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门卢侍御咏竹

清切紫庭垂,葳蕤防露枝。色无玄月变,声有惠风吹。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凤凰佳可食,一去一来仪。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猜你喜欢
松间小槛接波平,月淡烟沉暑气清。
半夜水禽栖不定,绿荷风动露珠倾。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为求褔而辞祸者,以褔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褔。夫求祸而辞褔,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夕阳舂处是吾家,水绕山环路转赊。
蹙蹙四方浑未定,茫茫大化渺无涯。
归来已恨十年晚,老去空嗟两鬓华。
各原及时崇令德,万钟於我本何加。

鄞郸美女颜似玉。翠袖朱弦理新曲。寒月泠泠江水绿。

江水绿,江云停。谁为此,湘妃灵。

尔本同众卉,以我特知名。我已谢人间,尔犹保余荣。

篱下邈难遇,缤纷在华庭。内房罗宠女,缜发耀鸦翎。

晨梳供采摘,双鬓横新英。洁身充近玩,委藉何纵横。

却误周茂叔,犹以隐逸称。

江右国南服,贤才之林薮。匡庐彭蠡间,清淑萃加厚。

英英魏文渊,人物星之斗。明经在致用,一第咄嗟取。

峨廌入乌台,白简岁年久。击邪奋无前,直枉宁肯后。

超跻副浙宪,声华耸冈阜。简陟少秋官,式贰大司寇。

致鞫悬鉴明,析疑迎刃剖。大梁困岁饥,方伯拜廷授。

悉心事旬宣,勠力苏稿朽。归来掌邦禁,雍容帝左右。

既诘奸慝平,亦著武绩茂。廉清一志坚,闻望六官首。

方兹切倚毗,云何慕畎亩。惟皇悯疾疢,且重违耆耇。

锡之五色书,龙光焕户牖。久行遂归止,福祉自天祐。

川开万里风,南帆驶于走。云净九叠屏,烟消彭泽柳。

迎门集童稚,携觞聚邻叟。欢庆溢乡闾,劳问洽亲旧。

超超天地外,此乐宁多有。蹇予朴钝质,颓龄七旬九。

谬叨词林馆,固陋寡所偶。责重力不任,兢兢虑灾咎。

所藉同乡邦,同心二三友。有言相启发,有病相砭灸。

何君既离郡,魏公复分手。念此增悲嘅,中怀杂纷糅。

岁晚应乞身,归程能待否。市酒望湖亭,玉壶为君扣。

征帆挂湘波,客心摇风旗。临分不能别,拭泪恐子知。

念子少而悫,孤瘦惟我依。与子虽两身,体具先人遗。

风尘浩无极,恻恻不得携。有如邛駏虚,食望迭相违。

昔为湘中役,泥涂沾我衣。襟尘暂一掺,又及河梁悲。

人生处沈困,那得惜分离。倾身为饥驱,默反良以欷。

何当办茅屋,白首同耕犁。束牲盟伯夷,薄俗不足仇。

奔车无仲尼,植立要自求。男儿不得意,触事滋盭邮。

晨兴戒脂韦,薄言远行游。出门忽迷方,四顾无可投。

鸱鸮鸣路隅,狌狒当道周。射工更潜景,含沙伺行辀。

亮无鸿鹄翅,高骞谢凡俦。浼身蹈尘趋,奚适能自由。

往事那复道,相望崇灵修。

谁把燕支染白云,桃花流水日纷纷。秪疑古寺颓垣下,犹压当年蛱蝶裙。

西夷恶祲缠沧海,未复疮痍十载馀。岂谓同仇资一旅,翻看载鬼筮盈车。

戴天今日安雠耻,报国何人畏简书。更有黄金买烟土,漏卮无尽恨何如。

富贵功名总不关,昔人高节许追攀。心如流水淡中淡,身比浮云閒更閒。

霜雪后凋同菉竹,炎凉不改共青山。年来事事皆疏懒,惟有吟诗兴未悭。

锦织江边翠竹,绒穿海上明珠。月淡时风清处,都隔断落红尘土。一片闲云任卷舒,挂尽朝云暮雨。

苗青青,东阡西陌苗如云。经年不雨过秋半,苗穗不实空轮囷。

田家留苗见霜雪,免使粜岁劳耕耘。县官催租吏胥急,籴粟输官莫论直。

劝农使,不汝恤。

壮悔堂开傍画楼,印章零落有人收。柔情小住秦淮月,侠骨争高梁苑秋。

北里桃花归乐府,南都金粉剩风流。如今又得佳公子,大阮诗篇与唱酬。

竹屋萧疏簇短篱,解衣归卧碧山陲。人生那易骄贫贱,我辈何当远别离。

关塞草深官路失,江湖天阔雁行迟。重阳风雨愁分手,落絮飞花又一时。

秋声渡江来,秋风满江水。吹我浩荡心,一夕走千里。

千里共清秋,片心和月流。今宵水上月,照到乡园幽。

乡园在何处,引入愁中路。落叶下纷纷,浮云拂高树。

仰视浮云归,满空星斗稀。不知乌鹊意,日夕向南飞。

腾茂飞英,分忧愿、自然风力。千里静,江山改观,羽旄增色。

林下风清公事少,笔端雷动奸豪息。听宴香、深处笑声长,文章客。

丹诏自,天边得。宣室对,君心忆。趁良辰高会,履珠簪碧。

和气回春徵酝酿,政声报最惟清白。看挥毫、万字扫云烟,吴笺湿。

一句举扬宗旨事,法堂上草亦须荒。回头却说人间话,大地山河常放光。

光未明,无有佛,三条椽下好商量。岑大虫,岑大虫,澧州水,朗州峰。

白云山出复山没,寒涧日西还日东。长老不归予又去,唯留萝月与松风。

苦海渺无涯,火宅常自焚。青衫不疗饥,白首非工文。

勉策疲驽姿,舍己为人耘。造物真小儿,苦乐胡不均。

突如四月时,梅雨成炎蒸。安得玉烛调,一晦复一明。

中夜忽自悟,感慨若有神。有名汝不趋,有利汝不奔。

独与迂阔友,卜邻向东屯。燕坐想羲皇,浩歌发商声。

床头有浊醪,啸咏聊自倾。又如苦旱中,一雨涧壑盈。

草木回春姿,万象皆更新。君今东屯成,拙寝复几兴。

我亦侧西流,草阁时共凭。长想千载上,依依耦耕人。

我祖绍高辛,火正世厥爵。王父大京兆,所居多赫赫。

皇考膺孝廉,聿脩信无怍。柔兆诞长昆,降予大荒落。

时在玄月五,蠢蠢得所托。七龄从师游,十龄竟小学。

十六列诸生,趋庭瘅以恪。十七当国难,我父懠不乐。

健儿数万师,西出尝锋锷。血化苌弘碧,虹为荆卿白。

嗟予孤小子,偷生不速斫。顾为爱日存,离乱空飘泊。

胡然梦我父,颜色宛如昨。训我读文史,归我旧时宅。

忘然在长别,欣欣多笑谑。觉来见我母,振衣强欢噱。

命我开屠苏,有酒不成酌。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