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逢古老”这一首诗描写了老卒的凄凉境遇,令人同情。全诗言辞沉痛、悲哀、失望而无奈,似用边塞的血泪和成。不难想象,像这样的老卒不知有多少,长年戍边的艰辛可见一斑。
“汉家能用武”这一首诗反映了戍卒食用匮乏,投降的胡人却丰衣足食的情况,批判了唐朝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举措。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戍卒们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表达了对边境潜在危机的深深忧虑,言辞悲怆,感人肺腑。
在“边城十一月”这一首诗中,诗人坦言敌人的强大,颇具军事家的胸怀和才干,进而叹息,边境何日得宁,战士何日得归。在古代,中原地区统治者常以天朝上国自居,轻视周边少数民族,而诗中,诗人极有远见卓识地看到胡人的力量其实十分强大,有时甚至明显优于汉族军队。后来的元灭宋、清灭明,即印证了诗人的观点。诗人当时只是看到胡兵强于守军,因此边境堪忧,并未能见识到胡兵竟能践踏整个中原。但诗人不囿于成见,而能面对实际,正视问题,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提出问题,从这一点上,这是诗的价值可以说远远超出其作为一篇文学作品在文艺上的价值。
“幽州多骑射”这首诗称颂了守边戍卒的骁勇善战。全诗先总写幽州民俗的风貌,崇尚勇武;随即指出,他们不但善武而且乐于效力军前,保卫乡土,建立功勋。但诗人亲眼目睹了他们狩猎时的场面,不过这场面已够让人感到欣喜了。保家卫国从来不只是军队的事情,更需要有民众的参与,才能将侵略者掀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诗人目睹这一群生龙活虎、武艺高强的边疆健儿,对边境油然而生了几分安全感。
“黯黯长城外”这首诗描述了边塞战事纷纭的情况。在诗中,诗人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沉痛地诉说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诗中的景物描写切合战斗实际,烘托出惨烈的战斗氛围,而这种景色又是战斗中独有的,因此写景即是写战争。在字里行间读者还可以感受到诗人面对这惨剧时难以遏制的悲愤心情。
冀北产良马,未必皆騊駼。乘之惟其良,何必以地拘。
我闻开国初,罗鬼生龙驹。贡之入天闲,用以驾鼓车。
疾徐皆中节,步骤何雍如。纷纷内地产,不能并驰驱。
安知今所良,在昔非其驽。按索久成俗,谁为焚其图。
世无九方皋,叹息还揶揄。
我约月槎客,去向月宫游。试辨月中物,山河之倒影,大树之阎浮。
羿妻不死到今几甲子,山夷海突还纪宫中筹。吾闻九州之外更九州,君房曼倩不能周。
岂无汤桀与轩尤,迭蛮迭触寻戈矛,久安长治安得万岁而千秋。
君不见沙丘鲍、乌江猴,白门兔、荆州牛,锦绷老羯、金床小蠕,邗沟又筑汪芒丘。
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胡能生许愁。采石袍,赤壁舟。
古人不与今月在,古月还为今人留,呼酒重登黄鹤楼。
马首出门常向东,依依如见神仙宫。俗缘束缚解不去,无由共对银缸红。
道腴元不在珍玉,聊以山肴叙乡曲。百篇有待醉时成,自料床头馀一斛。
一轮斜闪,看宝奁开处,光涵秋水。凤暗鸾昏难细绘,隐约芙蓉窗背。
晓隔虾须,淡描螺黛,往日新妆事。玉台尘满,惜春人懒梳洗。
遐想倚翠偎红,同心密约,今后须牢记。惟有团栾天上月,相对可称知己。
好梦重圆,三更梦里,得许分明未。菱花休照,怕侬添了憔悴。
江上芦花白,吟情又入秋。连朝閒对雨,八月冷披裘。
牛马呼名久,乾坤放眼收。不妨同啸傲,携手一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