风光,在家庭中也很自由,回家甚“晚”,也不用“怕”。

  这首词把封建社会中一位深闺女性的内心苦闷写得如此真切,不独艺术上很有特色,其思想意义,也是积极的。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猜你喜欢

古公亶甫,积德垂仁。
思弘一道,哲王于豳。

太伯仲雍,王德之仁。
行施百世,断发文身。

伯夷叔齐,古之遗贤。
让国不用,饿殂首山。

智哉山甫,相彼宣王。
何用杜伯,累我圣贤。

齐桓之霸,赖得仲父。
后任竖刁,虫流出户。

晏子平仲,积德兼仁。
与世沈德,未必思命。

仲尼之世,主国为君。
随制饮酒,扬波使官。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
舞红愁碧晚萧萧。溯回潮。伫仙桡。风露高寒,飞下紫霞箫。一雁远将千万恨,怀渺渺,翦愁云,风外飘。酒醒未醒香旋消。采江蓠,吟楚招。清徽芳笔,梅魂冷、月影空描。锦瑟瑶尊,闲度可怜宵。二十四阑愁倚遍,空怅望,短长亭,长短桥。
昔人有真意,政在无美恶。
微言见端绪,垂手延後觉。
大声久辍响,谁继夫子铎。
长笑二南闲,斯道公不薄。
性怀如佩环,诗笔若陨雹。
前篇戏调公,深井下短索。
子云最清净,亦动解嘲作。
光尘贵和同,玉石尚磊落。
众人开眼眠,公独寤此乐。
昔在西宫游,初非朝夕约。
邂逅二三子,蛾眉能劝客。
坐嫌席闲疏,酒恨盏底窄。
骊驹我先返,看朱已成碧。
况闻公等醉,歌舞恣所索。
舞余必缠头,歌罢皆举白。
清狂稍稍出,应节自不错。
譬如观俳优,谁能不一噱。
何为苦解纷,乃似自立敌。
人生忽远行,车马无归迹。
黄粱一炊顷,梦尽百年历。
弃置勿重陈,虚心待三益。
桃结千年实,莲开十丈花。
芦香并槿茂,应笑阿瞒家。
结舍近沧洲,江山不外求。
我来明月夜,更得主人留。

谁咏寒枝入国风,广文官冷更诗穷。偶随岸柳春先觉,试比山樊韵不同。

十顷清风明月外,一杯疏影暗香中。遥知一夜相思后,铁石心肠也恼翁。

金鼎重薰甲煎。锦帐双垂银蒜。床下小虫鸣。作秋声。

斗室深沉寒漏。一穗残灯如豆。风竹扫闲庭。细听听。

被酒阳狂,当歌慨慷,几遍雄心肮脏。芦中人,灶下养。

市南屠狗,城东卖酱。更邀昔日知交,白掷剧饮,掀髯抵掌。

击碎唾壶,拍碎胡琴,旧事流波一往。想像衣香,沈吟手粉,十载后堂情状。

灯灺后,梦回时,曾否玉人无恙。醉后猛然思省,人生何必定多情,且潦倒、短衣射虎,学蓝田李广。

七劝农家趁雨时,陂塘蓄水是便宜。众人殖利还他殖,自饱须知别个饥。

蛇露根穿岭,龙眠影在潭。
仙人蜕骨几何年,姓氏于今秘不传。
石壁苍崖无处问,空余洞府尚依然。
天极周环百二都,六王钟锯接刘苏。
金椎漫筑甘泉道,匕首还随督亢图。
已觉副车惊博浪,更携连弩望蓬壶。
不将寸土封诸子,刘项由来是匹夫。
十年役严陵,心服赵宾旸。
绝口不方贫,其气常扬扬。
一诵贯千古,一醉举百觞。
俗士或近之,白眼视昊苍。
包山岭可巍,子云孙姓杨。
江海一扁舟,倒屣倾侯王。
见人有闰病,赐以药饵良。
朋友负微过,责善尤谆详。
两翁我独识,非狷亦非狂。
两家结姻好,古道颜色光。
赵男与杨女,年向十五强。
一朝驰聘币,互写红笺长。
赵有五岁女,杨有五岁郎。
是日并纳采,酒雁填高堂。
两翁自为媒,两家门户当。
匪为门户当,芝兰同一香。
不羡积金璧,不受丰缣缃。
各喜所脔婿,诵书声琅琅。
已能临法帖,已解工诗章。
何惭昔羲之,坦腹双东床。

城外青山画戟同,长廊丝管度南风。使君高谊双白璧,旅客扁舟一远鸿。

具共琴尊宽夙昔,还开匣剑看雌雄。江边沙际孤烟起,列炬分携暝色中。

六典联事,九司咸则。率由旧章,于焉允塞。掌礼移次,燔柴在焉。

烟升玉帛,气敛牲牷。休气馨香,膋芳昭晰。翼翼虔心,明明上彻。

平田渺空旷,孤岗忽高峙。新松荫其巅,白石缭其趾。

初登若崭绝,稍上乃如砥。严风荡高寒,微月中霄起。

亭亭日晷侧,肃肃征鸿驶。南招天目云,北览具区水。

比来局羁绊,游遨喜兹始。同心良可重,欢言得佳士。

非惟外累遗,沉忧亦成委。薄暮聊旋归,馀兴会留此。

翁年六十九,大郎才得孙。
五行不孤亢,停当乾与坤。
于焉观于穆,孝悌天已根。
贤愚一任汝,鞠育推予恩。
我观人祖心,恨不见曾元。
曾元日以远,多至昧厥源。
惟有眉山家,颍弟坡为昆。
庆图挂高堂,幼幼而尊尊。
代昌贤才出,根硕枝叶烦。
愿是我家儿,庶几大吾门。

天半香台隐翠岑,倚阑极目意萧森。数竿雨竹生朝爽,几点烟松入幕阴。

一棹雁飞苍屿远,三商人坐白云深。石屏认取当年字,藓剥苔封直至今。

山循石窦入,曲折难摹写。暗牖穿穴深,飞瀑缀帘下。

面面开画图,胜境尘世寡。西曜射流光,峭壁忽丹赭。

岭松涧横截,山梁云倒泻。差似入仙源,颇宜居隐者。

何年此读书,慨息发中野。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