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词以男子的口吻,写一女子弹筝的情景,并在其中渗入爱情与离愁。
上片描写从前女子在与情郎相聚时弹筝的情景。起首一句好似一个特写镜头,先画出这位女子的娇容美态。此时她仿佛坐在筝前,旁边站着一位英俊少年。在弹筝之前,她娇羞怯怯,理了理头发。“整翠鬟”三字把她内心深处一股难名状的激动感情恰当地反映出来。下面“得意频相顾”一句,是写这女子弹筝弹到高潮,她的感情已和筝声溶为一片,忘记了方才的羞怯,不时地回眸一顾,看看身旁的少年。这是用白描的手法表现演奏者与欣赏者的感情交流。
“雁柱”二句具体地描写筝声。唐宋时筝有十三弦,每弦用一柱支撑,斜列如雁行,故称“雁柱”“一一春莺语”,系以莺语拟筝声。白居易《琵琶行》云:“间关莺语花底滑。”韦庄《菩萨蛮》云:“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似为此句所本。前一句以“雁行”比筝柱,这一句以“莺语”状筝声,无论在视觉和听觉上都给人以美感。而“十三”、“一一”两组数字,又使人觉得女子的十指在一一按动筝弦,轻拢慢捻,很有节奏。随着十指的滑动,弦上发出悦耳的曲调。在这里,词人着一“语”字,又进一步拟人化,好像这弦上发出的声音在倾诉女子的心曲。
下片写此时两情隔绝,凄苦难禁。“娇云”二句,语本宋玉《高唐赋》,暗示他们在弹筝之后曾有一段幽会。然而好景不长,他们很快分离了。着以“容易”二字,说明他们的分离是那样的轻易、那样的迅速,其中充满了懊恼与怅恨,也充满了怜惜与怀念之情。“梦断知何处”,表明他们的欢会象阳台一梦;然而鸳魂缥缈,旧梦依稀,一觉醒来,仍被冷冷清清的氛围所笼罩。
结尾二句,写男子深院独处,黄昏时刻,谛听着窗外的雨声。阵阵急雨,敲打芭蕉,这是男子在回忆中产生的错觉,也是他迫促烦躁心情的写照,同时又表现了孤栖时刻幽寂凄清的况味。雨声即为筝声,这样的筝声,最易触动愁绪。
这首词巧妙地运用了哀乐对比。上片充满了欢乐的气氛、明快的节奏;下片则情深调苦,表现了孤单寂寞的悲哀。以乐景反跌哀情,故哀情更为动人。词中正面描写弹筝的女子,而以英俊少年作侧面的陪衬;上片中写这男子隐约在场,下片中则写女子在回忆中出现,虚实相间,错综叙写,词中的感情就不会变得单调。作者善于运用比喻,如以“雁行”比筝柱,以“莺语”拟筝声,以“娇云”状远去的弹筝女子,以雨打芭蕉喻筝中的哀音,或明比,或暗喻,都增加了词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峭帆乍转横塘路,湖山顿惊愁眼。双崦茶烟,四桥松雨,曾记吟边深绻。
梅林弄晚。访醉墨题香,紫箫声断。唤起秋魂,荒荆何处旧池馆。
沧波相对欲绝,乱云携酒处,愁系孤缆。临顿前盟,东华旧侣,谁识尘衫游倦。
斜阳泪满。听啼鸟花閒,故情轻换。怨笛难招,虎山孤鹤远。
历尽冰霜惨澹晨,眼明初见内妆新。三年刻画寒林影,一笑平反故国春。
独荐东皇谁分妒,乍回宫体已含颦。按歌一世空衔雨,珍重今番点绛唇。
满耳虞周治世音,平湖分与杏坛琴。好凭烟月千年手,弹出英雄万古心。
岁月虚名双鬓改,乾坤大担老肩任。白头多少江门意,海上青山个个深。
皇居体环极,设险只天工。两闱阻通轨,对禁限清风。
跂予旅东馆,徒歌属南墉。寝兴郁无已,起观辰汉中。
流云蔼青阙,皓月鉴丹宫。踟蹰清防密,徙倚恒漏穷。
君子吐芳讯,感物恻余衷。惜无丘园秀,景行彼高松。
知言有诚贯,美价难克充。何以铭嘉贶,言树丝与桐。
阿瞒西幸乘青骢,渔阳鼙鼓来猪龙。当时酿祸由妃子,五家甲第连离宫。
八姨姽婳如春柳,紫丝双鞚纤纤手。璧月多情照丽人,钿钗已化长安尘。
画师解得娥眉意,不带南都粉黛痕。薰天贵戚原非古,西市门深芳草路。
宝炬香车莫近前,丞相耽耽气如虎。
风雨猖狂海若飞,江山惨淡月光微。六更已尽知无策,一羽腾空肯浪依。
大节自能摧去就,么魔谁敢妄排讥。閒来几向山灵问,野草荒村对落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