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清明节与上巳节的时候,西湖风光正好。满眼都是一片繁华景象。拥挤的湖边吵吵嚷嚷,那是谁家在争道?一辆有着红色轮子和金丝花纹的车子,在翠绿的垂柳下穿行而过。
日暮时分友人才相随离去,醒的醒,醉的醉,相互招呼,喧哗不已。游人连成一串,渐行渐远,道路弯转,湖堤也歪斜变化。从西湖弯斜的堤岸一直到城头,沿途都是开放的鲜花。
注释
上巳:节日名,古时以阴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这一天人们多到水边嘻游,以消除不祥。
争道:游人车辆争先而行。
朱轮:漆着红色的轮子。汉制,太守所乘之车,以红漆涂轮。
钿车:嵌上金丝花纹作为装饰的车子。这句是说装着朱轮的钿车在绿柳之下驶过。
相将:相随,相携,即手牵手。
醉醒:醉酒的人和酒醒的人。

鉴赏

  这首词描写清明时节西湖游春的热闹繁华景象,特别着重描绘日暮回城时喧哗熙攘的情景,着意描绘游春的欢乐气氛,从侧面来写西湖之美。这首词写得人欢景艳,别具一格,不乏动人之处。

  这首词是写清明时节西湖游春的热闹繁华景象,从侧面来写西湖之美,着意描绘游春的欢乐气氛。古时以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这一天历来有到水滨踏青的习俗。《梦梁录》卷二载:“三月三日上已之辰,曲水流觞故事,起于晋时。唐朝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亦是此意。”《东京梦华录》也记载:“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这就可以看出是郊外人们游春的盛况。西湖景色迷人,是游人的最佳去处。看绿柳丛中,车如流水马如龙,争相抢道,西湖岸上,游人如织,各色人等都在享受欣赏着大好春光。词人自己也乘着朱轮钿车加入了这欢乐春游的队伍。

  词上片描绘的是一幅白天西湖春游图。下片写游人返归的景象。日暮时分,酒醒了的、还在醉着的,前后相将归家。从西湖弯斜的堤岸一直到城头,一路之上,花头攒动。“直到城头总是花”,这里既指从西湖到颍州城下的路边鲜花盛开,又当指一路上游人皆头上簪花而归。唐宋时,人们有采花簪头之俗,无论男女。如杜牧《九日齐安登高》中即写道:“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苏轼《次韵苏伯固主簿重九》说道:“髻重不嫌黄菊满,手香新喜绿橙搓。”刘克庄《上巳》也有句云:“暮归尚有清狂态,乱插山花满角巾。”可见,“直到城头总是花”,写的是人们春游而归,头上簪花络绎回城的情景。

  清明上巳时节,是古人往水边游玩的时侯。以这样一个游览的时节,再加上西湖这样一个游览胜地,真可谓良辰美景,两者铸备,热闹景象自是非同寻常。本词所表现的正是一派盛景,“满目繁华”即为全词的核心。

  满目繁华的特点,首先体现在对游者的描写上,这也是作品表现的重点。

  游者一是多,二是欢。游者之多,在词中写道:“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锢车”。这一句写了两种不同的游者,一种是乘车者,一种是徒步者。车多,才会引起人们的争相指点;行者多,也才可能出现“争道”的景状。最后这两句用寥寥数字,展示出了一个毂击肩摩的游览盛况。另外,下片“喧哗”一词,又从音响的角度突出了游者之多,以西湖这样的敝廓之地,竟有人声鼎沸之感,那行人熙来攘往的情景是可想而知的了。何以见出游者之欢?从上述行人“争道谁家”车的描写中,已传出一片欢快活跃的气氛,接着写游人日暮归返时的“醒醉”二字,更是道尽了游者各各相异的神态。这令人想起明代文学家张岱在《西湖七月半》一文中对各种赏月人的生动描写:他们有的“浅斟低唱”,有的“喝呼嘈杂,装假醉”,也有的“呼客纵饮”、“纵舟酣睡”。

  本词中“醒醉”二字所激起的正是类似这些景象的联想,从游人归返之态中,似可想见他们有的专意游览,饱享春景;有的就景欢饮,一醉方休,他们各以自己的方式纵情游乐,尽兴而归。总之,游者云集,笑语连天。

  满目繁华,还体现在对西湖自身景色特点的描绘上。

  这虽然不是作品的表现重点,但却是组成繁华景象不可缺少的部分。清明上巳已是暮春时节,但作品中绝无花衰红消的悲凉之意,却呈现出色彩浓艳的一派盛景。在“绿柳朱轮走钿车”一句中,词人以绿柳和朱轮相对,既写了钿车的豪华,也衬托出柳树的茂盛,色彩鲜明,春意浓郁。词的结句顺承“游人日暮相将去”的语意,写归途所见的景色,路转堤斜,一路是花。这是枝上花还是落于地上的花?词人没有明写,他仅给人留下一个印缘,只觉得满目姹紫嫣红,春花充盈着整个空间。熙熙攘攘的人流和满地遍野的鲜花汇成一体,气氛是很热烈的。这使我们想起欧阳修在另一首《采桑子》中所写的词句:“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这一个“空”字,正是从对立的角度表明了词人对本词中所显示的盛况无比深切的感受,也说明了词人和春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本词即抓住这两方面内容共同表现了颍州西湖的繁盛。

  此词从开始到结束都贯穿着“繁华”、“喧哗”的节日气氛,把读者也卷入这气氛之中,领受节日的欢乐。读完这首词,再回头看看第一句:“清明上已西湖好。”就不难看出,作者是借节日的繁华来赞美西湖好的。词中每一句都有丰富的内涵,全词构成一幅生动壮美的游春图。

