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浪拍打着石滩,声音犹如战鼓般响亮,铺天盖地而来的海浪就像一座银色的拔地而起的山。
天空中还刮着风下着雨,但鹭鸶却依然悠闲的独自站立着。
鹭鸶:一种水鸟,羽毛洁白,又叫白鹭。
激石:水浪拍打石头。
独立:单独站立。
亭亭:高标独立、姿态美好的样子。
《鹭鸶》是一首有寄托的咏物诗。这首诗将鹭鸶拟人化,借咏这一在喧闹环境中仍保持高洁的鸟,抒发作者虽遭贬谪但仍希望保持内心清高的高尚的思想感情。此诗刻意营造出一个江滩之上风吹浪打的喧闹环境,鲜明地勾画出鹭鸶独立不倚、气定神闲的形象,堪称宋代咏物诗的上乘之作。
诗句首联将水浪拍打石头的声音比喻为战鼓雷鸣,形象生动地突出了声音的响亮和水浪的巨大。“激”字体现出水浪拍打石头的激扬动态。颔联将翻滚的海浪比喻为银色的山,突出鹭鸶栖息环境的美丽,从侧面衬托出鹭鸶的高洁。这两联构成对仗,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描写鹭鸶所生存的环境。颈联仍是对环境的描写,体现出海浪和风雨的汹涌。在尾联中鹭鸶的形象终于出现:高标独立、姿态美好。“亭亭”这一叠词生动表现出鹭鸶伫立时的高雅轻盈的体态。
蔡正孙《诗林广记》后集卷一引《庚溪诗话》说:“众禽中惟鹤标志高逸,其次鹭亦闲野不俗。”又引佚名《振鹭赋》赞扬鹭鸶的高洁不俗:“翛然其容,立以不倚,皓乎其羽,涅而不缁。”欧阳修的这首咏鹭鸶之作,便是将此鸟拟人化,来具体描写其高洁娴雅品格的。
这首诗应当作于宋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当时作者由滁州调知扬州,在扬州城西北五里的大明寺西侧蜀岗中峰上,修建了一座“平山堂”,作者背堂远眺,见一高阶的鹭鸶,便写下此诗,以咏心怀。
堂前春日媚珍盘,稚子相群舞袖斑。斗酒寿亲逢一笑,不知身在市门间。
宝辂嬉游少,珠宫艺学优。仙毫媚风帛,睿藻焕星钩。
天极推神历,兵防演秘谋。飙流今已矣,长共谷林秋。
忆对清阴转午迟,杯行到手欲无辞。高山流水今何处,鸿雁南来有寄诗。
一坑科斗灰,难破祖龙惑。三两挟策人,今谁席肯侧。
武陵一曲想南征,怅望秋天虚翠屏。多病独愁常阒寂,簿书何急来相仍。
扬雄更有河东赋,方朔虚传是岁星。速宜相就饮一斗,山阴野雪兴难乘。
海宇倾颓尽陆沈,此身羞与共乾坤。春秋大义千年在,夷夏纲常一死存。
华表有山能引鹤,人间无庙可栖魂。品题愧乏宣尼笔,独立西风一欠伸。
人事支离任转蓬,炎凉作敌古今同。山僧讶我头头错,我羡山僧色色空。
龙带浮云归古洞,犬随白鹤舞松风。凭高才话诸天事,月挂峰头别又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