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望”字把诗人爱国情怀和等待胜利在望的心情表达无疑。7月16日夜晚,长安南山头,诗人登高远望,皎洁的月轮正在升起光华。
词的上片写秋天来到边城,鼓角声充满悲哀,首句一个“哀”字充分表达了词人对国土沦丧的惋惜和悲哀。下片从上片的“凭高”和“此兴悠哉”过渡,全面表达了“高兴”的“兴”。整首词由“哀”到“兴”,反映了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和爱国壮志。
从角声烽火写起,烽火指平安火,高台指高兴亭。《唐六典》说:“镇戍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陆游《辛丑正月三日雪》诗自注:“予从戎日,尝大雪中登兴元城上高兴亭,待平安火至”。又《感旧》自注:“平安火并南山来,至山南城下。”又《频夜梦至南郑小益之间慨然感怀》:“客枕梦游何处所,梁州西北上危台。暮云不隔平安火,一点遥从骆谷来。”都可以和这首词句互证。高歌击筑,凭高洒酒,引起收复关中成功在望的无限高兴,从而让读者体会到上面所写的角声之哀歌声之悲,不是什么忧郁哀愁的低调,而是慷慨悲壮的旋律。“此兴”的“兴”,兼切亭名。
下片从上片的“凭高”和“此兴悠哉”过渡,全面表达了“高兴”的“兴”。作者把无情的自然物色的南山之月,赋予人的感情,并加倍地写成为谁也不及它的多情。多情就在于它和作者热爱祖国河山之情一脉相通,它为了让作者清楚地看到长安南山的面目,把层层云幕都推开了。这里,也点明了七月十六日夜晚,在南郑以东的长安南山头,皎洁的月轮正在升起光华。然后进一步联想到灞桥烟柳、曲江池台那些美丽的长安风景区,肯定会多情地等待收复关中的宋朝军队的到来。应,应该。这里用“应”字,特别强调肯定语气。
人,指宋军,也包括作者。词中没有直接说到收复失地的战争,而是以大胆的想象,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上至“明月”、“暮云”,下至“烟柳”、“池馆”,都在期待宋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的情景,来暗示作者所主张的抗金战争的前景。这种想象是在上片豪情壮志抒发的基础上,自然引发而出,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情调。
1172年(孝宗乾道八年),陆游四十八岁。他接受四川宣抚使王炎邀请,来到南郑,担任四川宣抚使公署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参加了9个月的从军生活。南郑是当时抗金的前线,王炎是抗金的重要人物,主宾意气十分相投。高兴亭,在南郑内城的西北,正对南山。凭高远望,写下这首词。
梦中行卜居,道遇白髯叟。一面出苦言,戒我弃勿取。
人之生实难,失脚堕虎口。我深感其言,解衣奉杯酒。
岂知立谈间,得此直谅友。起坐心茫然,天阔楼挂斗。
回岭悬藤稍倦攀,税鞍中路得禅关。百年清净山中债,半日浮生竹院閒。
小雨磬声延午梦,方池云影淡秋颜。此行别有堪誇事,得与高僧共往还。
庚戌九月望,柴翁左腕折。是时方晨雨,移桐视佣掘。
著屐指栽处,下阶齿忽蹶。卷卧泥沟中,但觉半体劣。
家人扶而起,不审中何骨。摇之响如箨,非断即挫折。
傅以药使苏,夹之板防脱。痛苦经一旬,寝饭赖结发。
余时又奉檄,矜佩教城阙。舁去焉能已,震掉岂得说。
俗云伤筋骨,瘥不百日越。直以不治治,弃投药与楔。
果然距至今,肿散脉归穴。微微与右异,稍稍终不别。
吁嗟老可悯,百网末由出。人患与天刑,静思怨尤灭。
为冶足必烙,为匠指必血。弄潮死潮头,厌虎落虎舌。
善将树下绝,善骑板齿裂。祸福尽自召,事异理可决。
山堂本童山,十载树成列。不知几千株,非候亦旋活。
岂知适心时,已逼丧己节。利害相倚伏,于兹悟根橛。
敬慎栗不败,万端堕昏忽。
峥嵘澈倒景,刻峭俯无地。勇进攀有缘,即崄恐迷坠。
窅然丧五蕴,蠢尔怀万类。实际罔他寻,波罗必可致。
南山缭上苑,祇树连岩翠。北斗临帝城,扶宫切太清。
餐和裨日用,味道懿天明。绿野冷风浃,紫微佳气晶。
驯禽演法要,忍草藉经行。本愿从兹适,方知物世轻。
一帘花,三尺枕。春梦几曾醒。轻逐柔绡,髣髴转蓬径。
去寻水蝶岩蜂,重逢俊侣,正好约、园林烧笋。
小槐顶。添声遮了新蝉,催回载诗艇。红镜穿纱,移遇半床影。
柳蛮唤噙瓯香,金眉教洗,写不断、相思归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