  整首词通过朱轮钿车争道、游人簪花而归的特写镜头,形象描绘了一幅颍州西湖清明上巳时期的风情画。这首《采桑子》写得人欢景艳,别具一格,不乏动人之处。

创作背景

  欧阳修对颍州西湖可以说是深情一片。宋仁宗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欧阳修移知颍州,并与梅尧臣相约,买田于颍,以便日后退居。宋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欧阳修出知亳州,特意绕道颍州,“盖将谋归休之计也。乃发旧稿,得自南京以后诗十余篇,皆思颖之作,以见予拳拳于颖者非一日也” (《思颍诗后序》)。数年后,终于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得以如愿归居颍州。几次游览后,创作了十首《采桑子》。这首即其中之一。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你喜欢
石岩看不见,翠色自重重。
春雨生松叶,山风响铁钟。
碑顽工费墨,草嫩绿添茸。
住院吴僧老,相迎忆旧逢。
夜泛南溪月,光影冷涵空。棹飞穿碎金电,翻动水精宫。横管何妨三弄,重醑仍须一斗,知费几青铜。坐久桂花落,襟袖觉香浓。
庾公阁,子猷舫,兴应同。从来好景良夜,我辈敢情钟。但恐仙娥川后,嫌我尘容俗状,清境不相容。击汰同情赏,赖有紫溪翁。

庭寒万籁寂,露白夜沈沈。遥对花梢月,时横膝上琴。

偶于今日事,识得古人心。笑指云边路,罗浮深又深。

畏暑凌晨更疾驱,疏星影里度篮舆。
忽惊道上人如堵,知是田家出趁墟。

菡萏秀夏暑,芙蓉傲秋霜。炎凉各异趣,习见皆寻常。

东风别有花富贵,孤干高擎三萼缀。窈窕含娇却是娇,依稀似醉元非醉。

嫣然开向绣阁前,中纯雅淡傍清妍。阴晴月露总足爱,欹侧偏正皆足怜。

鹊巢小星本诚敬,天遣灵苗示嘉应。岂特祥钟草木蕃,行看庆衍螽斯盛。

妙哉妙笔妙通神,貌出芳容巧夺真。颜色长鲜态长好,珍图宝算共千春。

青山意无尽,白云何年封。客行乱云气,起灭千万峰。

清江贯其里,溜水清溶溶。东流还入渭,势下黄河冲。

征鸟相背飞,举翮凌僰邛。缄怨托微波,历乱无春冬。

转瞬春光三月暮。宿雨微晴,剪剪轻寒度。满径落英莺乱语。

声声似惜春将去。

尚有蔷薇开几许。绿嫩红香,凤子双双舞。帘外花阴初转午。

日长无事敲新句。

送旧礼有终。
事君惭懦薄。
税驾罢朝衣。
归志愿巢壑。
寻思邈无报。
退命愧天爵。
舍耨将十龄。
还得守场藿。
道经盈竹笥。
农书满尘阁。
怆怆秋风生。
戚戚寒纬作。
丰雾粲草华。
高月丽云崿。
屏迹勤躬稼。
衰疾倚芝药。
顾此谢人羣。
岂直止商洛。
落日隐櫩楹。
升月照帘栊。
团团满叶露。
析析振条风。
蹀足循广除。
瞬目矖曾穹。
云汉有灵匹。
弥年阙相从。
遐川阻昵爱。
修渚旷清容。
弄杼不成藻。
耸辔骛前踪。
昔离秋已两。
今聚夕无双。
倾河易回斡。
欵情难久悰。
沃若灵驾旋。
寂寥云幄空。
留情顾华寝。
遥心逐奔龙。
沉吟为尔感。
情深意弥重。
频去教人讲,不去自家忙。若得相思海上方,不道得害这些闲魔障。你笑我眠思梦想,则不打到你头直上。

藏修新构竹西房,锦轴牙签粲满床。翡翠归时翻夕照,凤凰鸣处向朝阳。

诵馀不学衣襟润,卧久应便枕簟凉。分付家僮频简点,莫教春笋过东墙。

住在山深处,门前数曲滩。
近村烟势阔,傍水树阴寒。
钓客嗔棋僻,高人借鹤看。
只愁山水怪,嫌我着儒冠。
故园梨岭下,归路接天涯。生作长安草,胜为边地花。
雁南飞不到,书北寄来赊。堪羡神仙客,青云早致家。

暑气肆郁蒸,炎炎畏长昼。科跣衣不船,宁为礼法囿。

维彼青琅玕,檀栾蔚深秀。坐卧于其中,清风满怀袖。

常愿对此君,免俗不辞瘦。

用拙未能趋径窦,一时登眺俯江滨。芙蓉露浥侵衣冷,熠耀沙明入槛新。

天与清閒堪逸老,日惟吟弄可同人。已将往事随沤泛,观物应知静俗尘。

既归三尺乐斯堂,况有金函玉匣藏。谁谓盖棺占定事,犹遗赫怒庇重冈。

丹忱贯石茔俱古,赤电明心山亦苍。千载智愚都幻化,到来贤哲自洋洋。

莫将黩武议前朝,今日人思此奇绝。
真色果无描写法,汉人枉自杀毛公。

冷月横斜吊子规,当年黄幄尔徒为。梁尘尚逐梵音起,幡影犹疑舞袖垂。

风雨有时闻响屧,草花何用长胭脂。是空是色浑閒事,只合登临不合悲。

飘粉吹香三月暮。病酒情怀,愁绪浑无数。有个人人来又去。归期有恨难留驻。
明日尊前无觅处。咿轧篮舆,只向双溪路。我辈情钟君谩与。为云为雨应难据。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