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片写伤春怨恨。首句抒情,百种相思与千种怨恨交织在一起。“早是伤春,那更春醪困。”早就有伤春之心,再加上被春酒所困而病酒恹恹。“薄幸辜人终不忿。何时枕畔分明问。”薄幸郎辜负了别人的行为,实在令人不满,要在枕边问明白。“枕畔”,“不忿”中盼着重逢相。
下片诉愁。过片“懊恼风流心一寸”,后悔为了情爱而劳役自己的身心。“强醉偷眠,也即依前闷。”强行将自己灌醉酒,以求得好入睡,也仍然像以前那样烦闷。“此意为君君不信。泪珠滴尽愁难尽。”这两句是说:这种爱恨交织的相思,全是因为你造成的,可是你却不相信。泪珠滴尽了,而愁怨却难以消尽。
这首词写一个多情女子对薄幸情郎的怨而不怒的复杂的情感。她不愤怒,但她懊恼、烦闷、愁苦、哭泣。尽管如此,她仍然抱有天真的希望:“何时枕畔分明问”。然而,“此意为君君不信”,她等待的恐怕还是失望。一首小词,感情容量却如此复杂。
去去莫悽悽,馀杭接会稽。松门天竺寺,花洞若耶溪。
浣渚逢新艳,兰亭识旧题。山经秦帝望,垒辨越王栖。
江树春常早,城楼月易低。镜呈湖面出,云叠海潮齐。
章甫官人戴,莼丝姹女提。长干迎客闹,小市隔烟迷。
纸乱红蓝压,瓯凝碧玉泥。荆南无抵物,来日为侬携。
谓僧为官非秃鹙,谓官为僧非沐猴。为官为僧无不可,呼马应马牛应牛。
先生昨者杖策至,两三老衲共联袂。宽衣博袖将毋同,只少袈裟念珠耳。
师丹固非老善忘,鲁侯亦岂儒为戏。知公迹僧心亦僧,不复拘拘皮相士。
先生闻当喜欲狂,自辩非僧太迂泥。但论普度一切心,安识转轮三世事。
吾闻先达曾戏言,莫如为僧乐且便。世间快意十八九,只恨酒色须逃禅。
入宫有妻案有肉,弃冠便作飞行仙。昨者大邦布令甲,宗门无用守戒法。
周妻何肉两无忌,朝过屠门夕拥妾。佛如有知亦欢喜,重愿东来度僧牒。
溯从佛法初来东,稻目以后争信崇。造经千卷塔七级,赐衣百袭粟万钟。
帝王亦称三宝奴,上皇尊号多僧徒。七道百国输正税,民膏民血供浮屠。
将军柄政十数世,争挽强弓不识字。斯文一脉比传灯,亦赖儒僧延不坠。
西方菩萨东沙门,天上地下我独尊。尊君为僧固君福,急掩君口听我言。
九方何必分黄骊,两兔安能辨雄雌。鸿飞宁记雪泥迹,马耳且任东风吹。
公不见先朝谪仙李太白,晦迹嵩山号诗客。奇禽就掌食无猜,藉藉雄名振京国。
四明狂客素怜才,解龟换酒称奇特。白衣从此步花砖,秀拔儒林人所则。
煌煌文焰万丈长,散落人间伴明月。又不见昌黎巨儒韩退之,天才颖脱囊中锥。
反刓刬伪格以正,取心注手了无疑。横经太学明师道,质疑辨惑为蓍龟。
一言曲尽教育术,业精于勤荒于嬉。赫然千载誉愈尊,太山北斗谁敢欺。
二公才德冠天下,青史褒名卓难亚。读之每恨世不同,操彗无由渐德化。
延陵先生当盛时,卓荦英姿独继之。万言倚马亦何待,睥睨谪仙当并驰。
抵排异端志不拔,真欲砺行参昌黎。笔端绮靡追造化,胸中浩气蟠蛟螭。
壮年唾手拾高第,锦绣文章喧帝里。飘飘意气凌碧云,回视尘踪如脱屣。
龙墀承命来临川,绛帐谈经历数年。微言奥义潜启发,残膏剩馥多流传。
抠衣幸与诸生列,饫听绪言疑已决。自嗟管见如醯鸡,若非先生覆难彻。
惜哉虚往未实归,洗心方拟叩精微。夫何瓜代忽尔至,征航欲解归王畿。
秋风未晚莲吐香,莼美鲈肥正好尝。行矣景物供吟兴,剩摘佳篇投锦囊。
风月翰林能继踵,此去禁庭当擢用。传闻红叶满阶前,久俟高才能吟讽。
文章吏部既摩肩,声闻行当冠日边。愿为霖雨苏民望,庶使螭头压众贤。
鲰生荷德诚非浅,别拜谁能无眷恋。惟蕲爵过二唐贤,乃副承恩多士愿。
孤馆别怀聊对酒,双旌行色复催人。马嘶燕甸才芳草,帆到江城已暮春。
作赋水曹非往日,垂衣天子念征尘。三吴彫弊多忧思,不待秋风白发新。
赵江宁,才且清,烱如白露凝金茎。鸣弦佐政重京邑,潇洒独怀遗世情。
人言江宁好文彩,越土王孙著前代。乃翁旧图八骏马,电影风行破云海。
江宁好画水与山,意比八骏尤高閒。近追高公远董氏,神气正在苍茫间。
伯兄侍郎我同事,邂逅兵曹见高致。偶携雪楮问乡山,便写嵯峨出云势。
朝怀武山景,暮看武山图。披林指涧忆所历,云中似有人相呼。
我昔游山时,秋风落松子。泉泻洞门青,霞翻石屏紫。
北岩千丈高且虚,骑虎曾到仙人居。菖蒲石上看残弈,柿叶林中闻读书。
一从南京来,奔走愧尘鞅。钟山只在城东北,日日见之未能往。
都门杨柳青入云,黄莺乱啼终日闻。秦淮楼高花似锦,安得烂醉江宁君。
江宁欲别当奈何,乘兴更与挥云萝。他年载酒鉴湖上,却唱武山归隐歌。
门外长松可十围,松根下有茯苓肥。一双啼鸟忽飞去,却是老僧来挂衣。
帝舜生于姚丘兮,地近夷而居东。母握登感天瑞兮,漾祥光于大虹。
历山其所耕稼兮,陶渔皆有遗迹。二女降于妫汭兮,百官备而景从。
大禹巡于釜山兮,会群臣而计功。执玉帛者万国兮,戮后至之防风。
托菲饮以名泉兮,凿了溪而宅土。发金简于石匮兮,藏秘图于山中。
望邑名夫虞姚兮,山灵护夫禹穴。俨庙貌于千古兮,遗化被于无穷。
繄帝王之所在兮,宜风俗之近古。习孝悌与勤俭兮,亦好逊而上忠。
客曰于戏大哉兮,又何可以比隆。然有为者亦若是兮,岂无与舜禹之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