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韦参军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
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
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欢乐弥寰宇。
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
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
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
世人遇我同众人,唯君于我最相亲。
且喜百年见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
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
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
丈夫不作儿女别,临岐涕泪沾衣巾。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二十岁便文武精通,向西游历闯荡京城。
抬头仰望宫廷大门,指日便可位取公卿。
国家风气和洽超过三皇五帝,朝廷的礼乐教化已遍及寰宇。
白玉珍宝都说赐给身边近臣,百姓平民就不可能拜见明主。
回到了洛阳却没有半垅良田,东行梁宋这也不是我的故土。
在兔苑里垦田没有多少收成,在雁池边垂钓内心常常痛苦。
世人待我如同众多普通的人,只有您对我来说才最为知心。
更欣喜一生相交态度无改变,没有一次推却称说自家清贫。
我们一起下棋奏乐从早到晚,纵酒高歌在杨柳青青的早春。
欢乐没有尽兴就要分手离去,这让我惆怅不已又黯然伤神。
丈夫不作小儿女那样分别,在路口挥洒热泪打湿了衣巾。
注释
解书剑:会读书击剑。谓学文学武。唐孟浩然《自洛之越》诗:“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解:一作“辞”。
长安:唐代都城,在今陕西西安。
君门:犹宫门。亦指京城。
屈指:计算时日。比喻时间短或数量少。
公卿:泛指高官。
冲融:和洽。迈:超过。三五:三皇五帝。
 欢:一作“礼”。弥:充满,遍及。寰宇:犹天下,指国家全境。
近臣:指君主左右亲近之臣。
布衣: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故称。干:干谒。明主:贤明的君主。
负郭:近城的田,最为肥美。
梁宋:大致在今河南省开封和商丘一带。
兔苑:园囿名,也称梁园,在今河南商县东,汉梁王刘武所筑,为游赏与延宾之所。岁不登:收成不好。不登:歉收。
雁池:汉梁孝王刘武所筑兔园中的池沼名。垂钓:暗用姜太公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
 遇:一作“向”。
最:一作“情”。
 见:一作“有”。百年:一生;终身。晋陶潜《拟古》诗之二:“不学狂驰子,直在百年中。”
 尝:一作“当”。
弹棋:古两人对局棋,二十四子,红黑各半。筑:状如筝的乐器,十三弦,以竹击。
欢娱:欢乐。汉班固《东都赋》:“于是圣上亲睹万方之欢娱,久沐浴乎膏泽。”
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丈夫:一作“终当”。
临岐(qí):即“临歧”,本为面临歧路,后亦用为赠别之辞。

赏析

  此诗前十二句,写诗人闯荡京师、客游梁宋、落拓失意的真实经历。那时他年纪轻轻,自负文才武略,以为取得卿相是指日可待的事。三言两语,写出了诗人聪明、天真、自负的性格特征。但现实遭遇并不是他所想的那样。他理想中的君主,沉醉在“太平盛世”的安乐窝里。“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礼乐弥寰宇”,说国家风教鼎盛,超过了三皇五帝,朝廷礼乐遍及四海之内。这两句,貌似颂扬,实含讽意;下两句“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就是似褒实贬的注脚。干谒“明主”不成,只好离开京师。但不能回家,因为“归来洛阳无负郭”,家中根本没有多少产业。故诗人不得不带全家到河南商丘一带谋生,“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汉代梁孝王曾在商丘一带筑兔苑,开雁池,作为歌舞游冶之所,诗中借古迹代地名,是说自己在这里种田捕鱼,生计艰难。不说“捕鱼”而说“垂钓”,暗用姜太公“渭水垂钓故事,说明自己苦闷地等待着朝廷的任用。

  后十句是写与韦参军的离别,生动地描写了他们之间的深挚友谊和难舍之情。“世人遇我同众人,唯君于我最相亲”,这两句,看似寻常,其中暗含了作者的辛酸遭遇和对韦参军的感激之情。“且喜百年见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说他们的友谊经过长期考验,韦参军经常接济自己,从未以“家贫”为辞借口推却过。“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白日晚”见其日夕相处:“杨柳春”见其既游且歌。这样的友情,的确舍不得分开。“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惊心神”三字,写出了与朋友相别时的痛楚之状。但为事业、前程计,又不得不别,因而劝慰朋友:“丈夫不作儿女别,临歧涕泪沾衣巾。”

  这首诗写得肝胆刻露,字字情真。一般写诗要求语忌直出,脉忌外露。但这绝不是否定率直的抒情。“忌直”是为了“深化”感情,率直是为了将实情写得更“真”,二者似迥异而实相通。高适此作直吐深情,写苦不见颓靡之态,惜别仍发豪放之情,快人快语,肝胆相照,表现出主人公鲜明的个性特征,因而能以情动人,具有很大的感染力。此诗基本上采取了长篇独白的方式,“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诗中又多用偶句和对比,讲究音韵,读来音情顿挫,雄浑奔放,具有流美婉转的韵致。

创作背景

  《别韦参军》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当时高适正处于虽贫困却豪迈的梁宋时期。此诗和《别董大二首》一样,都是送别诗中少见的意气风发之作。开元二十三年(735),宋州刺史张九皋荐举诗人就试于“有道科”,这诗便是诗人离梁宋而就试于京师时写的。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猜你喜欢

滚滚词源峡倒流,飘飘拟上广寒游。一编芹泮挑灯夜,两捷槐花得意秋。

剩喜文盟堪共结,忽惊诗债未曾酬。数能相过徵奇事,肯学渊明遣客休。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天生普六茹,梓发周家庐。刺瓜遘厄会,惜哉剑术疏。

一夫叩刀入,壮士皆次且。随王有樊哙,赵王无鱄诸。

白日脱惊龙,弹指空踌躇。

深源密坞,问牧竖樵童,俱迷方所。蓬E85B纵横,龙蛇出没,玉峡搀空无路。不恋雁塔荣名,解守鱼渊寒素。这勤苦。但坚心自有,神灵呵护。
猛悟。无回顾。一点虚明,万劫无今古。胎息根深,灵泉穴秘,静里运调阳火。莫问地久天长,管取收因结果。休轻负。把天谷真机,与君说破。

青菱白板舫,丝系双桥柱。侬道殊可憎,只解将欢去。

积雨盈我庭,流水入我屋。移床就墙东,岂为避烦溽。

瓶罂互杂遝,出入泥汩汩。我病不得眠,喧呼恼童仆。

弱抱增百忧,端居茧双足。所思室岂远,咫尺限溪谷。

高歌寡酬和,曲罢意转促。窗纸风萧萧,虚檐度鸣竹。

柴门晚当闭,日入坐秉烛。

叶落空阶秋气閒,艰难两鬓渐生斑。柴桑归老陶元亮,枯树伤心庾子山。

少壮几时年欲暮,功名一霎念全删。谋生剩有蜗庐在,参透禅机静掩关。

白马紫金羁,杨鞭过市驰。万人皆辟易,言是卖珠儿。

生长本倡门,结交蒙主恩。寝食玉榻侧,独聆瀀渥言。

取金大长秋,徵歌李延年。家住十重楼,珠帘白玉钩。

绮绣裁襦裳,妖艳无匹俦。片言即赐第,意气凌丑侯。

残霞销暝色,新月长圆辉。
黄落树滋本,夜眠人息机。

杜鹃血泪洒京门,岭上衣冠枉断魂。滚滚长江何处是,梅花影里月黄昏。

秧开五叶,蚕长三眠。人皆忙迫,划甚闲船。

危阁轻裘陟望宸,欲逃蒸暑若忧焚。清风自越兼金贵,真境都无数仞分。

归渚水禽明似雪,扰空沙燕闹如蚊。凭轩眷阙羁魂断,乱逐南飞送雨云。

姑射仙人翳翠鸾,濛濛香雾湿飞翰。夜深舞罢霓裳落,留得葱裾护晓寒。

雌雄别味嚼槟榔,古贲灰和荖叶香。番女朱唇生酒晕,争看猱采耀蛮方。

欲登医俗旧茅亭,主去亭空德自馨。载酒无人重问字,闻诗有子自趋庭。

程门谁立诸生雪,淇水先沈处士星。缥缈吟魂何处在,竹梢空见岁寒青。

雨气绯桃重,苔痕石砌幽。青春怜尔远,白发对花愁。

消息传戎马,关山念阻修。双鱼应有寄,漳水日东流。

骏影争驰意气难,被尘晴苑碧溶溶。
谁将妙笔开生面,雾鬣风鬃惨淡容。

一脉灵源来已长,色浓如醴味甘香。石龙洞处无尘染,留与仙家作玉浆。

浅映眉如敛,浓拖眼欲迷。行人休便折,留覆短长堤。

苞坼琼英。叶披翠带,石濑沙汀。香比兰浓,容如菊淡,品似莲清。

纤毫移得盈盈。早占断、东风画屏。竹秀梅苍,春寒日暖,雪小冰轻。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